今天,因為編發一個香港會議的報道,供圖不甚理想,遂請與會香港的同事把所有照片送來,大傢一起重新挑選。無奈,因為燈光場地限制,現場照片很不如意。不過,另一組參觀實圖抓住瞭我的眼球。同事到香港參加的是一個社會保障學術會議,議程安排參觀香港底層人士的棲身地“籠屋”。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一組圖片,讓我們看到,在香港的繁榮背後,有那麼一簇人的生存狀態。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我們去香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看到的是香港最陽光的一面。記得二十幾年前,讀過一部香港作傢的小說,書名似乎叫《凱蒂》,講述的是一個離異女子流落貧民窟的生活。那時候,我們的閱讀立場設置在“資本主義社會”,這樣的講述,多半帶給我們的是“認識資本主義社會”腐爛而不公平的一面。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實際上,在所有形式的體制中,民生問題總是要留下遺憾的。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籠屋”就是香港“貧民窟”的一個居住形式。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我找瞭一下資料,錄下這樣的介紹—— “籠屋”是罐頭沙丁魚似的貧民窟,眾多老弱貧苦人聚集在舊樓床位,各以鐵絲網圍住,一張床位猶如一座籠子,“籠民”因此而得名。1971年,香港一傢報紙報道:在九龍一間15英尺乘35英尺的樓宇內住上50人,平均每人占地0.5平方英尺,連一口棺材的大小也不如。以上說的屬最壞的例子;一般情況是:小康之傢住一個單位(二房或三房一廳);中下收入的租住一個房間;經濟條件差的隻好租住一個床位。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香港的房子太貴瞭,普通人終其一生也買不起一套房子。”一個叫邰永坡的“籠屋居民”說,他三十年前失業後,每月依賴約2300元綜援過活,“‘籠屋’租金從當初的5、6元港幣到今日的1200元港幣,再高下去隻能睡大街瞭。”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香港政府從1998年開始實施《床位寓所條例》,改善並減少“籠屋”。據政府數字,目前有近千人居住在“籠屋”中,而社會福利組織則稱,居住在“籠屋”的人數不少於四千人。 更多精彩盡在搜狐 國內遊! 更多信息>>旅遊首頁國內遊出境遊天下奇聞北京周邊遊自助遊 旅遊投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