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傢大屋(澳葡時期稱文華大屋),為中國近代思想傢鄭觀應的故居,與盧傢大屋同屬嶺南風格民宅。鄭傢大屋位於澳門龍頭左巷,面對阿婆井前地。由於其建築融合中西特色,故現巳被列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沿革鄭傢大屋約建於1881年,由鄭文瑞籌建,鄭觀應協助父親興建。其後,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常與鄭觀應在此議論時政,相討救國救民的路徑。在1894年,鄭觀應在此完成《盛世危言》,提出“富強救國”的思想;1907年,鄭觀應完成瞭《盛世危言後編》。1950年代的鄭傢大屋曾分租,高峰期曾住瞭70多戶人,共500多人。約在1990年,有發展商從鄭傢後人收購瞭鄭傢大屋的屋權。 自鄭傢後人遷出後,曾被多戶占據。當中不少文物亦成為賊人的目標,以致破敗不堪。自1991年開始,澳葡政府已跟發展商談判收購鄭傢大屋,可惜一直不成功。經多次磋商後,澳門政府終於在2001年成功用“以地易地”的方式,接收瞭鄭傢大屋的業權。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建築鄭傢大屋的土地總面積為3,997平方米,鄭傢大屋屬嶺南風格民宅。大宅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並以大內院相連。建築材料以青磚為主,墻基則由花崗石築砌。中式建築特色表現於中式大宅建築格局與屋頂等;而西方特色則表現於古典建築裝飾風格,可見於部分室內天花、門楣窗楣的式樣、簷口線和外墻批蕩等。修復工程自澳門文化局於2001年接管鄭傢大屋後,便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宅進行修復工作。但由於大宅長期失修、亦曾遭嚴重破壞與大量僭建,這都增加瞭修葺難度。修復工程因應建築物的原有結構,運用同類物料進行修復,盡可能恢復建築物昔日面貌。據預計,鄭傢大屋可於2007年完成整體修葺工程,全面向公眾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