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象
最後說說這次獨遊香港的大致感受吧。我的旅遊起步很晚,到目前為止香港是我去過的最遠的地方,而這種“遠”不僅僅是地理距離上的。以往每當去到一座國內的城市,我都會拿它跟我所在的武漢做比較。比較的結果就是,這裡像武漢的哪裡哪裡,那裡又像武漢的哪裡哪裡——然後結論就是,中國的城市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即使每座城市有各自的名勝古跡和特色小吃,但山山水水高樓大廈真的都差不多。而我在香港,我無法說出這裡跟國內的城市有哪裡相似。即便是使用同樣的文字,即便是同樣的膚色。
可是這裡的外國人幾乎跟香港人一樣多。這裡的歐洲人把這裡當傢,他們在這裡上班,他們的孩子在這裡上學。而菲律賓人也把這裡當傢,她們自得其樂,她們有每個周末的菲傭大集會。另外還有印度人,他們守在重慶大廈門口的那種眼神,讓你很慌亂。好像所有人都在香港感覺自在,除瞭大陸人。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感覺,一傢之言而已。再來說說香港有哪些地方值得大陸學習吧——雖然,我不認為大陸能學到。香港似乎很在意“抓緊扶穩”這件事,於是地鐵廣播和地鐵扶梯文字都這樣反復提醒著。而我從小就是被傢長叮囑“不準摸樓梯扶手,臟”,這怎麼辦呢?香港地鐵扶梯旁的文字不僅說要你扶穩,還說扶手都被消毒液擦過,請放心。我也確實看見有工作人員在擦扶手。這個說明扶手都被消毒液擦過的提醒,很好香港還很喜歡提醒你便後洗手,不僅提醒,還附上洗手流程說明圖。看來他們很講究衛生。另外,香港的廁所似乎都是淡淡的香味,這應該是他們有他們的處理方法,讓在大陸上公廁從來都是屏住呼吸的我感慨萬分。
不知道是不是我沒有遇上堵車的地段或時間段,我在香港的四天裡從來沒有見過一次堵車。青旅的巴士之準時讓我知道瞭香港人的時間觀念很強,可是他們的準時又是怎麼做到的呢?萬一堵車瞭呢?萬一出狀況瞭呢?是怎麼做到每次都分秒不差呢?我想這跟公交車站有那麼多公交停靠卻從不擁堵是一樣的道理——計算和規劃,然後,嚴格執行。就像我在叮叮車拍到的那張照片一樣——做好,就系香港精神。
而吃飯與坐車,香港人也說話,也笑出聲,可是就是不吵,這是為什麼呢?我從紅磡回羅湖,地鐵在上水站開門後,一切都不一樣瞭,之前四天的香港秩序立馬切換成熟悉的大陸嘈雜。我就在那一站開始思考,為什麼。是因為大陸人窮,多是農村出身,所以從小“通訊基本靠吼”,於是把嗓門練出來瞭嗎?那麼小孩子呢?香港的小孩子為什麼不像大陸常見的小孩子那樣,興致到瞭便歇斯揭底地尖叫?還有很多很多現象,都是為什麼呢?我想大陸的教育裡,缺失瞭太多基本禮貌與道德,其中一項最基本的就是“公共意識”。我在香港的第一天,就突然明白瞭什麼叫做“社會”——那應該是井然有序的,人們各盡其責的集合。因為有好的制度,加上好的精神,於是成就好的社會,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而大陸,不知要等多少年。
我是看港劇和港片長大的八零後,來到香港,很容易產生電影回放的幻覺。香港,我還會再來的。P.S. 粗略算出此番去香港我一共花瞭1887元人民幣,其中包括辦理港澳通行證、往返火車票、香港住宿、交通、明信片等等費用。雖然其中有一天的晚飯和甜品是某小弟所付,還有一天的早餐是某青旅小哥所付,但因體力不支以及把地鐵一日通折壞也浪費瞭一些錢。我想下次再去香港的話,1700元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