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甚至有人說這座城市沒有“歷史”,但實際上,深圳擁有許多古代文化遺址與民居等待世人去解開它們塵封的面紗。 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即深圳龍崗客傢民俗博物館,是全國占地最大的客傢民居建築,占地面積為27890平方米,位於龍崗鎮中心羅瑞合村,距深圳市區28公裡。搭乘351路大巴,到龍崗鎮鎮政府下車,然後穿過馬路從對面的羅瑞合村往裡步行5分鐘就到瞭。 據說,原來此地周圍水草豐美,物產豐富,有一水塘,水質清澈甘甜,經年不竭,吸引瞭成群結隊的白鶴在此棲息、繁衍,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因而取名“鶴湖山”。“鶴湖新居”因之得名。“鶴湖新居”為羅氏所建,建成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歷數十年而成。據考證,羅氏原籍為福建省,元代其祖小九公從江西贛州寧都遷至廣東興寧定居,人口不斷繁衍,羅氏子孫遂離祖居遍華夏,蔚為望族。乾隆二十三年(1768年),羅氏子孫世祖瑞鳳公從興寧遷至龍崗圩。初為小販,擅長經商,勤儉致富,後積百萬傢財,始建羅氏住宅,至今已有二十四世,子孫遍及海內外。鶴湖新居占地面積為2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779平方米,南北寬185米,東西長109米,共有179個居住單位,每居1-3間構成。四周有堅固的城廓圍墻,呈方形。正面有大門三個,兩側小門各一,大門雄偉壯觀。 圍墻內民居內兩個“回”字相套組成,屋宇、廳、堂、房、井、廊院佈局錯落有致,天街復雜,像座迷宮,易守難攻,有“九天十八井,十閣走馬廊”之稱,是典型的客傢民居建築。圍墻高6餘米,厚約1米,由三合土築成,非常堅固。圍墻四邊角設置有高三層的歌山頂式樓閣共10處,與圍上的“跑馬廊”相連,組成防禦工事,規模宏偉,城墻高築,環繞寨堡。 鶴湖新居門口有兩門大炮。估計是防禦用的,有人收費,不過門票不貴,10元/人。在“鶴湖新居”參觀的最大發現莫過於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英文書寫方法瞭。按說中文本有自左向右讀和自右向左讀兩種讀法,有人曾把“大好河山”念成“山河好大”,原因就是因為這句題詞是從右向左寫的。可是英文卻無這種寫法,博物館的文字標註中想當然地把英文與反過來寫,畫虎不成,反類其犬瞭。請註意上圖中的“頂天龍”和下圖中“辦公區”、“古井”和“洗手間”的英文,可博一笑乎? 正門前有寬闊的禾坪(俗稱曬谷場),禾坪相鄰是一口如鏡的半月形水塘,名為“月池”。月池兩側各有一株枝繁葉茂,狀如傘蓋的古榕樹及咸豐年間的旗桿石。 由正門、左右橫門、下天街、祠堂、排屋、上天街、圍屋組成鶴湖新居的中心建築,圍屋四周圍墻開有數排“望窗”與“槍眼”以防禦外擾。整個圍屋有水井2口,供全寨人飲用,有完整合理的排水系統,出口匯集於月池。 整個新居的格局上面的介紹已經很清楚瞭。因為叫做博物館,所以裡面陳列著關於客傢風俗的一些展品,有關於婚俗的,也有很多日常用品的展示。在後院,還有專區陳列著一些榨油機、石磨等農傢用具。後院本有一座小樓,在日軍侵華的時候被燒毀瞭,現在留著遺址紀念歷史。 建築裡還有很多地方用繩子圈瞭起來,這些都是危房,不知道會不會有妥善的措施來保護這座建築。隨便走入回廊中的一處,分辨的出當初這是一戶人傢的住處,有廚房,廳,臥室,不過看上去整個屋內的采光很差,大多僅僅靠屋頂上2塊磚大小的玻璃透光。細細看完整個建築,一個小時的時間過去瞭。看看還有時間,就去大萬世居。 “鶴湖新居”不僅是羅氏傢族文化、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客傢人勤勞勇敢,自耕自足,奮鬥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典型縮影。 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坪山街道大萬路,出瞭鶴湖新居,沿著羅瑞合村方向走,走到路口就是修建地鐵的地方,穿過馬路,到車站坐開往坪山的車。到三和廣場下車,打摩的可以到達大萬世居。 大萬世居位於坪山圩中心西南面約1公裡處,呈城堡式“寶鬥”形,為雙層復合結構,占地面積15600多平方米。曾居住曾姓100多戶人傢。這座建築由曾姓客傢人於清乾隆56年(1791年)建成,圍屋坐東朝西,平面呈回字形,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是全國最大的客傢圍屋之一。 大萬世居的形成有一個復雜的過程。據大萬舊族譜及耆老口碑資料,一世祖曾傳周,字端義(1734-1819),年青時在三洋湖村與父母分傢,靠牧放鴨乸和給人推獨輪車運石灰維持生活,日久略有積聚。後因好賭致貧,欲建屋而借貸不遂,因此忍心砍斷右手拇指,立誓戒賭。曾傳周後來發達,在坪山、龍崗、淡水開辦油糖廠和許多店鋪,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大萬圍屋主要分兩個階段建造。第一階段建造“寶鬥心”,始建時間約在清代乾隆中期。傳周公財丁兩旺,生有四子,歷代繁衍,到其86歲壽終前,五代同堂。於是圍屋不斷發展擴大,續建“寶鬥心”外圍的建築群及大墻,第二階段竣工時間約在乾隆末年。“大萬世居”落款為“乾隆五十六年立”。這是大萬 世居的鼎盛時期,傳周公時年58歲。 據族譜記載,曾傳周敦厚誠實,仗義疏財。如乾隆末年,惠州水患,傳周及其長子曾光鬥(1753-1837)積極響應捐資賑災,被朝廷分別誥授儒林郎捐職員和捐監生。曾傳周亦於乾隆五十六年以曾端義之名立“贊政宏才”牌匾啟示後人。在端義公仙逝的當年(嘉慶二十四年),曾光鬥立“急公好義” 、“惠濟桑梓”牌匾以紀念。 圍屋有內、外兩重圍墻,內外墻四角有高三層的樓閣(客傢語)。外墻俗稱大墻,高8米,厚1米,用泥沙、石灰和大石夯建。樓閣和正大墻有上下兩排用約50平方厘米麻石鑲砌的葫蘆形槍眼。大墻內屋群瓦面與大墻銜接處有天溝或巡道。正面有三個大門,中間叫正大門,兩側叫橫大門,各大門均有巨型柵門和厚實木門,舊時有專人日夜看守。進入正大門,南北兩頭是開闊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小廣場,叫牌樓下,可容數百人圍觀舞獅、比武或築臺演戲。內層叫“寶鬥心”。 “寶鬥心”一進是牌樓,牌樓兩側有廳堂,廳堂為房人所用。穿過牌樓是宗祠,灰塑“端義公祠”。祠堂為三進二天井二廂廊,三進分上中下廳。祠堂後隔一天街,為“寶鬥心”五進,有“魁星樓”,俗稱“中樓”,寬闊,高大,為全村至高點,是謂“魁星點鬥”。整座圍屋形成“八閣走馬樓、九天十八井”的格局。九天十八井即九條天街,十八個大天井。天街佈局為縱六橫三,間有小巷,縱橫交錯,井井有條,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鵝卵石鋪砌。所謂大天井,主要是指公用天井,如祠堂天井,大眾天井,房人天井,本支數合一天井。其外,各傢宅大體都有獨戶天井。天井有地溝通天街排水溝,排水溝有涵管與圍屋前約10米處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有出水閘,塘水灌溉前邊四塊長方形每塊三鬥種合稱“石二種”肥沃的大眾水田。整個圍屋佈局既科學合理,又完全體現瞭城堡的特色。 圍屋有幾處建築造型和藝術裝飾頗具匠心。“寶鬥心”四個樓閣四角築有高出瓦面的“飛鷹”,兩邊有高出屋頂的“茶壺耳”,造型圓渾。“茶壺耳”頂部豎立一個“快耙”(三叉鐵,古時一種山字形的兵器),直指雲天,既以避雷,又作裝飾,蔚為壯觀。正大門門樓高大宏偉,在客傢圍屋中堪稱一絕。飛簷高挑,鉤角委婉,門額上及樓頂的各式人物,飛禽走獸,百卉瓜果……鑲嵌浮雕,熔為一爐,動靜相襯,栩栩如生。“大萬世居”四個陽文大字,歐體榜書,赫然奪目。大字兩旁有兩隻獅子眼,每逢喜日,入夜亮光,熠熠生輝。 如果說孤例,應是就該圍屋的佈局造型而言;如果是因其背東朝西,那是偏見,僅在龍崗、坪地、坪山、坑梓就有好幾處客傢圍屋大門朝西。建築的坐向固然要看所謂風水,但更取決於地形地勢等因素。大萬世居坐落原是一片沼澤地,東高西低,南面近處有一座嶺背龍山,山北腳有一個面向大萬世居開始衰敗的村落。不論從風水學講還是就地勢而言,圍屋均不宜南向。西面則一馬平川,遠處是三洲田打鼓嶺低山餘脈,可望見太陽下到山腳,落日餘暉,富有神韻。大門向西,乃天成也。 龍田世居 在市內乘坐380路到坑梓街道政府下後,循跡找到瞭龍田世居。龍田世居坐東朝西,前面寬65米,長73米,建築面積達4745平方米;建築時,巧妙地利用瞭前面的一條河,在圍堡的西、南、北三面建瞭寬近16米的護城河,形成瞭“凹”型池塘。圍堡的後面有高4米、厚0。5米的外寨墻,半圓形的河岸與外寨墻連為一體,形成“龜背狀”圖案,面積達16000平方米,這在各地土樓是少見的。在圍堡的西北角,建瞭個小石橋與外界相通,橋頭還建瞭一座關樓。 走進龍田世居,才知道還有一道一道的大門,一個一個的天井,連環相套,就連圍墻其實也是一大排的房屋,整個龍田世居可以說就是一個“小城市”。龍田世居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梅縣遷來的黃氏族人所建,其規模和氣勢宏大,內部結構嚴謹,1987年被列為寶安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奇偉於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率眾子在亞媽湖主持開始建造龍田世居,道光廿年,黃奇偉去世後,由其長子黃毓傑續建,歷時三十年,最終建成瞭三堂四橫加外圍、帶四角樓的大型客傢圍堡龍田世居。 龍田世居的建築造型別具特色,圍前有類似護城河的池塘,半圓形的河岸與外墻形成“龜背狀”圖案,為各地土樓所少見。整座圍屋四周壁立、高不可攀,南面大門上有一門額,上刻:“龍田世居。道光十七年丁酉歲仲夏谷旦雋卿建立。”圍屋主要用三合土版築而成,另配以磚瓦、木石結構,四角及北面正中設有四層樓高的炮樓,炮樓間連以跑馬廊,以互相援救。圍屋內有天井、水井、祠堂及住房等。 大鵬古城 大鵬所城是深圳市惟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走進大鵬所城找尋美麗答案鵬城鵬城,深圳為何又被稱為鵬城呢?就是源於大鵬所城!大鵬所城何在?是什麼來頭?走進大鵬半島,讓我們來尋找這美麗的答案。 大鵬所城,位於大鵬半島的大鵬街道鵬城社區。它其實是一座古城,全稱是“大鵬守禦千戶所城”。這座古城的歷史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初年。那時倭寇為患,為防范倭寇,於是朝廷在這裡設立瞭“千戶所”,建造大鵬所城。既是軍事要地,又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所以這裡也就留下瞭許多名將愛國護國的遺跡。名將中最顯赫的是賴氏傢族,三代連出5位將軍,其中賴恩爵將軍是大鵬所城最為重要的一位將軍,現在古城裡還保留著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有屋宇、廳、房、井、廊、院等,牌匾眾多,雕梁畫柱。此外賴恩賜、劉起龍等名將的遺跡,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將軍第”分佈有序。 到瞭近代,這裡也是軍事要塞,1839年中國近代史上抗擊外侵的第一槍——九龍海戰在此打響並以勝利結束。因此,1995年中共深圳市委將大鵬所城列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7月16日國務院將大鵬所城列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8日,鵬城村被建設部和國傢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6月28日,大鵬所城又以高票雄踞“深圳八景”之首。 既然是“深圳八景”之首,那麼除瞭有愛國名將的歷史遺跡之外,還應該有其他吸引遊客的地方。除瞭古城本身保存完好的東、南、西三個明代城門和明清時期的民居,還有蜿蜒狹窄的青石板小巷,置身其中,給人一種寧靜古樸的感覺。在城樓上,還設有炮臺及大炮,另外還有鐘鼓臺和令旗,讓遊客親身感受古代戰時的情景。 在大鵬古城遊玩,還可以領略大鵬獨特的民俗風情。大鵬人有自己的語言、生活習慣和崇拜。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鵬話”,它不同於白話,也不同於客傢話,而是一種軍語。這是因為大鵬古城是一座軍營,軍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帶來瞭不同的語言,因溝通的需要而逐漸形成一種融合語言,即所謂的“大鵬普通話”。據說大鵬所城建成後,因城中軍士亦軍亦農,於是有的從傢鄉攜來眷屬,有的娶當地女子為妻,人們從四面八方聚居於此,人口日益增加,一時十分興盛。經過數年的發展,大鵬所城形成瞭東門街、南門街、正街三條主要街道。據說昔日大鵬一帶的土著與漁民都在所城內趕集,可謂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市相當繁華。後來,大鵬所城內又陸續建起瞭縣丞署、參將署、大鵬所屯倉等官方機構,以及天後宮、候王廟、趙公祠、華光祠、晏公祠、將軍第等建築,從而使大鵬所城更具生活與文化氣息。這一切構成瞭一幅鮮活的歷史畫卷,也是深圳近600年文化歷史的縮影。 除瞭大鵬話,大鵬人還有一典型特征,就是大鵬婦女都戴著一頂紅頂藍邊的“涼帽”。“涼帽”采用細竹篾編成,邊緣上卷成沿,中間留一個圓孔,四周垂海藍色佈飾,頂部塗成大紅色。因為大鵬人都是當兵人的後代,清代兵帽的頂是紅色的,大鵬婦女把自己整天戴著的涼帽塗成紅色,即象征著是當兵人的後代,是對光榮身世的一種暗示。古城裡的設施日益齊全,有客棧、餐館、停車場等,為遊客提供各種方便。 初看古城,透過雄偉的古城門隱約看到古色古香的民居、街道,土黃色的城墻泄漏瞭歲月的痕跡,青色的磚瓦仿佛在娓娓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走入古城,順著綿綿的青石板路,走到瞭賴恩爵振威將軍第。賴恩爵“振威將軍第”,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為道光皇帝賜建,其門首橫額“振威將軍第”即為道光皇帝禦筆。整個將軍第規模宏偉,氣勢攝人,前後一共數十棟屋宇。走進大門,墻上赫然掛著一幅對聯“南京條約今洗雪,鴉片毒害永難忘”,中間寫著“還我祖願”,透過強有力的筆鋒,似乎看到瞭當年人民在吶喊,哭訴著南京條約的不公平,對祖國的強大和富足的期盼。 “振威將軍第”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整座將軍第圍墻1丈多高,氣派非凡,兩座宅院全為三進三間。大鵬客傢史料記載,賴傢自清嘉慶年間以來,世代行武,三代曾出5位將軍,史稱“三代五將”。賴傢將軍多,因而府第也多,據查證共有將軍第7座,可見賴傢昔日的威風與榮耀。“振威將軍第”為清代府第式建築群,由數十棟屋宇組成,建築面積達2500多平方米,規模十分宏偉。府第院門橫匾為“振威將軍第”5個金字,院門對聯為:秀一鵬山開泰運,重班鳳闕迓鴻庥。橫匾與對聯均為道光皇帝親筆禦書(道光24年),十分珍貴。賴恩爵是清代廣東新安縣大鵬城(即大鵬所城)人,作為林則徐的副將,他成功指揮瞭“九龍海戰”,擊退瞭英軍大批艦艇的進攻,取得瞭“六戰六捷”的勝利,該戰是中國近代抗英戰爭取得勝利的第一仗,是深圳近代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賴恩爵將軍也是清代“虎門銷煙”的實際操作者,他所領導的大鵬清軍在深港水面繳獲瞭大量煙土,並實施瞭虎門銷煙。大鵬所城內出瞭10多位將軍,他們是深圳近代史上官階最高的風雲人物。據史料記載,所城軍隊分為左營右營,士兵最多時近1400多人,僅甲午戰爭一役為抗擊倭寇侵略就犧牲瞭500多人,他們為保衛祖國的海疆獻出瞭寶貴的生命。 城內不得不提的一道風景是大鵬倉。大鵬倉頂半橢圓型,長20多米。史書記載萬歷十四年建成第一座,餘下的年間逐漸建起其他,終成現在的規模。位於大鵬鎮鵬城正街的天後宮,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是祭祀海上保護神——天後的廟宇。天後宮占地200多平方米,共分三進,門婁紅匾上鐫著“天後宮”三個鬥大的漆金體行書。門兩側刻有一聯:萬國仰神靈波平粵海,千秋綿俎豆澤溯蒲田。 500多年來,天後宮香火鼎盛,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為天後生日,且每隔五年舉辦一次隆重的“打醮”活動。相傳清代名將劉起龍和賴恩爵以及大鵬營的參將、守備、千總等軍官常到天後宮拜祭。裊裊的煙火似乎能看到當年的盛況。 遊畢古城,可以去海邊散散步。大鵬古鎮毗鄰著名的大亞灣核電站。站在海邊眺望,核電站裡層樓疊起,鳥兒在海面上盤旋著,人們在海邊嬉戲遊泳,這種和諧安詳的氛圍不正顯現著祖國的繁榮富強麼? 這裡是深圳的起源,也是深圳最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景點,在這裡你將看到一部完整的深圳城市發展史。站在起源地,感觸著中華英雄兒女輝煌的歷史和崛起奮鬥的精神。 南頭古城(新安故城) 深圳南頭古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即公元1394年),古為廣州左衛東莞守禦千戶所城,至明萬歷元年(1573年)設新安縣後,這裡即為縣治所在。城垣以東西最長680米,南北最寬500米,城內六縱三橫的道路網與北高同低的自然地勢結合完美,故得名"九街"。古城內有關帝廟、東莞會館、海防公署等多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具有嶺南鄉土特色的清代傳統民居、寺廟、祠堂等。 登上南山區勞動局的樓頂,將整座古城盡收眼底的那一刻,城門外隻見輪廓的考古現場和遍佈全城的擁擠逼仄的現代民居。來到新安故城的門前,走過古城重修的牌匾,一步步踏著以水泥鋪成的小巷來到古城南門前。殘舊不堪的南城門幾近支離破碎,好在漸漸搭得密集起來的腳手架,還可以讓人隱約感覺到它的被照料。從遙不可及的明代留存下來的一磚一石,在今日的深圳顯得那麼不真實。閉上眼觸摸一下城門的身體,年代久遠的凹凸不平手感清晰得令人感動。一座構築於遙遠年代的城門,卻是這樣把我們與身處的這座現代城市拉近瞭。更為驚人的是,據考證當明政府於1573年在南頭恢復設縣並將其定名為“新安”的時候,發現早在東晉時期,“東官郡”就已設在瞭今天的南頭,《新安縣志》也記載自己就是在“東官郡”的舊址上建起來的。於是,深圳的歷史一下上溯到瞭1600多年以前。 古城門約有三層樓高,加上深厚的城墻,歲月和戰爭在它凹凸的墻身上留下瞭數不清的痕跡,令人感到城門就像一個執著的老人,仍默默地守護著它的新安城。進入新安城門,首先就能看見海防公署,因古時新安占盡地利,尤其在海防位置方面,因而得朝廷遣兵駐守,海防公署即為當時的海兵駐地,亦相當於現時的海軍司令部。在海防公署的旁邊,有一間接官廳,是古時候用來接待辦理公務和過往官員的地方,曾改為齋堂。但現在已經人去樓空瞭,隻有門前那棵大榕樹和積滿塵埃的窗花在思念著它光榮的歲月。在海防公署附近已見不到有其它舊的建築物。小巷裡面全都是鋪瞭馬賽克、鑲玻璃窗的矮小樓房,不再是明清時代的舊民居。 一路前行,不久就可以見到昔日的東莞會所,往日的故事似乎都被室內精美的木雕所隱藏。始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會所,是當年在此做生意的東莞籍商人商量生意、協商價格的聚會場所。可以想見,這裡曾經有怎樣的一幅擾嚷情形。 “臥雲香榻吐春風,含珠銀燈通仙域”,這是新安煙館門前的一副對聯。鴉片在清末入侵中國,新安也是其中一個受難之地,後來英國更發動鴉片戰爭並侵占中國領土,那段歷史實在是可恥可恨。與當鋪為鄰的正是一間錢莊,錢莊在古時社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規模大的錢莊,除瞭辦理存放款業務、開發莊票外,還發行錢票。再往裡面走就是衙門瞭,牌匾上「廣州府新安縣衙」的大字、房簷上的雕花和房頂上雙龍戲珠的圖樣,感覺比現在的政府大樓還威嚴。如果仔細尋覓,還可以找到其它如聚秀樓、東莞會館及報德祠等有特色的建築物,感覺彷佛穿越瞭整個世紀後,再從南門回到深南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