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簡稱港大,HKU)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且最重要的大學。校園依山而立,隨處可以見到很多古老的西式建築,山梯和電梯把一座座摩天大樓連起來,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多少文學和影視作品描繪的港大,如今已成為遊人到港的熱門目的地。 深度探索: 香港大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887年的香港西醫書院,時任港督盧押認為英國應該在香港立一所大學,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動工儀式,主張港大“為中國而立”。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舉行瞭正式的創校典禮。 大學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學的制度,重理工而輕人文,港大中文系於1927年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賴際熙、區大典等執教,加上其時又有富商鄧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學院、馮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圖書館等,湧起瞭一股重視中文教育的潮流。 著名校友有孫中山(畢業於港大醫學院前身的香港西醫書院)、朱光潛、張愛玲、黃沾、林夕、許冠傑、吳靄儀等。 校園本部坐落香港島西部的薄扶林道以東、般咸道以南、羅便臣道以西、龍虎山以北,占地約16公頃。在港大,隨處可以見到很多古老的西式建築。校園依山而立,山梯和電梯把一座座摩天大樓連起來。 港大本部校園景點分佈及自駕車路線圖 本部大樓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這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用文藝復興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本部大樓不僅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曾於1939年這裡的文學院讀書。這裡同時也是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帶。其中的陸佑堂,是《色戒》中學生們演戲的劇場取景地。 大學堂 位於薄扶林道山頂,揉合瞭都鐸及歌德式建築特色,引人註目。大學堂於1861年由蘇格蘭商人杜格拉斯興建,作為公司總部及寓所,因此取名為“杜格拉斯堡”。1894年,一個法國傳道團買下瞭這幢建築物,並大舉修葺及增建,後於1953年遷出。香港大學在1954年收購瞭這幢建築物,並自1956年辟作男生宿舍,改稱大學堂。 大學堂之外有設計優雅的梯級,而於內部則有古色古香的圖書館及螺旋式樓梯,都是該建築物的特色。多套香港電影曾於該建築物取景,包括《流氓醫生》、《玻璃之城》等。 鄧志昂樓 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鄰近薄扶林道,由鄧肇堅爵士父親鄧志昂於1929年捐助建成,作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之用。 鄧志昂樓為1座樓高3層之平頂建築,外墻鋪以洗水批蕩,裝飾花紋簡樸。2樓外墻有5個小陽臺。大樓於1931年9月28日由當時之香港總督貝璐爵士揭幕。現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孔慶熒樓 香港大學孔慶熒樓是香港大學的一座古老建築物,位於香港港島薄扶林道本部校園,本部大樓出口對面。大樓於1919年落成啟用。其外部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跡。現為行政用途。 梅堂及儀禮堂 建於1914年,是香港歷史建築物,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建校初期曾經是學生宿舍。現存隻餘兩幢建築物,改稱“梅堂”及“儀禮堂”,用作“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通識教育及寫字樓等。 堂前的水池名為“月明泉”,是以李嘉誠先生的夫人莊月明來命名的。月明泉環境優美,是拍攝畢業紀念照時的必到之地。據說,當年十九歲的張愛玲曾提著大皮箱子從上海來到港大求學時就住在儀禮堂旁的宿舍。那個時候,儀禮堂也是學生宿舍。 嘉道理樓 香港大學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曾榮膺過亞洲最佳建築物,原因是其擁有的高科技設計,足以與香港匯豐銀行大廈分庭抗禮。座 這座十層高的大樓由八支十米高的倒金字塔形支柱支撐,而在對稱的鋼質弧形屋頂之下,是大樓的核心部分——擁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實驗室。評審團指這座建築物以嶄新的手法演繹瞭完美的建築概念,實驗室的設備能配合日新月異的科學研究,不但延長瞭建築物的壽命,也減低瞭在建築物改動過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 舍堂村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舍堂的活動多姿多采,但時間上多集中於晚上至凌晨,而且有部分是宿生必須參加的。 香港大學擁有三個舍堂村,即是: 沙宣道舍堂村—沙宣道6號(1992年落成):偉倫堂,利希慎堂,利銘澤堂,何善衡夫人堂(醫科生宿舍)。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薄扶林道91號(2001年落成):何東夫人紀念堂,施德堂,何添堂(多用途禮堂)(利瑪竇宿舍雖然在地理上與舍堂村非常接近,但並非舍堂村的一部份)。 賽馬會第二舍堂村—薄扶林道109號(2005年落成):是目前最好的舍堂。 港大正計劃於堅尼地城龍華街多興建四所舍堂,預計將於2012年落成,耗資約五億港元。 門票和開放時間 交通 位於香港中西區,臨近的景點有上環和太平山頂,沒有地鐵直達,可選擇巴士或的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