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大鵬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占地約11萬平方米。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湧現瞭賴思爵、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大鵬所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成立瞭一個以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和旅遊開發為宗旨的“大鵬古城博物館”。 摸著這道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斑駁的城墻,仿佛依稀聽到幾百年前陣陣的槍炮聲,那白色的城墻腳跟的墻磚是明朝的墻磚,青色的墻磚是清朝的墻磚。 景點展示: 大鵬所城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有雄偉的古城門,有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古街道,有氣勢宏偉的將軍府第。大鵬所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衛所;是研究明代衛所軍事制度的重要題材;清代的大鵬所城及所城的賴恩爵將軍取得瞭鴉片戰爭首戰——九龍海戰的勝利,是深圳歷史最輝煌的一頁,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城還保存瞭獨特的民俗文化,是領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城的語言也非常獨特,是研究古代“軍語”的“活化石”。 1995年,大鵬所城被定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8日,大鵬所城所在的鵬城村被建設部和國傢文物局公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6月28日,大鵬所城被評為“深圳八景”之首。 600年風雨滄桑 從大鵬鎮驅車來到大鵬所城約需十分鐘,現在的大鵬所城門口已經是一片現代農村的建築,而古樸的大鵬所城即藏身於這一片現代的農村建築中。來到大鵬所城大門口,即可看到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這個城門雖然幾經修葺,但仍然保存完好。據考古專傢考察後認為,大鵬所城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所城。 摸著這道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斑駁的城墻,仿佛依稀聽到幾百年前陣陣的槍炮聲。據大鵬所城博物館館長翁松齡介紹,這個城墻經過明清和現代幾次修葺,從城墻的顏色上就可以區分不同時期修葺的城墻。那白色的城墻腳跟的墻磚是明朝的墻磚,青色的墻磚是清朝的墻磚。 走進大鵬古城,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民居和宅地,那狹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寧靜古樸;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佈。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該將軍第有150年的歷史,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眾多,雕梁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 所城街景 城門樓 大鵬所城為“廣州左衛千戶張斌開築,內外砌以磚石,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周圍三百二十五丈,高一丈八尺,面廣六尺,址廣一丈四尺,門樓四,敵樓如之,警鋪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東、西、南三面環水,濠周迥三百九十八丈,闊一丈五尺,深一丈。”(見康熙《新安縣志·地理志》城池條)。大鵬所城自建成以來,經歷多次戰火和風雨滄桑,曾多次修茸: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八月二十一日,一場罕見的颶風襲擊瞭大鵬城,毀壞瞭城樓四座,城角窩鋪四間,雉堞五十八個,後知縣李可成、大鵬營守備馬玉成等捐助修復。康熙二十年以後,城裡建築日漸朽破,各任知縣相繼修補,但終因年深日久,“東、南、西、北四座城樓及城墻、馬道、垛子日漸傾圮。”近百年來,大鵬所城沒有駐軍,成為一處民居。古城更是日漸傾圮,城樓、城墻等在五十年代被毀壞嚴重,而且還經歷瞭日本侵華和十年文革的大規模破壞,古跡已當然無存,隻剩下殘垣斷壁。現古城雄姿依舊,除北門在萬歷年間被堵塞外,大鵬所城尚保留有東、南、西三門及東北部分城墻。1984年深圳市政府撥款二十萬元,維修大鵬所城南門和東門。如今人們可一覽明代邊城的雄姿,可惜舊城濠及大部分城墻已面目前非。 劉起龍將軍第 位於古城南門街內,是一座清代中葉典型的四合院建築群,是清道光年間福建水師提督劉起龍將軍的府第。該府第呈不規則梯形,東墻長18米,西墻長30米,寬30米,計建築面積510平方米,門首橫額匾題“將軍第”三個楷書。將軍第平面佈局為側門內進,當心間為住宅,三進三間,二廳一天井六廂房。左為後院,內有前後廂房四個,天井一個。前有長廊,當心間與後院有門相通,地面鋪磚。墻石腳青磚結構,木架梁、石柱礎。屋頂結構為硬山頂,中有灰脊,簷板雕刻花鳥草木、人物故事等題材畫。將軍第保存完好,整體佈局如舊。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劉起龍將軍第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後宮 位於大鵬鎮鵬城正街,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5年)。是祭祀海上保護神—天後的廟宇。天後宮占地200多平方米,共分三進,門前13級臺階,走廊立著兩條花崗巖園柱,高盈丈,徑近尺,精雕細琢。門婁紅匾上鐫著“天後宮”三個鬥大的漆金體行書。門兩側刻有一聯:萬國仰神靈波平粵海,千秋綿俎豆澤溯蒲田。500多年來,天後宮香火鼎盛,每年的農歷三月二十三為天後生日,且每隔五年舉辦一次隆重的“打醮”活動。相傳清代名將劉起龍和賴恩爵以及大鵬營的參將、守備、千總等軍官常到天後宮拜祭。 大鵬倉 大鵬倉“大鵬倉在大鵬所城中,與永盈倉同設,萬歷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建倉厫一座。”“大鵬倉大使署在大鵬所城內,與永盈大使同設,崇正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裁汰,久廢。”“大鵬所屯倉在縣丞署東,康熙八年(西元一六六九年)原建二間,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增建六間,續建三間,歸縣丞管轄。”清嘉慶舒懋官《新安縣志》卷七建置略廢署;及同書卷二十政經四倉貯條。 明清民居 大鵬所城有近十萬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建築群,古建築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其街道格局,民居風格都是明清時期遺存,其中窄街小巷,石板鋪就,或大廳大堂,或小門小窗,據調查統計,城內有具重要文物價值的民居建築十七座(間)。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南門、東門、西門)和明清時期民居保存完好;狹窄蜿蜓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寧靜古樸;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佈。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該將軍第有150年的歷史,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眾多,雕梁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此外,古城內還有侯王廟、天後宮、趙公祠、參將署等一批古跡可供參觀。從這些民居的特點來看,具有廣府和客傢兩處民居的綜合的特點,因為深圳處於廣東三大民系(廣府、客傢、潮汕)的交匯點上,而大鵬又處這個交匯點的東北角上。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瞭大鵬民居的這種特殊風格。大鵬古城的明清民居是廣東省保護較完整的民居之一。近些年來,一些反映明清時代背景的電影電視多經常以此為外景拍攝,例如《中英街》、《南拳王》、《小河彎彎》等。 ■記者點評 這裡是深圳的起源,也是深圳最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景點,在這裡你將看到一部完整的深圳城市發展史。 ■遊客感受 不親自來看一看大鵬古城,就不能稱做深圳人。 ■交通指南 自駕車:從市區出發經過沙頭角、鹽田港、小梅沙、大梅沙、葵湧到大鵬所城,全程大約40分鐘; 大巴:乘360或364(福田汽車站—大鵬)到達大鵬鎮,轉車到大鵬所城 相關閱讀推薦:深圳旅遊景點介紹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