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7時、23時、24日零時,香港天文臺相繼掛出8號、9號、10號風球,這意味著最高級別的臺風即將來襲。 就在前一天,我們飛抵香港,之前,我們不知道我們會“邂逅”臺風“韋森特”。 於是。這5天的旅行計劃,就自然轉變為感受風雨的香港之行。隨身的遮陽傘,也變為日日不離的遮雨傘。有朋友關心短訊來問,有木有影響我們的旅行,當然的有的,拍照不能隨心所欲;海洋公園閉門一日,迪斯尼個別戶外項目沒有玩成,還要遮雨擋風,有點小窘迫;太平山上霧氣繚繞,完全看不到風景;但是誰知道禍不能變福呢?我們難得地體驗瞭一把香港人難得一次的臺風,瞭解他們如何應對的過程,感受香港政府的人性化和城市預警機制、排水系統的完善;遊人減少瞭,我們也不必頂著烈日排長隊,我們居然在半天之內玩轉瞭迪斯尼,玩到煙花散盡,很是盡興;穿著雨衣玩海洋公園照樣很有趣;最後一天雨中在昂坪纜車看大佛,真的很仙呢。。。 香港人叫刮臺風叫“打風”,23日白天,我和朵並不知道晚上有打風,隻是發現這天雨大風大,就改原計劃去迪斯尼為逛街,才尖沙咀逛到銅鑼灣,從灣仔逛到中環,準備輕松逛逛商場到傍晚去太平山頂看夜景。 下午4、5點,有香港店員提醒說晚上打風,早點回去,才驚覺這是臺風呢,回去一看新聞,居然是香港13年不遇的大臺風。 23日晚,香港銅鑼灣。原本熙熙攘攘的大街空無一人,昔日燈火輝煌的百貨公司早早熄燈打烊,每天叮叮作響、慢悠悠穿行的有軌電車,也已經停駛。熱熱鬧鬧的香港,完全換瞭另一副面孔。 這一切,都是因為17時40分香港天文臺發出的8號東北暴風信號。 23時20分、24日零時45分,臺風預警信號兩次升級,天文臺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十號是香港最高級別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上次香港天文臺發出該信號是1999年9月16日。 除瞭電視、廣播、網絡、手機,地鐵、商場、住宅小區、醫院等都會懸掛預警通知。新聞滾動播出臺風的情形,隨時報告臺風狀況。 據報道,香港的公司一般會在天文臺宣佈懸掛8號風球前兩個小時讓員工下班,確保住得遠的員工可以在風球到來前順利到傢。難怪那天我們在灣仔5點多就遇見地鐵高峰期,原來是員工提前下班。 作為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化都市,香港有多種暢通的渠道發送應急信息。天文臺與傳媒高度配合,每逢天氣出現異常,主流媒體包括電視臺、廣播、網站,都會把最新的天氣資訊擺放在顯眼位置;各公共場所包括地鐵、商場、住宅小區、醫院等,都會懸掛標準化的天氣預警級別。 香港熱帶氣旋的警報體系,是將風暴侵襲時的警告信號分為一號、三號、八號、九號、十號,共5個級別,第一級最弱,第十級最強。天文臺發佈某一級別強風警告,俗稱“掛某號風球”。天文臺懸掛八號或八號以上強風信號,便會停課、停工,公共設施暫停開放,港內港外輪渡暫停,電車、纜車和大部分公交車路線停駛,隻有港鐵會提供有限度的服務。 17時40分,八號烈風信號發出時,整個香港都已經做好準備,預警信息迅速傳遍每一幢寫字樓、每一條街道和每一棟住宅。 八到十號熱帶氣旋警告每15分鐘廣播一次,市區排水幹渠系統可防范200年一遇洪水 面臨臺風“韋森特”,天文臺7月21日15時40分發佈熱帶氣旋警告一號信號。一號戒備信號懸掛長達37小時後,23日早上5時,天文臺換上三號熱帶氣旋警告,氣氛緊張起來。原來,香港會根據天文臺的熱帶氣旋警告,依照既定方案做好預警。 三號風球掛出,表示臺風臨近,較危險,政府必須決定幼兒園等機構應否開放及何時關閉。 如果預期在兩小時內發佈八號信號,天文臺便會發出兩個報告訊息。23日15時45分,第一條訊息發佈,宣佈預料未來兩小時內會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提醒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市民啟程回傢,同時也是為瞭分散在發出八號風球警告時,市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 第二條訊息,即正式宣佈掛出八號風球警告,於17時40分發出。根據指引,應當在12小時內完成所有預防措施。 8到10號中任何一個信號生效時,熱帶氣旋警告會每15分鐘廣播一次。所有警告信號都會在電視、廣播、學校以及公共區域的醒目位置掛出。 熱帶氣旋警告也可以連同其它惡劣天氣警告一起發出。針對暴雨,天文臺會由弱到強依次發出黃色、紅色、黑色暴雨警告。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時,表示一些低窪和排水情況欠佳的地區可能發生水浸,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則表示水浸情況會更嚴重,可能導致混亂。 總之,臺風次日,香港街道上樹木毀壞較嚴重,但看不到一點積水,一些機構和公共場所在接到天文臺撤銷警報後很快恢復正常。
酒店樓頂的泳池邊,風後的港島,風景如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