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香港很多趟,有拜訪鄉長早去晚回的,有參加同鄉會慶典活動的,也有拖傢帶口純自由行的……今年7月,受姊妹校香港中文大學邀請,與Prof Lau一道領著20雙好奇又期待的眼睛赴港10天:早上7點不到起床下山參訪,凌晨12點之後越嶺就寢,每日“出工”超過18小時,其中有一宿還通宵趕工,如此還真的是頭一回。在此,要感謝中大韓 SIR的精心籌劃以及Sunny、Alice、Jenny、Aileen、Wilson、Connie、Chole、Yuki、Ken、Grace、阿聰等的全程陪同。 在港10日,行程緊湊、內容頗豐,思來想後,還是決定分三部分來記錄此行的點滴。首篇體驗香港校園已開貼,第二篇“探訪港府機構”與第三篇“搜遍景點美食”將稍後完成。
2012年7月8日上午9:05港龍航空的KA641次航班,登機後由於航管,被迫延誤半小時起飛,也許是機師知道本航班的特殊使命,一路加速,竟然準時降落在瞭香港國際機場。 此次赴港訪問,有別於以往的出差和自由行,10天之內除瞭要參加中大舉辦的2012世界青年領袖峰會,聽取幾位重量級教授的專題講座,還要前往廉政公署、立法會、聯合交易所、金融管理局、機場管理局、平等機會委員會、消費者委員會等政府機構或非盈利組織進行參訪,當然瞭,乘纜車、上山頂、臨維港、觀赤柱、遊長洲、登昂坪、泡迪斯尼以及品全港美食,也是註定必不可少的內容。至於出行交通,港鐵、小巴外加天星小輪,一張八達通統統搞定。此行在沙田山上的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臨時安傢,這也就有瞭前頭“晨曦翻山訪香江、星夜越嶺方就寢”一說。 提起香港高校,最近幾年在大陸格外吃香,高考狀元舍北大、棄清華,投入香港高校懷抱已不再是新聞。根據2011年的QS Ranking全球高校排名,香港大學(HKU)位列22,亞洲第1,香港中文大學(CUHK)緊隨其後位列37,亞洲第5。 第一天的行程,中午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在機場內簡單用餐,然後趕赴中大。行李放下、入住妥當之後,便去逛中大的校園。這是我二度到訪中大,對於中大的山多坡陡已有所準備,一出宿舍,徑直前往中大最著名的景點——天人合一亭。 天人合一亭位於小山丘之上,環眺四面,開闊浩淼。亭中央有小池高出地面少許,一汪池水清澈見底,遊人環步亭中,放眼望去,那幾公分淺的池水與遠處的藍天碧海合為一體,形成水天一色的無比景致,這正應瞭錢穆先生“天人合一”的精髓。如此巧奪天工,不得不感嘆設計師之奇思妙想。
然而,使天人合一亭真正出名的,並非景致的天人合一,而是一旁篆刻瞭錢穆先生畢生心血《天人合一論》的石碑。此大作刻在薄石片上,並鑲嵌於青灰磚墻之上。
從天人合一亭折回,站在山頂開闊之初俯瞰中大,無不感嘆中大建校之初“占山為王”之明智:依山傍海,綠蔭環抱、鳥語花香,同行的Prof Lau感慨道:“若能作為訪問學者來此交流研究一年半載,幸甚至哉。”
附幾張中大建築與風景。
中大遊泳池,水質清澈,學生憑證大約10港元每次,教師20港元。此行最後一天,我們之中有幾位在此暢遊瞭一番。
好奇於中大的櫥窗文化,隨手留念2張。
與其他高校明顯不同的是,CUHK沿用英國的書院制(牛津、劍橋亦然),在學生生活和通才教育等非學業方面進行分院化管理,提建立跨學科的交流圈子,提供更好的交流條件,以期培養更為優秀的專業人才。眾書院中,崇基、新亞、聯合、逸夫為四大元老,善衡、晨興、和聲、敬文、伍宜孫相對年輕。這對於大陸學生而言,還是比較新奇的制度。 9所書院中,逸夫書院和和聲書院分別由邵逸夫爵士、李和生先生捐資創建,作為寧波人,尤為榮光。善衡書院的捐資創辦者為何善衡先生,對其人,大傢可能不太熟悉,但一提起由他領導編制的“恒生指數”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行早上必去的逸夫書院餐廳——逸夫小廚,至今還懷念正宗的牛肉炒河粉、西多士、餐蛋面、扒餐和凍奶茶。
入住的宿舍,與參加峰會的世界各國大學生在同一樁樓,學生2人一間,我和Prof Lau合住2居室套件,2個臥室帶獨立衛生間,廚房、客廳具備。 和大陸高校有別的是,香港高校的學生宿舍在每一層樓都設有一個大廳用來學生會客、聯誼、看電視,舍監和管理員的辦公室也在大廳內,液晶電視、沙發、書櫃、自動販賣機、刷卡復印機、免洗消毒水、WIFI等一應俱全,墻上的海報與規章制度告訴你它這裡所固有的條條律律。我註意到,在復印機的旁邊刊貼著著作翻印之版權條文,香港的著作版權保護可見一斑。這讓我聯想到在臺期間,復印店老板娘拒絕瞭我正本資料復印的要求,告訴我至多隻能復印整本資料之1/3。
在逸夫大講堂參加世界青年領袖峰會期間,出於禮節,不便端著鏡頭到處“磕擦”,會議中場茶歇期間留瞭個影作為紀念。
第一天晚上的歡迎晚宴安排在瞭中大教職員會所的一個廂廳內享用西餐,相較於大陸宴請的熱鬧與排場,香港的接待習俗和利益則是簡單而不失隆重。晚宴期間,拍下的幾道菜品。
今後幾天,參訪的中心將轉移到峰會論壇和政府機構,再無整片時間可以遍覽中大之美景,但中大的美麗景致在下山與上山之間、在校巴穿梭於校園之間無數次映入我的眼簾,成為我此行的寶貴記憶。
既然是赴港參訪,自然是要造訪亞洲高校的“一哥”——香港大學。但由於行程安排緊的緣故,在港大停留的時間僅有2個小時,還包括中午用餐,這也註定瞭難以向中大那樣充分徜徉於港大的每一個交流。 位於港島薄扶林道的港大,與一般人印象中的世界一流學府的形象有較大的出入,沒有廣袤無邊的校園,不大的校園又被道路劃分得有點缺乏完整性,其校園面積是在有些過於Mini,同時也缺少一份世外桃源般的清凈,連校門都是挨著大馬路,不過這並不能掩飾其傳奇與王者之氣。走入港大,一直弄不明白裡面的建築是如何串聯在一起的,依山而建的校園,錯綜復雜,沒有熟人的領路,卻是難以遍覽其中。即使對著校園導覽圖看瞭一遍又一遍,還是弄不懂哪是哪。
在港大學子的引導下,穿梭於一棟棟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之間,忽上忽下、起起伏伏。也許在我所經過的某個角落也許在多少年之前朱光潛沉思過、張愛玲發呆過。
午餐在港大解決,由於正值暑假,走瞭好幾個餐廳都未正常開業,找瞭一圈,終於找到一個,有香港美心食品承包的校內餐廳,一進門,餐牌打在燈箱上,品種琳瑯滿目,廣式鹵味和燒味更是刺激著你的味蕾。
9月1日凌晨1:45,香港十日散記第一篇告一段落。洗洗睡瞭,一覺醒來,趕工第二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