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到深圳57分鐘火車,D字頭。類似上海地鐵自動檢票,車廂也類似上海的磁懸浮。方便、快捷、幹凈。 二十年前,第一次到深圳,比高層建築、玻璃幕墻更使人好奇的是速度、效率和什麼都敢試尤其是全民做生意。前些年有幾次去深圳,感覺他少瞭自信,多瞭規矩,有一點點過氣的感覺。這次來最初的印象是深圳正在走向成熟,正在邁入國際大都市行列。證據一是晚上十點車輛穿梭不息,大廈亮化,各種店鋪,企事業霓虹閃爍,生機煥然;二是排隊成自覺,火車站買票、公交車上車,盡管人多卻有秩序;三是城建規劃看上去很合理,立交橋,綠化帶都挺好;四是治安秩序良好,到處可見帶著紅袖標的治安員(志願者?)看不見攔路兜售走私貨的小販和各類馬仔;五是過去的排擋升級換代瞭,不僅是店面建築規格質量正規現代,商品也不是摳摳嗖嗖的廉價走私貨,而是“上檔次瞭”,其服務對象更多的著眼於進關的港人,前些年內地人湧入深圳大潮已經是歷史瞭。 有一點沒變,就是物價仍是全國領先。可能是過於追求賺錢,僅僅是“速度和效率”,普通人的文化素質、文明禮貌好像還不如大連沈陽。僅僅抓經濟,僅僅有錢,會有後遺癥的。幸虧深圳是移民文化,少有土生土長的封閉保守和愚昧。 深圳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映像,物質水平有瞭巨大的改善,平地起高樓,但是人本卻不是“有什麼經濟基礎就有什麼上層建築”,價值觀多元混合在中國幾千年的中庸和變通之中,規則及其模糊,是非及其模糊,國民性仍然是一團糟。禮貌和秩序基本上是以傢庭、親戚朋友為單位,到瞭社會之中便千奇百怪,個個都是兩面人。 晚上乘觀光雙層大巴從羅湖體育場一直到世界之窗,一路飛光流彩,這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列內地城市第一、財政收入500億以上、中國首個人均GDP過萬美元的城市。有生機有活力。在我過去熟悉的上步、皇崗、蔡屋圍、特區報社、香蜜湖、華強、福田附近,年輕的人群急匆匆的川流不息,她們的青春將撒在這片土地上,這裡有對未來幸福的憧憬,也會有對年輕的回憶。 深圳的空氣質量要比大連好,綠化好,常年鮮花盛開,植物茂盛,水好像也不錯,常下雨。要不是氣候太熱,工作節奏太快,這裡真是人居佳地。 高樓大廈的背面,有許多舊樓,卻不是貧民窟。深圳大劇院對面樹立巨幅鄧小平像,上書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地鐵裡還能看到宣傳板: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深圳受益於改革開放,又交出高速發展的答卷。20年前鄧小平南巡在深圳說:“深圳發展這麼快,是靠實幹幹出來的,不是靠講話講出來的,不是靠寫文章寫出來的”。雖然南巡也去瞭其他地方,武昌、珠海、上海等,但深圳是個代表地,發展才是硬道理。 深圳——淘金者的樂園,夢幻般的城市,有時候像謎一樣。當然,上面這些話都是對深圳浮皮潦草的印象,所以叫深圳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