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抵深圳,都至多不超過48小時,匆匆路過中,直覺街上每個人也都如我,不過都是過客。 而事實也大抵如此,20年來淘金深圳的人們,大半賺得第一桶金後,還會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再次辛勤奮鬥創業。我很有幾個事業小成的好朋友,都屬這一類80年代或90年代淘金歸來者。 可深圳20多年來的發展,也終於逐漸沉淀下來一批長期定居的新移民,不知道這一代新新居民和社會中堅,算不算得上是深圳的第一代呢。 現如今,雖然仍感覺人心惶惶,好似沒人願意在此地久居,可水漲船高的房價暗示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腳下這塊自己辛勤打拼的土地。中國人,不可居無宅,總覺得要有自己名字的房契,才是成就的體現,才可成傢立業。可是能買得起深圳動輒百萬的豪宅的,隻能是白領高級打工者,或者創業成功的新興企業傢。 我住在鹽田的梧桐山國傢森林公園腳下,連空氣都是靜謐而新鮮的。新開的樓盤還在緊張施工中,“桐林半山”的金字招牌日夜閃爍著,好生氣派!而半山上開發商的宣傳口氣,也動輒渲染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征服一座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站到這個高度”的城市新貴文化。怪不得這裡的售樓方式,跟其他城市都不同,想買房?先上下打量一番,1萬3,不講價,不能看房,你還買是不買瞭?要買哦,對不起,1萬3的沒瞭,已經漲到1萬4瞭! 而鹽田區畢竟在深圳早期的發展中,算是地處偏遠,除瞭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壯觀的鹽田港,還孕育出大量的工廠。走在梧桐山下的,滿街都是在工廠流水線打工的小弟小妹。他們單純平靜的臉上,還回味著剛才給傢裡通公用電話時的幸福表情。關於這半山上的另一種生活,根本跟自己不在一個世界中,既然視而不見,就無需思考瞭。 周六借朋友的光,參加瞭一場深圳山友的婚禮。沒有華麗的禮服,沒有繁瑣的習俗,一對新人站在門口迎賓,隻著戶外裝扮,令我差點認成瞭前來幫忙的新人好友。喜筵簡單而俏皮,熱鬧而真誠,滿座的賓客,我認識的不過四五個,旁觀熱鬧的同時,卻初次領教瞭深圳的貧富差距,我總不時想起大街上無數質樸怯懦的目光,和那麼多怎麼想都記不住面孔的打工仔們,真是天上人間。 也許歸根到底,還是那句老話——知識改變命運。 可在這深圳,特區,應該說——機會改變命運,資源改變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