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去成都,絕大多數的飯是在小吃店裡吃的,沒辦法,那裡的小吃忒多瞭。回來以後念念不忘的倒不是“龍抄手”、“鐘水餃”,而是名不見經傳的“怪味面”,怪得有道理,香得沒話說。當時邊吃邊把深圳的面盤算瞭一遍,結論是少有比得上人傢的。 在特區報後門對面,叫“成都牛王廟面館”。老板正在那裡,一個很年輕的小夥子,很熱情地向我介紹。看到菜譜上有“番茄煎蛋面”,忍不住又叫瞭一個。說到“又”,是因為在成都的時候看到過“老字號華興煎蛋面”,當時不理解:一個煎蛋能好吃到哪裡去呢?沒吃。回來後聽說其實那是最好吃的,在以前的“外婆橋”吃過一回,竟然跟想像得一樣,就是加瞭一個煎蛋而已。但這回嘗試的結果沒讓我失望,隻是時間長瞭一點,老板解釋這碗面是原湯現煮的,費工時,生意高潮時是不做的。這碗面外表倒也沒什麼,寬寬的湯,面裡夾雜著番茄,上面蓋著一個金黃的煎蛋。喝一口湯,喔,鮮得不得瞭。原來是用鮮雞湯煮的,還有一絲番茄的酸甜,面條本身也吸收瞭湯的鮮味,比其它“撈”出來的面味道要厚。吃完這碗面,我對“華興煎蛋面”的想像總算落到瞭實處。 “牛王廟”主打的面還有“脆紹面”和“鱔魚面”,這個脆紹面是紅油底子,面上澆一層肉末再加一層自制的脆紹,用筷子拌勻,肉末和脆紹星星點點,恰似螞蟻上樹,非常漂亮。鱔魚面就是典型的成都紅油風格瞭,鮮而辣,非常過癮。老板津津樂道於他的“雪豆蹄花湯”,說是有秘方。我們試瞭一下,然後大傢齊聲追問秘方,結果老板隻告訴瞭我一個人。很簡單,但就不在這裡公佈啦。深圳的四川面館,以前在銅鑼灣廣場旁邊小胡同裡有一傢“巴人面莊”,主打是“擔擔面”,面真的很好吃,我在網上介紹過。後來不知怎麼搬到華發北路去瞭,我還介紹瞭一些四川朋友去吃,似乎反響不佳。後來我去瞭一次,感覺面沒有以前用心瞭,“特別推介”的口水雞的粗得塞牙,莫非是換瞭人吧? 我很久沒吃到過正宗的擔擔面瞭,不過,好歹還能吃到正宗的武漢“熱幹面”。以前我常到市府食堂去吃,三元錢一碗,後來武漢人糾正說:“那其實應該算武漢涼面。”我吃過“湘鄂情”的,還行,但比起銅鑼灣廣場對面那條路上的不知名的武漢小吃店來說,差點傢常感覺。那傢店的熱幹面,似乎每樣作料都比別處多,吃著吃著我就想起擔擔面來瞭-一樣的香辣。那傢店裡的三鮮豆皮和蓮藕排骨湯都不錯,就是賣相時好時壞,忙起來水平有起伏。 銅鑼灣廣場附近本來有多傢面館,近來因為拆遷的關系大都關張瞭,剩下瞭一個“香麥園”罐罐面,生意依舊好得不行。一般人愛吃“傢雞罐罐面”,我倒是愛吃“羊肉罐罐面”。這種罐罐面不知誰發明的,用廣東的湯煲做容器,原盅上桌,還帶一小碟花生咸菜。“香麥園”的罐罐面確有獨特之處:湯非常鮮,水平很穩定,而且比一般面的湯多。吃罐罐面不能著急,先盛一碗湯喝,讓面條在煲裡多燜一會更好吃。 振興風味食街上“老安傢”的“岐山哨子面”非常地道。陜西面食的最大特色不是味道,而是面條的口感,賈平凹所說的“勁、光、汪、薄”是也,筋道,利索,決不會粘粘乎乎的。說到味道,基本的味型是酸辣,重油。“老安傢”的岐山哨子面,大冬天的也能吃出汗來,來一支黃桂稠酒,涼涼的甜甜的,是最好的搭配。華發北路上還有個“大漠面莊”,那可能是蘭州拉面裡最好的瞭。面分二細、韭菜葉、毛細等多種,湯是牛肉清湯,裡面有幾片蘿卜,很鮮。振興食街裡也有一傢不錯的拉面,不過有時去的時間晚一點,那面就有點糟軟,大概是放太久瞭,舍不得處理。下梅林“傢樂福”對面的“華順菜館”,經營的是新疆菜,也有些不錯的面食。有一個“黃面烤肉”,是在涼面上面放一層炒烤羊肉,結合瞭燒烤和涼面,比新疆拌面或者拉條好吃,夏季的下酒佳品。不過,我點這傢的蔥油餅和韭菜盒子吃,沒有一回是現做的。梅華路益民食品旁邊的“香辣蟹”,四川小吃做得不錯。我試過“羊馬渣渣面”,比預期得要好。羊馬是四川的一個鎮子,上世紀80年代幾個回城知青辦的飲食店創造瞭這種面:把調好味的肉末炸得脆脆的和面拌在一起吃,原理上相當於“幹法炸醬面”,香辣油酥,也是屬於比較過癮的那種。類似於這種“渣渣面”,貴州的“脆紹面”也是極為香辣的。我最早是在振華路上發現瞭一傢“腸旺面”,熟客們愛說:“多加點脆紹!”後來我專門要瞭一個“脆紹面”,原來是用肥瘦各半的豬肉炸的酥丁,肥肉和香和瘦肉的鮮都有瞭。這傢店現在改“日本料理”瞭,在我的大力搜食下,在鐘表世界對面又發現瞭一傢貴州菜,除瞭脆紹面,還有“豆花面”,帶著豆漿原湯的豆花加瞭紅油澆在面上,吃得我直冒汗。不過,每次去都不見有什麼生意,風雨飄搖的樣子,不知下次去還在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