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瞭,羊肉成為餐桌大熱。未曾想到,蘇北羊在這一年的冬天竟然在深圳站住瞭腳跟。品三川一眾人等自六月開始研習,至今方為初成,在回升的暖陽下,品三川推出蘇北羊肉應該算理直氣壯,隻不過是讓老板重新找到一點兒時的味道而已。
特點: 每天新宰的羊連冰櫃都來不及進就直接運到深圳,切成薄片,通通進火鍋,翻滾出一冬的暖意。蘇北地丘陵起伏、植被豐富,所以北宋人南遷江南,就把小尾山羊也帶來瞭,順便讓江南人學會瞭吃羊。《東京夢梁錄》裡就記載各種羊湯店和羊肉吃食。其中,蘇州藏書鎮的羊肉最出名。北宋高官喜羊,致使“蘇州羊貴”,一隻高達兩三千元。而善吃的北宋人,連石苔都能找回傢做湯,烹羊又豈能馬虎?故當年北宋有錢人傢的羊肉,嚼汁之後必吐肉渣,既不至飽,又獲滋養。 品三川出品的蘇北羊肉多用古法(其實便在蘇北,烹羊也多以古法———白煮為主,所以蘇北人不說吃羊肉,而多說吃羊湯)。蘇北羊肉還多用白切,連皮切成薄片,蘸點佐料入口;紅燒也有,據說正宗的燒法要以稻草紮住切好的肉塊,系在長棍上吊在鍋裡燒。有客點要時,剪一根擺碟上桌。若白煮羊湯是平民的,紅燒羊肉就得算富貴東西瞭。品三川應著川湘口味,把它變成一鍋辣肉。 冷切羊肉中庸羊味易接受 古法炮制,高湯白煮後連皮切薄片,是蘇北最傳統的吃法。羊肉的質地、香氣都安靜地暴露。蘇北羊肉的膻味介於內蒙羊和海南東山羊之間,而它恰勝在這種中庸的味道上。近年來流行吃未騸過的小公羊,放入原湯火鍋裡略煮,肉質竟然會突然細軟,並且散發出更濃重的“羊味”,口味重的人不妨嘗試。川味羊肉煲為深圳人設計 接近紅燜羊肉的做法,隻是加瞭辣。砂煲打開的瞬間,滋啦啦的聲音和滿屋香氣襲擊瞭所有人。羊皮是其中最出色的部分,軟糯而帶著輕微的彈性,尤其是貼著鍋底稍微燒焦一點點的那層,吃起來更香。辣味的加入掩蓋瞭本身就不重的膻味,同時讓胃口大開,再添一碗白飯,連羊肉煲裡的配菜都掃精光。羊肉火鍋涮小羊排出人意料 鮮切的羊肉到底比冰凍的羊肉卷好吃,有合理的厚度、纖維、彈性和鮮甜度。不過有趣的是,蘇北羊,肉不是最好吃的,羊排才是。許是帶著肥油之故,羊排的膻味比羊肉重些,但這不正是人們吃羊肉的追求嗎?原汁羊湯鍋底,隻用一點鹽調味,其它什麼調料都不用放瞭。湯是用羊骨、大骨燉出來的原湯。在羊湯裡涮上一份舟山小黃魚,不光魚肉鮮美,也為湯增加瞭不少鮮味。頭牌:鮮羔羊肉,選用羊後腿肉,現切現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