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深圳的天氣並不好,一周前就開始關註這一日的天氣,預報一直有雨,心理暗示告訴我,隻是預報罷瞭,也許到時候會有變化,19日早上5點起床,外面仍被暗夜籠罩著,但沒有下雨,我可以開始之前準備的計劃瞭--徒步港島徑。 港島徑是貫穿港島東西的一條行山徑,整整50公裡長,你很難想象,在繁華的香港島上,居然有這麼一條與都市隔絕的山野路徑,嘈雜與幽靜隻是隔著幾叢山林,我的計劃正是在這一天徒步走完50公裡長的港島徑。 6點多一點,我已到達羅湖口岸,羅湖口岸的通關時間從6點半才開始,這時門前已聚集瞭不少等候過關的人群,看樣子大多為香港本地人,采購瞭不少東西準備回去,我計劃能8點鐘到達港島徑的起點太平山頂,過關到坐上港鐵,大概耗去瞭將近半個小時,到達中環時已近8點,在交易廣場坐15路巴士,上到山頂居然又用去半個小時,港島徑的起點在山頂凌霄格的前面一點,我的行程開始於8點35分! 2月19日是24節氣中的雨水,我開始走的時候,蒙蒙的細雨也落瞭下來,應驗瞭之前的預報,對長距離徒步來講,這樣的天氣似乎也有好處,起碼可以減少對水的需求,我帶瞭6罐飲料,些須水果,應該可以應付這樣的行程。港島徑有兩個行走小人的標志,每隔500米都設置瞭標距柱,大部分情況下不會迷路,第一段路在山頂上走,偶有晨煉的人經過,當由一分岔路右轉到夏力道時,就隻剩下我一個人在走瞭,到路的盡頭,沿著石徑開始下山,下到底為薄扶林水塘,在這裡有瞭分岔的路,一條路往薄扶林水塘,一條路往置富,因為是第一次走,我雖然註意到瞭置富標牌上的兩個行走小人的標志,但還是產生瞭疑惑,港島徑第一段的終點在薄扶林水塘,不過我沒有下去,而是往置富的方向走,我希望能看到標距柱,但並沒有看到,也許走錯瞭,我開始往回返,沒走幾步,聽到瞭說話的聲音,是當地的一對中年夫婦,我趕忙問路,他們倆很熱心地為我指出正確的路,往置富的方向沒有錯,一路小跑,第一段7公裡的路程,用瞭1個小時,比官方標準時間少用瞭1小時。 之後的第2段到第4段,沿著指示牌,基本上沒有迷路,第4段結束,正好是半程,這時的時間為中午12點半,25公裡行程,耗時4個小時,如果按此速度,我可以在下午4點半左右結束行程。而這個時候,我遇到瞭整個行程較大的一個麻煩,第4段結束在一個叫黃泥湧的地方,這是一條車流量比較大的一條馬路,第4段和第5段並沒有連在一起,之前也做過一些功課,知道很多人都在這裡迷路瞭,接下來應該要走大潭水塘道到第5段的起點,同時也是衛弈信徑(香港的另一條遠足徑)第2段的起點,但這裡沒有任何港島徑或衛徑的標示,為瞭確認正確的道路,我趕忙問人,指路的人不懂普通話,英語也不太流利,而我幾乎聽不懂粵語,我似乎明白瞭她的意思,但實際上我走上瞭一條錯誤的線路,沒有找到標距柱,又返回到第4段結束的地方,看到瞭一個很小的標示,第5段的起點指向瞭馬路對面,繼續問路,這一回是正確的,第4段和第5段之間有將近1公裡的連接段,怪不得很多人都在這裡遇到瞭麻煩,等我回歸正路,時間浪費掉近1個小時。 第5段是連續的上山、下山,從早晨開始的雨一直都沒有停過,我帶的水已耗去瞭4罐,而香港的行山徑和深圳的不同,基本上很少處理,保持瞭山的原始面貌,不像深圳全都是石階,一個上午的小雨使山路變得濕滑,這無形中增加瞭體力的消耗。第5段的高點為渣甸山頂,有400多米的海拔,到山頂時已近下午2點,從早晨到現在,我一直沒有怎麼太休整,也沒有吃東西,想想還有將近一半的路程,決定就地休整,吃瞭一點東西,大概也隻有十多分鐘的時間,這是全程唯一的一次休整。第5段的起點有不少人,但往山上走的就很少瞭,欣慰的是之後沒有因為迷路而消耗過多時間,不過到瞭土地灣的時候遇到瞭兩條野狗,幸虧帶瞭登山杖,掄圓瞭杖、吆喝著迎上去,看我的氣勢夠猛,兩條狗迅速後撤,跑掉瞭,從土地灣上去是石澳道,這裡是第7段的終點,而時間已指向瞭下午5點,這時我有兩個選擇,一是從這兒搭車離開,二是繼續最後的一段路,大概猶豫瞭不到1秒,我已邁過馬路,上到瞭號稱香港“龍脊”的第8段路程。 這一段沒有遇到一個人,並且一直在泥濘的山脊上行走,有幾次幾乎要滑倒瞭,雨還在下,天色也逐漸暗瞭下來,帶的水以及水果已全部消耗完,接近彈近糧絕的地步,而前面還有7、8公裡的路程,中間有幾次想折回到石澳道,但每一次這種想法都停留不瞭幾秒鐘,腳步在向前,我數著標距柱,85、86、87...每一段都感覺很漫長,其實這時我的速度並沒有降下來,到瞭99的標距柱,看到瞭燈光,當100的標距柱出現在眼前,港島徑的終點大浪灣已在前面瞭。沒有一點興奮的感覺,身體的感覺卻隨之而來,時間停留在下午6點半,整整10個小時,我一個人在雨中完成瞭港島徑的行程。 在我即將完成這一次行程的記錄時,身體的感覺還沒有完全消退,這之前的一年多,一直在堅持登山,一年多來,這一次的感覺最強烈,有感覺才有印記,套用一句話--“痛並且快樂著”,是為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