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是舶來之物,要說中國人對它有多麼深厚的感情,那絕對談不上,隻不過,由於帶有辛辣香濃、欲語還休的獨特香味,一旦與咖喱這東西相遇瞭,每個人都欲罷不能。 在受東南亞菜系影響頗深的廣州,一部東南亞菜系的興盛歷史,幾乎就是咖喱在這個城市的興盛史。從樸實無華的茶餐廳到各國主題餐廳,乃至高檔酒店,咖喱作為異邦醬料之寶,十幾年來,愈發受到廣州人毫無保留的擁戴。 Dinesh和他的拿手咖喱菜式“香料羊肉” 圖文/記者劉霜 一碗咖喱牛腩配白飯,一盤咖喱蝦,即使在你不確定胃口如何的時候,它們都有足夠的理由瞬間將你降服。夏天既然已來到,自然,這提神開胃的東西更加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印度咖喱所用的香料非常多 這種貼在爐壁上的烤餅,是典型的印度式咖喱主食 用來蘸咖喱汁吃的咖喱囊 1印度咖喱:“鼻祖”的前世今生 咖喱的種類就像它的顏色,異常繁多。紅咖喱、黃咖喱、青咖喱、白咖喱,印度派、斯裡蘭卡派、泰國派、新加坡派、馬來西亞派、越南派、日本派……不過是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咖喱的意義卻遠遠超出醬料,成為亞太地區的一種主流菜肴,其地位就像飲料界的茶一樣,在整個亞太區廣受歡迎。 通常的說法是咖喱起源於印度,“咖喱”一詞就來源於坦米爾語,意為“許多香料加在一起煮”。 根據印度民間傳說,咖喱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而由於咖喱濃重的辛辣能夠遮掩羊肉的腥騷,很大意義上,咖喱的誕生是為瞭幫助那些不吃豬、牛肉的印度人。 今天所說的咖喱,一般是將新鮮或幹燥的香料用油炒香,加入洋蔥泥、大蒜、薑等一起熬煮成的糊狀物。而自誕生至今,在各國大廚們的演繹之下,咖喱的面目得以充分豐富,各派之不同也就在於所用香料上的區別。印度咖喱一般用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薑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成,由於用料重,不加椰漿,故而辣度較重且口味濃鬱。 在華僑新村的HAVELI印度菜館,記者邂逅瞭總廚Dinesh。Dinesh是個靦腆的印度小夥子,有著印度人招牌式的黝黑皮膚和燦爛笑容。他告訴記者,印度咖喱之所以特別,在於采用瞭很多隻有印度才有的香料,配料總共達到8到10種,故而口感異常豐富,咖喱味濃鬱、純正。 據介紹,印度咖喱分為綠色、淺棕色、淺黃色、黃色、淺黑色等,不同顏色在口味上也各有不同。其中,淺黑色咖喱要熬制12小時之久,絕不是一般的功夫。而黃咖喱在印度是最流行的,Dinesh笑著說,幾乎所有印度人每天必吃黃咖喱,否則就“不能吃飯”。而從性狀上來看,印度的咖喱就像湯一樣,吃的時候,不光要吃光裡面的料,還要蘸著主食,將“湯”吃得幹幹凈凈,直舔手指。這種日常相伴的習慣,就像四川人吃辣椒一樣,一頓都不能少。究其原因,興許是炎熱的氣候,令印度人鐘情於開胃刺激的咖喱。“就是喜歡吃”,Dinesh認為,印度人愛咖喱,沒有道理可講。 在Dinesh眼中,泰國等地的咖喱味道沒那麼豐富,就連許多歐美人也偏愛印度咖喱,他們是HAVELI的常客。 值得關註的是,用咖喱來烹制蔬菜,是印度人極為熱衷的咖喱吃法。由於宗教信仰問題,在印度,肉類並不像在其他國傢那樣廣受歡迎,據說甚至有一個省的人從未吃過任何肉類。與咖喱常伴的蔬菜中,椰菜花、菠菜、扁豆等最常見,洋蔥反倒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而無論是肉還是蔬菜,印度人都會將其燉得極為爛熟,和濃濃的咖喱汁混合起來,佐伴主食,吃個精光。 不過,對偏愛肉類、海鮮的廣州人來說,咖喱蔬菜似乎不那麼受落。據介紹,店裡最受歡迎的菜式是香料羊肉,主食則是雞肉咖喱炒飯。Dinesh表示,印度人拿面包或米飯來配咖喱,此外還有印度特有的餅,在這裡被稱為“咖喱囊”。這是一種極薄的烤餅,上面灑著些印度香料,又香又脆,口味十分獨特,吃時一點點撕開,蘸上咖喱汁,格外美味。 大盤紅咖喱海鮮 澳門街的頂級加喱蝦 2泰式咖喱:粵人情有獨鐘 在廣州,提供咖喱菜式的餐廳,泰式咖喱占瞭一多半。可能是因為地理上的貼近,以及近年來東南亞旅遊越發稀松平常,廣州人對泰國咖喱的接受程度最大。 作為廣州人吃咖喱的老牌餐廳,澳門街的主打菜式永遠離不開咖喱,而其以泰菜為根基的咖喱菜式,也很好地抓住廣州人的口味特點,大眾化風格十足。 澳門街行政總廚張沃告訴記者,廣州人吃咖喱有個特點,那就是不要辣。“他們喜歡的口味偏甜,而且一定要嫩滑。”基於此,餐廳對泰式咖喱進行瞭一系列改進———加入椰漿、牛奶,讓在泰國偏辣的咖喱變得更滑、更甜。由於很好地迎合瞭本地口味,餐廳四大咖喱招牌菜———頂級咖喱蝦、咖喱真味蟹、咖喱牛筋腩、紅咖喱大盆海鮮,都有一眾擁躉。 張沃表示,鑒別咖喱的好與壞,主要是看其味道。“就像芥末一樣,好的咖喱一定以清香取勝,味道太沖的反倒不好。” 而作為東南亞菜館新秀,坐落在黃花崗廣場的“金椰雨林”餐廳,雖有泰國和越南的咖喱可選,泰式咖喱也仍是主打。 餐廳行政總廚陳漢國與咖喱打交道不下十數年,據他介紹,早在1995、1996年之時,吃咖喱的潮流從香港傳至廣州,那時候吃的多是馬來西亞的咖喱膏。那是一種瓶裝的油咖喱,所用的黃薑粉特別多,加上多數大廚也不知用椰漿來調配,隻用高湯推開,因而入口十分辛辣,而香味欠佳,當時多用來烹煮牛肉、雞肉。從1998年直到現在,泰式的咖喱一路盛行,其加入椰漿的香滑口感,得到廣州人的一致喜愛。 陳師傅介紹,泰式咖喱最早隻有黃咖喱,青、紅咖喱等是為適應不同人群的口味才慢慢演變而來,而今仍以黃咖喱多見,其呈奶黃色,辛辣,味較重,一般用來搭配蝦、蟹等海鮮,口味香濃;紅咖喱較為溫和,色彩上更能刺激食欲,其不同主要是加入瞭檸檬水,多用來搭配牛肉等紅肉,能特別針對肉本身的香味,突出肉香特色;青咖喱加入瞭檸檬葉,口味清香,多用來搭配傢禽,以雞塊較多,也被用來烹制貝殼類如帶子等小型海鮮,其原因是小海鮮更清鮮,隻有青咖喱不著痕跡的辛辣,才不會奪走其鮮味。 泰式黃咖喱的主要配料有咖喱粉、黃薑粉、丁香、桂皮、草果、蒜頭等,一般是在炒香後加入椰漿原汁一起用小火熬煮,待各種香料的味道完全煮出即可,此過程大約需時45分鐘。而這當中,火候與勾芡的技巧都決定著咖喱的口味,用料也決不能含糊。在金椰雨林,每制作十斤咖喱,就要用掉將近五斤的泰國進口椰漿,陳師傅說,如果用國產椰漿,成本會節省不少,但口感卻遠沒有那麼香滑。“廣州的不少大廚堅持做泰式咖喱,最關鍵的一條也是一定要選用泰國原料,這樣才能保證口味和品質。” 陳師傅表示,越南咖喱稍顯清淡,相比而言,泰國咖喱更辛辣、濃鬱,檸檬味最重,可算將香料的作用發揮到瞭極致。由於咖喱有開胃、醒腦的作用,還能排毒養顏,據說,廣州的咖喱“粉絲”尤以年輕女子居多,搭配紅酒或果汁,在炎熱的夏天裡,十分討食客喜歡。 陳師傅特別交代,對喜歡打包的老廣來說,不妨將在餐館吃剩的咖喱汁帶回傢,再買些土豆、雞肉,加水燜熟後,倒入咖喱汁,小火燒開,即成美味的咖喱雞塊。 紅咖喱賣相刺激食欲,圖為“金椰雨林”的紅咖喱煮牛肉 剛剛調制好的青咖喱 青咖喱煮雞肉,咖喱味清淡適口 小鏈接各地咖喱一覽 斯裡蘭卡咖喱斯裡蘭卡的飲食風格與印度相似,米和咖喱都是當地人最重要的食物,其咖喱主要分紅、黃兩種,其中紅咖喱較辣。由於斯裡蘭卡出產的香料質量較佳,因而其咖喱品質也是一流。 馬來西亞咖喱馬來西亞同樣喜用椰漿減低咖喱的辛辣並提升香味,味道較平和,其咖喱辣中帶點清潤,充滿南洋風味。 新加坡咖喱新加坡鄰近馬來西亞,兩者的咖喱口味較為雷同,同樣以平和見長。而新加坡咖喱用的椰汁和辣味更少,對於不太習慣咖喱濃重口味的人來說,更易接受。 日本咖喱日本人吃的咖喱是在明治維新時期由歐洲傳入的,帶有葡萄牙人的遺風,以蔥為重,帶甜。 越南咖喱清淡為主,同樣以椰漿調味,主食方面常伴米線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