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烏鬃鵝種鵝個個氣宇軒昂 在常人的印象中,廣州人喜歡吃鵝,而且其狂熱程度無與倫比。但事實的真相是,其實廣州人已經很久沒吃到廣東最靚的鵝瞭。有沒有搞錯?沒有!在廣州,有不少酒樓都標榜自己的鵝是“黑鬃鵝”,但真正的清遠黑鬃鵝,不要說一般的食客,就算廚房大佬也未必見過。 日前,記者與有關專業人士專程趕赴清遠,經過高人指點,終於在青山環抱、山泉奔湧的一片拋荒的農田裡發現瞭它們的身影。 圖/文李朝暉 千年貴族多磨難 清遠烏鬃鵝是廣東著名的鵝種,歷史上與清遠麻雞齊名。其肉嫩味美,皮下脂肪少,膽固醇含量低、含豐富粗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據宋朝建炎三年(1129年)的《清遠縣志》記載:烏鬃鵝原產地主要分佈於清遠北江兩岸和鄰近的小部分地區,清遠烏鬃鵝的飼養歷史悠久。1977年1月在惠州市召開的“全國傢禽優良品種鑒定會”上正式定名為“清遠烏鬃鵝”。 雖然清遠烏鬃鵝天生麗質,但自上個世紀80年代市面上已經絕跡,隻是在清遠縣農業局良種場遺存100多隻。1982年,清遠市麻雞產業協會會長蘇熾南先生回到傢鄉飛來峽的江口鎮,在近萬隻鵝裡挑出5隻符合遺傳特征的種鵝———黑嘴、黑冠、黑鬃、白腹、黑羽、黑腳,從頭到腳都烏黑發亮,而且其鵝冠之烏黑,與一般的雜交品種的灰色有明顯差異。這些種鵝與上個世紀60年代的清遠烏鬃鵝一脈相承,血緣純正。 蘇先生從5隻鵝開始,四處尋找適合烏鬃鵝生長的地方。最後,他選中瞭青山環繞、山泉奔湧的一片拋荒的稻田,來圓他的“烏鬃鵝”之夢。據說,每一隻種鵝,他都要采集血樣進行基因分析,以保證血統的純正。經過艱辛的努力,鵝的數量不斷增長。但他卻發現,市場並不接受。在“非典”時期,他一度準備放棄,最後在朋友的支持下度過瞭難關。不僅借錢給他,每天還幫它銷售幾百隻鵝。蘇先生很感慨,好在我當時挺住瞭,不然,清遠正宗的烏鬃鵝真的就成為無法挽回的遺憾。目前,他已經擁有5000多隻烏鬃鵝,並註冊瞭烏鬃牌。 正本清源應有時 為什麼如此優良的鵝種會瀕於消亡呢? 據蘇先生介紹,培育正宗的烏鬃鵝很難賺到錢,所以很少人願意做這個“冤大頭”。總體而言,其飼養成本偏高、出生率與出欄率卻比較低。 烏鬃鵝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吃飼料就拉肚子,必須米糠與稻谷。而一隻鵝全年產蛋不過20來枚,能孵化成活的最多隻有16隻鵝(一般的鵝產50多枚蛋,孵化成活的有30多隻鵝)。並且一定要100天才“通管”(成熟),而一般的鵝70到75天就成熟瞭。此外,烏鬃鵝對生長的自然環境要求比較高,一定要在沒有污染而且有青草、有山泉的地方才能健康成長。 從售價上看,正宗的烏鬃鵝相對一般的鵝要高。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正宗烏鬃鵝為100元/隻,而相同重量的其它鵝要隻要40至50元;現在的正宗烏鬃鵝需要120元/隻至130元/隻,其它品種隻要80元/隻至90元/隻。 正因為如此,市面上開始出現正宗烏鬃鵝與開平馬岡鵝的雜交品種,也就是目前廣州人自以為是的“清遠黑烏鬃鵝”。這種鵝公的一般在4.5公斤以上,母的能超過3.5公斤。 天生麗質莫錯過 此次記者采訪隨行的劉華先生,素有“鵝王”之稱,其烹鵝無數,但一見到鵝場的烏鬃鵝,便斷言一定好吃。何以見得呢?他說,一般的鵝都是圈養在棚裡的,它們已經不起陽光的沐浴與雨露的滋潤,你看這些鵝,在烈日下一個個精神抖擻,不停的滿地找食,這樣的鵝就算不是“烏鬃”,也絕對屬於上品。 正宗的烏鬃鵝好在哪裡?它與其它鵝種最大的區別,是骨細肉嫩,胸肌和皮下脂肪較少,食而不膩,與現代人們推崇的低脂肪、高蛋白肉類很相符。 烏鬃鵝屬於食草的經濟水禽類,肌胃與盲腸均很發達,善食青草、青菜,其骨細、肉嫩多汁,營養成分豐富,蛋白質含量約17%~22%,每100克鵝肉熱能達到0.71~0.84兆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占總脂肪量的70%以上,溶點低。 據劉華事後比較試驗,相同的烹飪程序,烏鬃鵝在口感與風味上都堪稱廣東眾多鵝種中的“大哥大”,其肉質緊密結識,彈性更足,入口更嫩滑,而且鵝香味突出。不怕沒見過,隻怕再錯過。 烏鬃鵝蹤跡指引:清遠市鳳翔麻雞發展有限公司(清遠市東城蓮塘開發區27巷1號) 如何分辨正宗烏鬃鵝? 一看體型:正宗烏鬃鵝的羽毛呈烏棕色(偏黑色),因從頭頂部至頸背部有一條黑色鬃狀羽毛帶,故又稱黑鬃鵝。翼羽背羽和尾羽黑色、胸羽灰黑色、腹羽灰白色。喙、肉瘤、?、蹼黑色、虹彩棕色。清遠烏鬃鵝體質結實緊湊,頭小、頸細、?矮、體軀寬深呈楔形。二看重量:正宗的黑鬃鵝個頭都不大,一般公的隻能長到3.25公斤,而母的隻不過2.25~2.5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