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五味的沙河粉 清新蟹柳沙河粉 沙河粉用米漿蒸成薄粉皮、再切成帶狀而成。盛行於廣東、廣西、海南,以廣州市沙河出產的最著名,故名沙河粉。因它是用白雲山上的九龍泉水泡制的,所產的粉薄白透明,爽軟韌筋兼備,炒、泡、拌食皆宜。近年來,沙河飯店將菜汁、紅蘿卜汁滲入粉漿中,制成彩色沙河粉,另有特色。 關於沙河粉的傳奇有兩個版本。一是,到廣州沙河謀生的客傢夫婦,勞作之餘還制作水反售賣,一天因客人多但是粉漿又不夠,女人就急中生智把粉漿開稀後攤薄來蒸,然後切成條狀佐以香蔥等調味,食客享用後大加贊賞,問是什麼名堂,女人說是用沙河泉水制作的就稱沙河粉吧;二是,在廣州沙河開小食店的夫婦,因心地善良,經常施粥給一位流浪者,後來女人生病瞭,食欲不振,流浪者就用大米磨成漿後蒸熟切條,佐香油香蔥給她吃,原來他是落難的宮中禦廚,雖則之後他依舊流浪去瞭,沙河粉卻在廣州落地生根。 無論是哪個版本,都說明瞭制作沙河粉有必不可少的四個要素,就是由米、水、磨漿、蒸粉構成。但是這其中的細節去值得玩味,也是決定沙河粉作為食材原料是否精良的因素。比如選米,新米的粘性不夠不用,而陳年大米又會有黴味,所以宜選擇隔造的晚稻米,這樣才能在韌性又具米香;浸泡大米和磨粉漿所用的水以山泉水為上勝;磨漿要用石磨才能達到幼滑的口感,而且粉漿在磨成後不能久置,發酵的話粉漿會變味;蒸粉要用竹窩籃上漿,最好是選用增城出產的竹品,竹子的特點是不吸水,這樣蒸就的粉才能幹爽,沙河粉適宜即蒸即烹,而大多數的食肆隻能選擇用機器蒸就的粉,這樣就會令到粉變脆,炒時無法成條,煮湯粉時變成糊狀,為瞭改變這種缺陷,有些會在粉漿中加入淀粉,這樣就使成品保持彈性的口感,失卻的是純正米香味。 廣州沙河粉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雖然跟陜西的涼皮和漢中的米面皮在制作上有異曲同工之妙,隻是基於廣州人對飲食的理念,沙河粉一直在發展中不斷地被創新著,形成瞭完整的河粉宴,具有繽紛的色彩,盡囊五味酸甜苦辣咸於其中,顏色的變化是在粉漿裡加入瞭果、菜的汁液或風味醬汁,烹飪手法有煎、炒、蒸、湯、局和涼拌等,秀出的色香味形可滿足人對食物的多重要求,視覺、嗅覺、味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