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記者/姚藝曲實習生/崔玨李琪艷通訊員/鄭偉德龍曉楓)昨日,在南海神廟舉行瞭黃埔區第四屆乞巧工藝文化節開幕式。看紙皮、谷粒制作的供香燭,彩紙珠片拼成的九層梅花塔,品馬蹄糕、蘿卜糕等七夕美食,競拍聖果菠蘿蜜,聽專傢講述乞巧工藝的起源與發展……今年黃埔區的乞巧文化節特別豐富和精彩。據瞭解,此次乞巧文化節將持續至16日(農歷七月初七),會展出乞巧工藝作品1000多件,還將組織青年“相親會”。 農耕生活成創作元素 開幕式上,小朋友身著黃色小短裙、頭戴雞冠帽表演的“怡然自得樂垂髫”,展示瞭少兒波羅雞工藝人制作波羅雞的過程,演員們穿著獨具嶺南特色的旗袍水袖在音樂伴奏中展現瞭此次展出的乞巧工藝作品。在殿堂內,記者看到擺放的各類乞巧工藝作品,吸引市民和與會嘉賓駐足欣賞。在橫沙朱氏展臺前,以“酒是故鄉醇”主題展示的乞巧工藝,將酒肆、釀酒工藝通過泥塑、模型等形式生動地展現出來;橫沙黎氏展臺則展出瞭富有嶺南特色的相親場景;在農耕二十四節氣的作品中,乞巧的泥塑工藝更是將嶺南農村的二十四節氣景象表現得栩栩如生。 據黃埔區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黃應豐介紹,黃埔區的乞巧工藝以展現農耕民俗文化為主,包括農民務農、二十四節氣等與嶺南農村風俗、農村生活較為吻合的題材,反映嶺南農民的生活風貌。此外,在黃埔區的乞巧工藝中,還將波羅雞、波羅棕、南海神廟、五子朝皇等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內容融入到工藝作品中。“與廣州市其他地區的乞巧工藝不同的就是黃埔的乞巧具有地方特色,同時貼近生活,讓人們一看就知道一些工藝品是出自黃埔巧女之手。” 此外,記者還瞭解到,此次乞巧文化節中展出的優秀作品,還將於8月15日至17日代表黃埔乞巧工藝到東莞望牛墩參加中國首屆七夕風情文化節活動。 七夕美食供市民品嘗 記者在文化節現場看到,馬蹄糕、蘿卜糕、七姐粉這些在乞巧節上常吃的美食被工作人員搬上瞭餐桌,供市民品嘗。前來品嘗的市民絡繹不絕,並對乞巧美食稱贊不絕。 記者瞭解到,七夕節的食俗源於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流行吃湯餅,唐朝時流行吃斫餅,宋朝時則出現瞭巧果面點。傳統面點流傳至今,成瞭桌上擺放的最為誘人的粉果。這些皮薄餡靚的粉果要用蘿卜、馬蹄、沙葛或芥蘭頭,配以臘肉、蝦米、冬菇、花生等原料爆炒成餡料,以椿米粉做皮。這些茶點的制作過程非常講究,用傳統工藝制作出來的茶點,與一般茶樓售賣的相比,口感更香。 “巧姐”暑假教授乞巧工藝 昨日,除瞭精彩紛呈的各項民俗活動外,黃埔區還邀請瞭省市有關民俗專傢在南海神廟舉辦乞巧民俗文化研討會。他們就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乞巧文化踴躍發言。 廣州市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曾應楓提出,在中小學的課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關乞巧的課程培訓,讓孩子從小就形成學習乞巧工藝的意識。黃埔區副區長李黎提到,該區在橫沙書香街的羅氏祠堂內,會讓“巧姐”們利用暑假時間向孩子教授乞巧工藝。此外,該區還計劃在青少年宮、幼兒園開展有關乞巧工藝的有關培訓,並積極與各學校展開合作,嘗試建立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七月初七是中國的“情人節”,記者從此次乞巧工藝文化節主辦方獲悉,8月14日上午,主辦單位以傳統“七夕相會”為背景,聯合婚姻介紹所等共同舉辦“相會波羅廟,牽手七夕情———青年主題聯誼活動”,預計活動將吸引約200名青年男女參加。 兩岸學者熱議乞巧文化 廣州乞巧文化節將於明天在“中國乞巧第一村”珠村正式拉開帷幕。昨天上午,數十位傳統民俗文化專傢學者與省市相關單位領導、熱心群眾在廣東省博物館就“乞巧文化如何傳承”、“嶺南傳統民俗文化如何在現代都市文化中切入、激活、結合”等問題展開瞭熱烈的討論。 臺灣民俗專傢、臺南市“做16歲”交流促進會理事長畢黎麗女士向大傢介紹瞭臺灣和日本的乞巧文化習俗。畢黎麗說,日本的乞巧文化是1000年前從中國引進的,既然他們能把乞巧節做成日本文化,這種本屬於我們的精華,我們就更有理由把它做成東亞文化;既然日本能把乞巧節做成上百萬人觀光旅遊的項目,為日本的經濟創造近億元的收入,我們又有什麼道理做不到呢?她還希望大陸能以珠村為起點,在全國各城市推廣恢復與繼承乞巧節的傳統文化。 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從外來文化、新媒體時代新的傳播技術和文化戰略對傳統文化的挑戰三方面對傳統文化保護作瞭指導。另外,范以錦以聖誕節為例指出,當前,如果沒有商業化的影響,很難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並促使其持續發展,我們可以像做聖誕一樣做乞巧;不要因為有商傢企業的參與就認為我們的傳統文化走樣瞭,隻要能達到保護傳統文化的目的,且手段恰當合法,社會各界都應廣泛支持。姚藝曲文森田禾楊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