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讀音:【ji6、sik6、zi6】 解釋:“食”字的意思與國語中“吃”的意思相似,吃東西、咀嚼、咬、食物的意思。 組詞釋義:搵食:從字面上理解,“揾”是找的意思,“食”就是吃的,“揾食”可直譯為找飯碗、掙飯吃,意即謀生。廣東白話有一句人們經常說的:“揾食艱難”,可以理解為找工作很難,或者謀生很難。 為食:表示嘴饞的意思。常用於肚子餓瞭,想吃東西。 食在廣州:是指“吃在廣州”。廣州人一般不說“吃”,而說“食”。 竹升面是近幾年在廣州重現的一種傳統面,它爽口彈牙,口感十足。 竹升面 竹升面早在民國時期已經流行於廣州一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上一碗竹升面,曾是廣州人大快朵頤的一種口福。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面條工藝機械化後,竹升面幾乎銷聲匿跡,幸而從上年開始“咸魚翻生”,在海珠、越秀等老區重現。 所謂“竹升面”,是用傳統的方法搓面、和面,用“竹升”(大茅竹竿)壓打出來的面條、雲吞皮的一類面食。看起來簡單,但每個環節都很講究。 首先,竹升面的特點是堿水少,甚至不放堿水,它最大的難度在於不放堿水還一樣的爽滑彈牙。這是用竹竿搓面的秘密所在。竹升面挑選的竹竿有講究的,選用的“竹升”太細會使面條沒彈性,所以“竹升”要夠粗大,保證它有比較大的覆壓面,代替人的雙手。師傅搓完面團後,把面團放在案板上,然後騎坐在竹竿那頭,用腳一蹬一蹬,竹竿碾壓著面團,師傅要一邊壓打一邊移動,讓面團受力均勻,漸漸變成一條攤開的毛巾。一兩個小時後,面團便可以揉拉成一根根銀絲一樣幼細的面條。在碾壓過程中,不加一滴水。 其實,竹升面也是銀絲面的一種,用面粉、蛋和梘水制作而成,沒有經過蒸煮或者炸,也無須風幹,面條比較濕潤,隻能存放一兩天,越新鮮吃越香。 煮竹升面的工序要求也高,煮面時火要猛,水要開,而且開得均勻。水質清,即煮即食,配備適量的自制優質豬油拌面,味道更香更濃。 近年來環保呼聲日高,手工時代的食品帶著懷舊的詩意的光環,重現江湖。廣州人是吃著彈牙的銀絲面長大的。銀絲面是堿水面,黃得透亮,吃的時候要蘸點浙醋,既為美味,也為中和面中的堿水。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是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該湯必須用慢火煲煮。 老火靚湯 中華老火靚湯,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美食靚湯,是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養生湯,更是輔助治療恢復身體的藥膳湯。她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 長年以來,煲湯就成瞭廣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內容,與廣州涼茶一道當仁不讓地成瞭廣州飲食文化的標志,而且廣州湯的種類會隨季節轉換而改變。在這炎熱的季節,每天繁忙工作之後,喝一碗清心下火的老火湯,個中味道,實在讓大傢愜意不已。 廣府人的老火湯種類繁多,可以用各種湯料和烹調方法,烹制出各種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湯來。湯料可以是肉、蛋、海鮮、蔬菜、幹果、糧食、藥材等;煲湯的方法可以是千奇百異,熬、滾、煲、燴、燉等;不同的湯由於不同的材料會有咸、甜、酸、辣等不同的味道。 常見的廣府湯有養肝、益氣、補血、滋陰的阿膠紅棗烏雞湯;健脾、和胃、益氣、祛濕的山藥茯苓乳鴿湯;潤肺、止咳、補中、益氣的玉竹百合鵪鶉湯;補腎、滋陰、益精、健骨的黃精枸杞牛尾湯。 老火靚湯有三大特點: 一、美食靚湯。老火湯是廣府女子一生的守候,傳統的廣府女人不愛出行,她們多守著一團火一鍋湯,心懷無限遐思、萬般溫情地煲湯,把自己所有依賴、希望和溫情都融到湯裡,如此心思煲出來的湯,已遠非普通一道菜的概念。 二、養生滋補。長期的生活體驗,令廣府人把湯看作最佳的營養品,按不同的季節、年齡、性別、體質、健康狀況或特殊的生理需求,選擇不同的湯,收到不同的效果。 三、輔助治療各種疾病。根據不同的疾病、疾病的程度,選取相適宜的藥材,肉類搭配,成特點鮮明的湯品,對疾病的好轉、身體的恢復起到很好的作用。綜合瞭廣府湯的美食、養生和輔助治療疾病三大特點,其最大的特點中醫講的“上工治未病”。所謂“上工”就是指古代最好的醫生、大夫等有高超工藝技術的人,“治未病”就是按照節候和人體狀況,要做哪種飲食調節,在沒生病之前,幫你治療。現在西醫都認同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比現代醫學的亞健康還要前進一步。 腸粉起源於廣州,它口感豐富, 是廣州人茶市必點之一。 腸粉 腸粉又叫佈拉蒸腸粉,是一種米制品,亦稱拉粉、卷粉、豬腸粉 ( 因腸粉形似豬腸) ,因為早市銷量大,多數店傢又供不應求,人們常常是排隊候吃,因此又被戲稱為“搶粉”。出品時以“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著稱。 在廣東,腸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價廉、美味,老少咸宜,婦孺皆知,從五星級的高級酒店到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幾乎都有供應。 歷史悠久的佈拉腸粉也有其獨特的制作工藝,主角就是一部佈拉腸粉機。首先將制作好的米漿,置於特制的多層蒸籠中或佈上逐張蒸成薄皮,然後分別鋪上其它配料(傳統上多為已經預先切碎的牛肉或豬肉、魚片、蝦仁、油條等),蒸熟後卷成長條,切斷上碟。 在香港廣東等地,多配以生抽或者辣醬加花生油。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區則多加添芝麻以及甜醬,這對於粵港的食客可能會有不習慣,但是卻有不錯的地方特色。 腸粉按照口味分類,可分為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 腸粉若按流派分類,可分為佈拉腸和抽屜式腸粉兩種,由於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導致做出的腸粉都不相同,佈拉腸粉是以品嘗餡料為主(腸粉漿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而抽屜式腸粉(腸粉漿是使用純米漿做成)主要品嘗腸粉粉質和醬汁調料。 幹炒牛河是廣東小吃的一種,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 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是廣東傢喻戶曉的小吃之一,是以豆芽、河粉、牛肉等炒至而成,它的主要材料河粉,又稱沙河粉,源自廣州沙河鎮。通常煮法是放湯或炒制。炒制則分為加入茨汁的濕炒,和不加茨汁的幹炒。 幹炒牛河的制法是先把嫩牛肉炒至半熟,註意一定要將牛肉攤開平鋪,煎好一面再翻過來煎另一面。然後下油,炒香芽菜及洋蔥炒到八成熟後,起鍋待用。下河粉快炒,並將調好的味汁攪勻淋在粉上,翻炒幾下最後放入牛肉炒勻。要註意的是,在炒牛河的時候放油一定要適量,不能放太多,否則河粉會炒得太膩。 幹炒牛河講究“鑊氣”,必須猛火快炒。要炒勻之餘,手勢不能太快,不然粉會碎掉。油的分量亦必須準確控制,不然會出油不好吃。因此幹炒牛河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測試,手藝好壞一試便知。 要炒一碟色香味俱全的幹炒牛河必須要有技巧: 1. 必須用大火快炒。在炒的時候,不能用鏟子翻炒,如果會顛鍋最好,不會的話,就用筷子輕輕地翻拌吧,一定要輕輕地,否則河粉很容易碎。 2. 炒河粉的油,要比平時炒菜多放一些,但不要太多。油少瞭,河粉會粘鍋,炒出來也不香。而如果油太多,吃起來又覺得油膩。 3. 最重要的一點,用幹河粉做的話,浸泡時間一定不能過長,如果河粉被浸泡的太軟,入鍋就會散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