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站:陳傢祠
走到正門前,陳傢祠的真正名稱寫在正門上方的紅色牌匾上,叫“陳氏書院”。這是一處很大的嶺南風格宗祠古建築,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88年),廳堂分為三進,一共由9個殿堂和6個院落組成,各殿堂之間有回廊相連,“聚賢堂”是整個建築群的中心,原本是陳氏族人聚會的地方,後來改成宗祠,兩邊的書房作為書院使用。由於本人偷懶成性,更多關於陳傢祠的介紹請GOOGLE或百度,此處省略300字。
(真的好想爬上屋頂去看清楚)。
如果不看屋頂,陳傢祠的整體色調是灰的,因為它的門窗、屏風和柱子都是黑色,雕花雖然精美繁復,但並不顯得奢華浮誇,加上灰色的磚墻,整體流露著一種樸實雅致的大傢風范,我在想,工匠們真是聰明,把色彩的運用放到瞭屋頂那些泥塑上,不然就真的會讓人看花眼的。
正傻乎乎地仰著頭看得津津有味,突然聽到一把女聲傳來這樣的話語:“大傢看這邊,這個屋頂上有一個動物,是什麼?”,“是蝙蝠”,女聲自問自答,然後接著說:“在蝙蝠的面前有兩個銅錢,意思是福在眼前……”
我扭頭一看,是一位身穿白衣的美女導遊正帶著一個旅遊團來參觀。太好瞭!原來屋頂上每一組泥塑都有寓意和故事。這樣就比光是看看更有意思瞭。於是我決定像別人蹭飯一樣蹭導遊,雖然旅遊團裡的團員一副“這個傢夥從哪裡冒出來的”的神情,但我完全把他們當成透明的空氣,就這樣賴著一直跟著聽瞭很久的導遊解說,後來一直沒有人揭發我,哈哈走運瞭!(友情提醒:其實走進陳傢祠正門的左手邊有電子導遊儀器,通過它可以詳盡地瞭解陳傢祠的建築特色,隻不過我懶,所以忽視瞭)。
闖進一場主日彌撒 第2站:石室聖心大教堂 交通:廣州地鐵2號線“海珠廣場”站,從B1出口出站 開放時間:每日8:00-17:30 門票:免費 註意事項:若教堂裡正在舉行彌撒,請不要拍照。 搭地2號線到“海珠廣場站”,從B1出口出站,走過斑馬線,就會看到“一德路”的路牌,沿著一德路一直走大概6到7分鐘左右,留意看右手邊,就會看到廣州天主教區的主教堂:聖心大教堂。教堂於1863年6月18日聖心瞻禮日正式舉行奠基典禮,故命名聖心大教堂。教堂全部墻壁、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成,因此也稱為“石室”,是雙尖塔的哥德式建築,由法國人設計,有遠東巴黎聖母院的美譽,是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堂,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之一。
進入圍欄後是一塊教堂前的小空地,遊客以及前來參加彌撒的教徒在門前遊走。一走到這裡,我馬上以為自己誤入瞭某個單反相機拍照大集會,除瞭手拿數碼卡片機的我,眼前所見幾乎都是手持單反相機的文藝小青年模樣的人,舉著笨重的相機對著教堂瞄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陣勢滿嚇人的。
從教堂正門向上仰望,更加覺得它的雄偉,正面中央是一個巨大精美的玫瑰花窗,而細心一點看,會發現教堂正面東西兩側的墻柱基上分別刻有“Jerusalem 1863”和“Roma 1863”的字樣,這是因為在教堂籌建時,當時的法國主教將分別從耶路撒冷及羅馬帶來的泥土各1000g放置於基石下,表達天主教創立於東方的耶路撒冷,是“根”,興盛於西方羅馬,因此分別刻下耶路撒冷及羅馬的英文字樣以示紀念。
耶路撒冷 1863: 羅馬 1863: 教堂正門上方掛著一幅關於“信德年”的橫幅,我對宗教瞭解不多,後來在教堂一側的宣傳欄上看到是因為教宗本篤十六世宣佈從2012年10月11到2013年11月24日為“信德年”,它是一項邀請,要人以更新的方式真正皈依主,梵蒂岡也由此頒佈瞭一項法令(由樞機主教依據耶穌給予使徒的特權簽註),教宗將給予全體信徒信德年的全大赦。我不太懂,大概意思就是隻要誠心懺悔和告解,就可以赦免你的罪。 瞭解瞭這一點之後我就明白今天為什麼人這麼多,因為我之前來過這個教堂,但從來沒遇到有這麼多人的場面。加上看來今天我是意外遇上瞭他們的英文主日彌撒。在教堂門口張望的時候,一位身穿白襯衣的黑人兄弟,大概是負責彌撒現場事務的,看到我在門口徘徊,做瞭個手勢示意我可以進去,於是我就稀裡糊塗地進去瞭,完全沒想到這個舉動會讓我接下來吃盡苦頭。 教堂裡亮著燈,陽光通過巨大的彩繪玻璃窗戶灑落在教堂內的石壁上,留下五彩斑斕的光影,美得讓人目瞪口呆。教堂內有很多電子產品比如電子監控攝像頭、電子顯示屏等,這讓我想起丹·佈朗小說裡關於宗教與科學的觀點,非常有趣。同時我發現教堂的單張上印著的彌撒時間表使用“星期×”而不是用“禮拜×”來表達日期,這也很有意思。
(教堂玻璃窗上的宗教繪畫,每一扇窗都畫著不同的聖經故事,陽光透過來的時候美呆瞭。)
(教堂內部,是等到彌撒結束後再溜回去拍的。)
教堂的花窗,陽光透過來的時候很美: 教堂內的流淚天使雕像:
我進入教堂的時候,彌撒其實已經開始,所有的位子幾乎坐滿瞭人,後排還臨時加瞭很多塑料凳子。教堂裡回蕩著一個誦經聲,因為離聖壇很遠,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相當神秘。我找瞭一個過道邊的位置坐下,裝作一本正經地開始聆聽。我試圖聽清楚那個聲音在說什麼,才發現那是一把帶著濃重黑人口音的英語,除瞭偶爾幾句我根本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心想這下慘瞭,但願他不會講個5小時。 好不容易那個神秘的黑人講完,這期間30分鐘我完全聽得糊裡糊塗,但奇怪的是盡管如此我卻莫名的覺得感動,被那儀式的美感動得都哭瞭。這時,突然大傢都站瞭起來,我以為就這樣結束瞭,連忙也跟著站瞭起來。可是不是,原來是開始唱聖歌,我根本不會唱,隻好假裝扭頭看一側電子顯示屏上顯示的歌詞(因為我旁邊的人是這樣做的,但其實我近視又沒戴眼鏡什麼也看不清)。聖歌唱完,這下該結束瞭吧?當然不是!接下來換瞭一個女聲帶領大傢唱另一支聖歌,同樣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但歌聲很美,教堂的回聲非常棒,我懷疑是天使在耳邊唱歌。 當然我還是隻有聽別人唱的份,那種氣氛可真的把我鎮住瞭。唱完後,大傢又坐下,念經文,然後在胸前畫十字。這真是一次奇妙的經驗,我身在其中,又不在其中,我明明在那裡,但明顯感覺到是被排除在外的。雖然也跟著他們在胸前畫十字,跟著念“阿門”,跟著起立,跟著坐下,耳邊是信徒們的祈禱聲,但我明白我不他們中的一分子,我隻是一個闖入者,經歷瞭一場不屬於我的主日彌撒。就像我明明身在這個世間,但我經常覺得我是被排除在外的。 就這樣,一個小時過去瞭,一個半小時過去瞭,快要兩個小時過去瞭,又換瞭一名神父,這位的英語比較容易聽懂,但彌撒好像永遠不會完的樣子,信徒們不斷的在胸前畫十字、不斷地起立,又不斷地坐下,不斷地念“阿門”,如此反復數次,這讓我想起《唐頓莊園》裡那位莊園主人老爺打趣天主教的儀式看起來像做體操。(友情提醒,教堂每張長椅前面下方都有一條擱板,請自重不要把腳踩在上面,那不是擱腳的,是用來跪著禱告的)。 鑒於教堂內的莊嚴氣氛,我挺直腰桿正襟危坐,不敢蹺二郎腿,不敢東張西望去欣賞教堂的美,對儀式的好奇心以及一種莫名其妙的“我倒要看看能撐到什麼時候”的負氣心態,讓我不敢半途退場,我就這樣被困在教堂裡瞭。更要命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我的尿意開始襲來!我的神啊,為什麼是這個時候?在如此莊嚴肅穆的氣氛,實在不應該想著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應該全身心地贊美主耶穌啊! 我又熬瞭半個小時左右,靈魂和身體承受著雙重的折磨,我的內心掙紮著,到底是先贊美主再上洗手間還是先上洗手間再回來贊美主?難道真的要在眾目睽睽之下中途退場嗎?主啊請赦免我的罪!我又快要哭瞭,不過這次是因為實在太想要去洗手間。怎麼辦?要尊重別人,這是我的原則,但這個時候我隻能讓原則去見鬼瞭,我的身體打敗瞭靈魂,趁著幾個遊客偷偷溜出場外的機會(一看就是像我一樣是個冒牌信徒),我也跟著他們躡手躡腳地溜瞭出來(友情提醒,若中途離開不能走教堂正門,要從正門旁的側邊門離開。)我把靈魂留在教堂內,身體飛快地投奔洗手間而去,終於解脫瞭,感謝主,阿門! 去完洗手間,我又感到身輕如燕,於是又繞著教堂看瞭一圈,再繞回到教堂正門,人實在太多,我懷疑全廣州的黑人都來瞭,教堂已經坐不下,很多信徒是站在教堂門口祈禱的,一些虔誠的黑人聖徒雙手手掌貼在教堂前刻著耶路撒冷英文字樣的基石上,低頭祈禱,仿佛其它的人都不存在,天地間隻剩下他與他的主耶穌在對話,看到這一幕,我又差點哭瞭(喂!也太愛哭瞭吧?) (參加主日彌撒的人實在太多,信徒們隻能站在教堂外面)。
重返塵世,這是教堂邊上的小巷裡的水果攤,有濃濃的生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