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肉 燉鵪鶉 中山五路美味掃描 中山五路周圍有4傢電影院,外加一個動漫星城,一向是年輕人的天下,連周邊食肆都是走年輕人路線,以“輕食”類和新派菜為主。不過最近中山五路連續有幾傢新食肆開張,雖然清一色潮流型格路線裝修,時下流行的珊瑚吊燈、圓形卡座一個不少,連杯盤碗碟都是簡約無菌風格。但是偏偏菜式走的卻是以經典傳統菜為核心的復刻路線,大玩對比概念,把很會吃的節目主持人阮星航也吸引瞭過來嘗新鮮。 型格名模的復古私竇 有嘴刁單身朋友一周兩次去一品湯臣吃飯,我們個個笑他,結果單身熟男說:那裡的老板娘好靚女的!嚇,這麼大個人還玩秀色可餐?熟男正色答:錯,是食色皆勝也。真有他說的這麼正? 原來這傢開在新大新對面三樓的一品湯臣是名模葛薇的私竇,裝修格調像club,加上葛薇隔三差五回來巡場,配上頗貓步feel的走法,真是很有行catwalk的感覺。但叫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麼一傢潮場,做的居然是最最傳統的舊式粵菜!還專門請來瞭先後轉戰鹿鳴、新光花園酒傢等傳統粵菜場、有十多年傳統粵菜經驗的樸師傅出山。那麼,這裡的懷舊菜傳統到什麼程度? 這裡第一主打的是老火燉湯。約有6到8款左右,乍看都是很大路的椰子燉雞、燉鵪鶉、燉瘦肉等品種,但居然要收16到18元/位。原來這裡的燉湯全部都用紫砂盅燉之餘,對選料方面還頗為講究。像看起來最最常見的椰子燉雞,人傢一般是用清水來燉,這裡就直接用椰青水+椰青肉來燉,燉足4小時,不會取巧直接加椰醬等香料進去瞭事。而且裡面除瞭椰青椰肉和雞塊外,還有熟黨參,之所以不用生黨參,是因為熟黨參是可以直接入藥增加香氣,無須像生黨參那樣得經過提煉。最適合那些經常熬夜的OT一族。 至於那些經常坐辦公室對著電腦的,就一定要飲坊間少見的復古燉湯,辛夷花燉鵪鶉。這味燉湯之所以少見,是因為辛夷花的分量要拿捏得很準,少瞭不出味多湯會苦,加上傳統方子辛夷花是配川芎和蒼耳子的,藥味頗濃像喝藥。所以這裡的辛夷花燉鵪鶉就減去瞭川芎和蒼耳子,把辛夷花分量由傳統的3粒增加到4到5粒,而且全部是飽滿如花蕾的靚貨。 燉湯出色,這裡的小炒也是傳統做法,選料精講新鮮求鑊氣。一品湯臣的咕嚕肉用的是新鮮五花肉,先用鹽醃半小時,洗凈後晾幹20分鐘,令其肉質爽身不出水更好黏粉,缺少瞭這關鍵步驟,炸出來的咕嚕肉就會軟軟的。而且這裡的咕嚕肉開幹濕粉用的是純蛋黃,皮脆之餘可以做得很薄。 必試古法菜 辛夷花燉鵪鶉(16元/位) 味道似加薑番薯糖水,甘潤而不苦,隱隱有辛辣之意。 椰子燉雞 椰子香味遠遠就能聞到,帶著淡淡黨參香,甘甜而不過分。 咕嚕肉(26元) 酸甜度恰恰好,能勾起人食欲。外層薄而脆,和內裡的爽口甘香恰成對比,而且不顯油膩。 生菜包 傳統香葉包雞 千島蝦仁 尖新族聚腳地的古法泰菜 中山五路的新張牛橋更能討年輕一族的歡心。雖然走的是潮流路線,不過這裡堅持做的依舊是古法泰國菜,借用老板娘的話來說:“如果要本地化,那都不叫泰國菜啦!”因此這裡的廚師是從舊店直接調過來的,配料和食材也像總店一樣盡量用回泰國貨,至少也得是香港出品的,不會因價就貨。像泰國傳統的青木瓜沙律、粉絲肉碎沙律等古法菜這裡一樣可以見到。 最明顯的莫過於這裡的香葉包雞,18元就有4件,全部用雞腿肉來做,雞骨取出,件件差不多有半個手掌大,比快餐店的雞塊還要抵食。售價劃算,但做法依舊按照泰國傳統做法,用香蘭葉磨碎混合泰國香料,與雞腿一同醃制。然後用上一整條香蘭葉像包糯米雞那樣松松裹著雞腿肉來炸。因為不像坊間那樣節省成本把一塊葉子破開兩段來包雞,所以這裡的葉子長度足夠,不必用牙簽收口,同時分量足夠可以令到香味滲透進雞腿肉中去,不似其他地方的香葉包雞隻有外形沒有香味。 必試泰式古法菜 傳統香葉包雞(18元4塊) 雞肉有明顯香葉味,多汁滑嫩,皮脆不膩口。 生菜包(23元) 把新鮮豬頭肉和檸檬葉、泰國辣椒等一起炒香,帶少許肉汁,散發淡淡薄荷香,包生菜葉吃頗清爽醒胃。 WIFI免費的實惠臺灣味 第一次去到大馬站商業廣場4樓的綠野奇緣時,它才新開一星期,做的是臺灣風味餐。上去一看,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座位闊落開揚,間隔夠寬,靠窗邊一排落地玻璃無敵的大卡座簡直是必爭之位。而且全場都可以免費上wifi,還有棋子和撲克牌玩,明顯是聚會的好地方。 之後點瞭一個鹵肉飯一個鹵水雞翅膀,要求把雞翅膀裡的鹵水蛋換成雞翅膀。當時侍應GG笑著說可以。幾分鐘後上來一看,咦,蛋怎麼還在?趕快叫部長過來,部長很客氣地道歉說,對不起,但這個是不能換的。本來很有點失望的,誰知道部長看我們表情失望,就幫我們換瞭,不過下不為例!嘩,真是好久沒有碰過這麼好態度的服務瞭。然後試瞭一下鹵肉飯,米飯香糯彈牙,鹵肉切得碎碎的,底味甘甘甜甜,帶點薑味然後是滿滿蔥香,顯然是下瞭臺灣鹵肉飯必不可少的油蔥酥(小幹紅蔥頭切成薄薄小圈用豬油半炸半炒至微黃色時撈起瀝幹油,晾涼後壓碎即成,提香用的)。果然有功架,不是一般的敷衍茶餐廳可比。兩個星期之後再上去踩點,服務和出品依舊保持,當下就決定聯系采訪瞭。 原來它是傢總部在香港的連鎖店,菜式價格比香港那邊要便宜20%左右,走的是低熱量健康路線,菜式品種不下百種,因為沒有怎麼分類,看得人眼花繚亂,但大致來說其實分為簡餐、鐵板、大碗飯、小鍋米線、小吃、飲品6大類,菜式風格是臺式混合瞭少許東南亞菜和西餐元素,其中還有專門針對減肥白領的20多款高纖美容菜,以及純正素菜。 其實這裡主打的是臺灣風味,師傅也是有功底的人,不過遺憾的是全部都埋沒在過百款菜式中去,完全不突出,反而令人有這是普通西餐廳的錯覺,頗為可惜。 必試臺式風味 千島蝦仁(36元) 一碟約半斤,千島醬加入辣椒和甜酸汁重新調,爽口開胃。 泰皇甜酸魚(38元) 外層薄脆,內裡魚肉有魚汁,不會咬開就散,酸甜度正好。 肥牛小鍋米線(38元) 湯底是用雞骨和豬骨熬的,米線尤其好,久泡不軟不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