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油鵝 主持 梁旭華 隨著奧運的越來越近,越來越多餐廳推出瞭奧運菜式,其誇張程度就好似人人都期望奧運可以拉高股市一樣,我知道的最匪夷所思的奧運菜是連一隻豉油鵝都叫奧運菜,問餐廳這個菜式和奧運有什麼關系?對方答:這個菜的名字叫我愛奧運!鵝諧音“我”……■都得? 其實綜觀今年的奧運菜,大多依然停留在玩字眼上(就是那些所謂的“奧運咪走雞”、“鵝愛奧運”之類),或者是玩形似的lowtech(低技術)階段——當然,那些象形菜式對於我們這些業餘選手是有難度的,但我相信絕對難不倒師傅——叫人感覺像是“掠水”(粵語,找借口狠狠賺錢之意)多過是真心慶祝奧運。尤其當你發覺這些所謂的奧運菜式裡面,重復率最高的一個菜是“水立方”的時候(我已經見過用佈甸、豆腐、蛋糕等材料做的水立方瞭),簡直叫人想仰天長嘯一聲:喂,你想賺我的錢也得給點誠意好不好?即使要當“水魚”,也是有自尊的! 不禁叫人想起某國際一線品牌對收購回來的二線白酒所做的包裝,它撇開之前看慣看熟的啥釀造秘術啥千年歷史然後再加個外國朋友蹺拇指路線不走,玩文化內涵+品位路線。先是在香港搞瞭場類似紅酒配美食的晚宴,現場古箏+專業舞蹈表演,然後場場推介會都像一場時尚簡報會,雖然細節處依然不夠精致,但就讓人覺得的確是花瞭心思去做的,在記憶深刻的同時,也就和其他走傳統路線的白酒區分開來。先不論日後此酒能否成大器,但起碼令人覺得它有內涵,而非“行貨”。 其實,奧運菜也可以借鑒這種經驗,不是說掏大錢作秀,而是不僅僅停留在模擬形態的階段,試試玩玩概念包裝,起碼這樣叫人傢掏起錢來都舒服些,而非改個名字就叫奧運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