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港辦理完私務已是九月中旬瞭, 期間接到舊同事傳來的消息, 昔日那個變態女上司被逼令離職瞭。 才不過半年, 居然比我估計的還要早得多, 真是天理循環,何必當初。
不過也要多謝她, 圓瞭我的流浪夢。
看看又時近十一國慶, 最怕人擠人, 大陸長假人群的乾坤大挪移, 想起都怕怕。
在深港補充瞭一些物資, 距國慶還有一段時間, 這樣呆等也不是辦法, 於是就近去瞭趟廣州。
穗港近在咫尺, 卻從沒好好一遊廣州, 想想,人們對周圍事物, 往往最容易忽略!
在穗四天, 景點隻逛過陳氏祠堂、南越王墓、沙面、黃花崗, 及正維修的西關大屋, 幸運的在中國高昂的門票下, 今次幾個景點卻沒花過一分一毫, 也是唯一的收獲吧。
到廣州後首先當然是去上下九步行街覓食, 上下九步行街滿是百貨公司及食肆, 但除商業元素及飲食文化外, 它還是一幅匯集瞭西關風情的美麗畫卷。 路兩旁的建築物充分表現嶺南風格, 廣東特有的騎樓在這裡得到充分地展現, 騎樓適合南方氣候特點, 既可防雨防曬, 又便於展示櫥窗招徠生意。
香港已絕跡的飛機欖居然在此出現。
廣州雖然已是大城市, 但巷子深處仍保存著不少古舊的房子, 像傾訴著昔日西關的豐 。
本來慕名到西關大屋陳列館參觀,惜正維修, 隻能隔門拍瞭張照瞭個心願。
西關是嶺南文化的縮影, 西關大屋又是西關建築文化的精髓。 西關是老廣州對市中心荔灣區內北起西村, 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 西至小北江這一帶的稱呼。 這一帶昔日是廣州最繁華的中心, 得時尚之先, 住的多是豪門富商。 與當時達官貴人聚居的東山一時瑜亮, 所以廣州民諺有雲:「東山少爺,西關小姐」, 象徵權力與財富的集中地。
西關古老大屋過去多是豪門富商的住宅, 代表著典型的嶺南建築文化, 今雖多巳殘破, 但仍可窺見當年的繁華。
趟櫳是適應嶺南炎熱多雨的氣候而特制的建築構件,一個活動的欄閘,用13或15條堅硬的圓木條構成,橫向開合,腳門和趟櫳有通風和保安的功能。西關大屋的大門多用紅木或樟木等高級木材制造,門鈕銅環,門腳藏石臼中,門後用橫閂扣門,以防盜賊。
陳傢祠建於光緒十二年(1894年), 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祠堂, 為本族各地讀書人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時提供住處。
身為陳氏後人, 自然不能不到來膜拜一下。 陳傢祠平日是要收費的, 也許是祖先眷顧我這個不肖子孫吧, 碰巧遇到每月一次的免費開放日, 又省回一筆。
其實心想, 我先輩有份出資興建的呀, 我還算半個主人呢, 有什麼理由向我收費。
陳傢祠由大小19座建築組成, 裝飾集中體現瞭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華, 巧妙地采用瞭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等工藝進行裝飾,技藝巧奪天工。
從大門口開始就讓人感到嶺南特色, 屋脊、門樓上的彩色雕塑, 廣羅古典故事題材,博采地方風物, 既有簡練粗放、亦有精雕細琢, 相互映托。 長廊、青雲巷四通八達, 穿插六院八廊。 園林點綴其中, 廳堂軒昂,庭院幽雅, 使書院在富麗堂皇中透出莊重淡雅。
聚賢堂原是陳姓族人舉行春秋祭祀和議事聚會的地方。
陶瓷精品
幾可亂真的絲繡
陳傢祠展示的宏大建築及藝術瑰寶, 令子孫我心生敬慕。
陳傢祠出來後, 搭上地鐵直奔南越王墓博物館, 呵呵~依然今天免門票。
南越王墓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王趙眜的陵墓, 趙眜是開國皇帝趙佗的孫子,號稱文帝。 墓於1983年6月在象崗山發現。 公元前214年秦在嶺南置桂林、南海、象郡。趙佗在南海郡所轄的龍川縣擔任縣令。秦末大亂,身患重病的南海尉任囂自知將不久人世,所以授權自己最器重的趙佗接任。 趙佗按照任囂的思路聚兵自守,秦亡後趙佗立即出兵,兼並桂林和象郡。 公元前203年自立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公元前196年,趙佗獲劉邦立為南越王。 南越國傳五代,至嬰齊而亡,共九十多年。
趙眜墓室埋藏在崗頂之下20米深, 用500多塊紅砂巖大石築成, 分前後兩部分,中設2道石門。 前部3室,後部4室。
墓室其實沒什麼好看的, 看似規模宏大, 但各墓室矮狹, 穿插其中, 往往要彎身而行, 還是去陳列樓參觀一下好瞭。
墓主趙 所穿的絲縷玉衣。
玉衣是漢代特有的喪葬殮服,玉衣是有等級規定的,有金縷、銀縷、銅縷玉衣,諸侯王多用金縷,也有用銀縷的。絲縷玉衣為首次發現,整件玉衣全長1.73米,共用玉片2291塊。用朱紅色絲帶粘貼, 色彩鮮艷奪目。 玉角杯為墓主自用的酒具,杯身作弧形優美流暢地回卷,尾端形似浪花飛揚,飾以陰刻、浮雕, 構思奇妙,制作精美,被譽為漢玉中的稀世之寶。
左夫人殘存骨殖 鐵劍與錯金銀銅間鐵矛
要在廣州看異國風情歐式建築, 首推曾為英租界的沙面。
沙面有150多座歐式風格建築, 樹木蔥蘢, 路燈、雕像、涼亭、花圃、和噴水池都是西式的, 路邊有許多傢咖啡館、餐店以及酒吧, 規模不大卻典雅工整, 維修得很漂亮。
漫步其中感受悠閑, 不時看到新人在拍婚照。 街的盡頭是白天鵝賓館, 這間廣州第一所五星級酒店, 八十年代首次經穗赴京時曾來過一次, 今番再訪似乎沒太大變化。
旁邊的珠江經整治後清澈瞭許多, 當然不能跟八十年代時相提並論瞭。 看到不少老人傢在運動及唱粵曲, 很有親切感, 誰叫我是半個八和子弟呢!
在廣州最後一天, 專程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瞻仰, 黃花崗歷史相信不必多說瞭, 現今陵園也是免費入場。
烈士墓構築在崗陵之上, 紀功坊峙立墓後。 墓道兩旁蒼松翠柏, 氣氛莊嚴肅穆。
墓坊有孫中山所書「浩氣長存」四個大字, 墓園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
佇看良久, 深為這群為理想拋頭臚灑熱血的烈士之氣節與勇氣感動, 墓前三鞠躬, 聊表景仰。
墓園旁邊還葬有其他為國捐軀的志士, 細看有不少是無名英雄, 能在此占一席地, 總算死而無憾。
園內遊人稀疏, 一個工作人員看到我略感驚訝, 走過來搭訕。
唉!在這和平已久的年代, 還有多少人會記起這些熱血男兒, 當然, 我還是祈望天下太平, 不須再以鮮血與生命的沉重代價, 來換取人人安居樂業和平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