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微博說人的一生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瞅著自己十一的三天長假,決定抓住黃金周的尾巴,前往廣州,說走就走。 沒有旅行的計劃,沒有前行的目標 有的隻是一顆對未知的旅程滿懷期待的心 有的隻是對自己的一次放縱 一次完全隨心所欲的旅行放縱 一個人 一個背包 一部單反 踏上前行的列車
day1: 中午到瞭廣州 找到瞭這傢 百吃不厭的 銀記腸粉店
拖著懶散的腳步,來到瞭位於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的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它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該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由於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 看著介紹,圍著教堂走瞭一圈,看著兩塊Jenuslem1863”和“Roma1863”拉丁文的巖石,想象一百多年前,虔誠的教徒專門從羅馬和耶路撒冷運來泥土一公斤的場景,表達天主教創立於東方之耶路撒冷,興起於西方之羅馬。
遇到教堂在宣講,靜靜的坐在椅子上聽,也靜靜的觀察者前排的聽眾虔誠的表情 柔和的燈光 虔誠的背景 我想這是副很美的畫面
信仰 博愛 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 你給它微笑 它會給你燦爛的生活
吃完晚飯後 漫步在珠江岸邊 不知不覺走到瞭天字碼頭 登上夜遊珠江的船
day2: 沿著地鐵五號線 ,坐到員村地鐵站 來到有廣州 798之稱的 紅磚廠 看著破舊的機器 廢棄的煙囪 想象著曾經機器轟鳴 熱鬧喧囂的場景
如今的這裡 不再喧囂 一切都顯得那麼安靜
沿著五號線 到瞭魚珠站 坐著輪渡
下一站 新洲島 佇立下孫中山紀念碑前 凝望著 總理訓詞 "三民主義...矢志矢勇,必信必忠..." 多少仁人志士為此而奮鬥終身 凝視著黃埔軍校教職員和學院名錄 在想 是他們造就瞭時勢 還是時勢成就瞭他們? 不管怎樣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 他們書寫下瞭厚重的一筆
day3: 沙面(shameen)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西南。 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鴉片戰爭後,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現為廣州重要商埠。沙面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占地面積330畝。沙面可能是中國最富有歐陸風情的地方,位於荔灣區珠江白鵝潭北岸.....
光孝寺 廣州民諺說:“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廣州光[1]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規模最大的佛教名剎。 該寺最初是南越王趙佗(220一265)之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都尉虞翻因忠諫吳王被貶廣州,住在此地,並在此擴建住宅講學,虞翻死後,傢人把住宅改為廟宇,命名“制止寺”。東晉時期,西域名僧曇摩耶舍來廣州弘法時,在此建瞭大雄寶殿。唐宋時期,該寺改為“報恩廣教寺”。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改名光孝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對於吉祥殿的那副聯 似睡非睡色是空空是色 真醒假醒天連水水連天
想瞭很久 難道是在說 人難得糊塗 亦或是 強調 活在當下 不解
最後一站 陳傢祠,這裡的交通很方便,就在陳傢祠地鐵站出口旁邊 陳傢祠堂坐落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傢祠堂又稱“陳氏書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廣東省七十二縣的陳姓聯合建造的,是廣東省著名的宗祠建築。陳傢祠堂的建築結構可分為三軸、三進,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進之間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廡巧妙地聯接起來,共有九座廳堂和六個院落,祠堂的整體佈局上下對稱,殿堂樓閣,虛實相間,氣勢雄偉。“聚賢堂”是陳傢祠堂中軸線的主殿堂,也是陳傢祠整個建築組合的中心,堂的正面是一座寬闊的石露臺,周圍用嵌有鐵花的石欄板環繞。祠堂建成之初時的聚賢堂是供族人集會之用,後來改作宗祠,兩邊的側房供書院使用。
第一次一個人背著包 去旅行 過程是難忘的 經歷是值得回味的 一個人靜靜的 去停留在一個不算是熟悉的城市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需要猶豫 不需要思考 說走就走 心和身體 總有一個 需要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