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五仙觀位於越秀區的惠福西路,門前就是公交車站,交通方便。 據史書記載,這個五仙觀是1337年重建(明洪武七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廟。
傳說中的五位仙人 明清時期,五仙觀規模相當宏大壯麗,殿堂多達十數處。原有照壁、牌坊、山門、中殿、後殿,兩側還有東西齋、三元殿、廊廡等。 文 革 中政府把五仙觀址用作惠福西小學的課室和街道工廠的廠址,部分明代建築得以保留下來。 五仙觀的儀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綠琉璃瓦歇山頂,青磚石腳。石門額上“五仙古觀”大字是清同治十年 (1871年)兩廣總督瑞麟手書。 儀門前面還有一對用漱珠崗火山巖刻制的石麒麟。盡管兩石雕破損,但這在國內是十分罕見的珍貴文物。
儀門東邊園庭裡有一個環砌跨欄大水池,內有一塊長寬約4米的天然紅砂巖石,這是一塊罕見的原生石,即舊羊城八景“穗石洞天”中的“穗石”。近前仔細觀看,“仙人拇跡”在石面凹處,形似大足印。 儀門後面是紅墻綠瓦的嶺南第一樓。此樓建成四年後,一口大鐘懸掛在二樓上。大鐘高3米多,口徑2米多,厚3寸,重5噸,是廣東最大的鐵鐘。這口大鐘撞擊起來,聲音很響,“扣之聲聞十裡”。這大鐘是作為遇火警等非常事故時召人救火用的,無事禁止撞擊;所以又稱禁鐘。 當年大鐘用一根葛藤吊在樓頂,後來一傳教士起賊心,偷走瞭葛藤。故禁鐘現在隻是用鐵碼在屋梁上。 據說文 革 初,此鐘被政府埋在跨欄大水池裡保存瞭30多年,最近才挖出來重現天日。 清代先人把五仙的石像立在嶺南第一樓的後庭。 據說這些石像也是在池裡埋瞭幾十年,最近才重見天日的。仔細觀摩,這幾個石像倒是各有情趣。 五仙觀裡的碑文不少,值得細細一看。 其他新建的樓房庭園雕刻同樣精致,精彩,但就不再一一細述,請自己去觀摩好瞭。 參觀完五仙觀,想必肚子也餓瞭。出門往西邊的小巷,有一傢湛江雞飯店,上二樓小坐,點上白切雞和鄉下菜,再來一個雞雜湯,這一頓飯也不過幾十元,二三個人吃得也必是心滿意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