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的時間異常凝滯,這幾年周末閑得慌會跑跑廣州會同學。 現在貌似都不大願意動瞭…… 懷念廣州的茶餐廳……還有特色軟飲…… 來到廣州,你可以早晨搭乘地鐵(公元前)去北京路附近的六榕寺,那個鬧中取靜的地方,沐熏梵香,曬曬太陽,發下呆,寺外的齋食非常適合當早餐。然後搭乘地鐵(黃沙站)去沙面,隨意找傢館子,吃個午飯,嘆個下午茶,然後走走逛逛。大約傍晚4點還是地鐵(海珠廣場站)過去一德路尋找聖心大教堂,應該聖詩班還在贊美神恩,感受石室的低調大氣。然後步行至起義路吃晚餐,力推亨少茶餐廳,我的最愛。吃完再穿過海珠廣場到沿江路散步,看珠江夜景。如果看完還是精力充沛的話,可搭乘地鐵到東山口,找傢咖啡館,這裡力推表現(express)和意品(bucatini)。表現的雞尾酒好喝,意品的葡萄酒好喝。 就這樣,暴走卻又舒適,文化更兼美食…… 沙面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西南。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 鴉片戰爭後,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現為廣州重要商埠,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占地面積330畝。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的公共設施已基本完備,建築主要有領事館、教堂、銀行、郵局、電報局、商行、醫院、酒店和住宅,另外還有俱樂部、酒吧、網球場和遊泳場等,其住戶多是各國領事館、銀行、洋行的人員以及外籍的稅務官和傳教士。 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 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築,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築,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築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墻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的亭子;沙面大街4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築,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墻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規模雖小,結構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 執子之手 天倫之樂 街拍聖地 ……也是婚紗照聖地 連買雜貨的都那麼有沉淀 是怎麼樣的過去呢? 裡面的故事應該很多 一傢咖啡廳的外圍 每個女孩的夢想 隨處可見的建築風格 裡面的工作人員都穿燕尾服哦~ 隨意找瞭個路人,居然是攝影師,於是各種pose走起~ 我想到瞭80還能有足夠的好奇心去探求一切未知~ see ya shameen ~
聖心大教堂坐落於廣州市區中心的一德路,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該教堂建於1863年,落成於1888年,歷時25年始建成,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由於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所以又稱之為"石室"或"石室耶穌聖心堂"、"石室天主教堂"。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室聖心大教堂(Shishi Sacred Heart Cathedral)是由法國設計師設計,中國工匠建造而成,有著“遠東巴黎聖母院”之譽 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築之一,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築之一,當時耗資40萬法郎,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相媲美。 教堂幾乎具有哥特式教堂的所有構圖元素,既有早期建築風格的彩色玫瑰窗、透視門等,又具中、晚期建築風格的雙鐘樓尖塔等。另外,尖頂拱券、飛扶壁、石束柱等構件運用得得心應手,構圖的完美,比例的準確,使其成為屹立於東方的一個非常純正的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堂。 其遭歷磨難的沉痛,在此,我就不講瞭,有點傷。看圖……由於時間限制,無法久留,加之技術有限,各位看官包涵。
白天 夜晚(站在門外拍的)
這些拿破侖時期的彩色玻璃,在WG時期,全部被砸毀…… 這是有緣人LILI(香港),廣州讀大學。 亨少茶餐廳(起義路12號)是我一來再來的店瞭,下面的菜可不是一次性點的,但全部都好好吃哦!特色招牌奶茶也很贊!
這個蛋包飯我號愛啊
這個辣味三拼也超愛
艇仔粥來廣州不可少啊!
我在傢每次點這道,都得2個球!! 珠江夜景應該被拍到爛瞭吧……這裡發一張特別差的~哈哈~~ 表現咖啡(中山三路3號廣州畫院美術城5樓509室),美院的學生設計。有室內和室外。還有賣一些特別是衣物和書籍。
我愛上這杯藍色螢火蟲!
意品咖啡(署前路1號),其實跟表現距離走起來不是很遠。一整棟樓,樓梯非常有特色,都是主人傢的招牌,佈置簡樸裡流露著品位。一樣有室內和室外。 我們開瞭一隻白葡萄酒……我留下瞭這個酒塞封口,希望丘比特能一直跟著我……不要放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