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留在廣州這個城市,不僅市區內有很深厚的歷史底蘊的古跡名築,很難相信就連周邊地區也都是郊遊的好去處。隨著番禺,南沙等逐漸歸入廣州管轄,廣州變得更加吸引人。這一篇我將介紹我利用幾年待在廣州的時間,紀錄的南沙幾個旅遊景點。看完後你會覺得,這樣的景像,居然會是這樣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 南沙處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幾何中心,位於珠江出海口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東與東莞虎門隔海相望,西連中山市,以南沙為中心,周圍60公裡半徑內有14個大中城市。南沙地區水網密佈,湖塘眾多,自然環境優美,北部大多為農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區大多為圍墾填地,自然生態保持完好。南沙地區依山環水的自然景觀和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也使南沙成為瞭一個旅遊勝地 .
十九湧
位於廣州的最南端,素有 廣州“南極”之稱。位於南沙區萬頃沙鎮新墾社區南面。十九湧一出海就是伶仃洋,海邊沒有海灘,隻有石堤壩,一湧到十九湧是以前知青年代填海築堤岸建成,現屬於廣州南沙開發區的南沙港區,是廣州的候鳥自然保護區、果菜生產基地及海鮮批發市場,盛產木瓜、楊桃、香蕉、甘蔗、蓮藕等。 滔滔珠江奔騰千裡,至南部出海處聚沙成灘,孕育瞭萬頃沙洲。勤勞的沙田人在這裡耕沙築堤,拋石砌圍,經歷百年風雨,變滄海為桑田,讓灘塗變綠洲。為便於灌溉、取水及交通,在圍與圍之間留下一條條湧道,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北至南,向著海洋築至南沙之端,遂成十九湧,被譽為廣州的“南極”。
沙灣古鎮
沙灣鎮毗鄰番禺中心城區,總體實力在番禺區位居前列,沙灣始建於南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嶺南文化古鎮,先後獲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蘭花名鎮、全國文明鎮、國傢衛生鎮等榮譽稱號 。在8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沙灣形成並保留瞭以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為主體的嶺南文化,是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廣府文化的傑出代表,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築和商業遺址、民居遺址保存完好,廣東音樂、飄色、龍獅、蘭花、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長盛不衰。
留耕堂,為番禺沙灣大族何姓的宗祠。是廣東民間鄉村祠堂建築設計的典型代表,
南沙天後宮 緊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後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後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後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後聖像高達14.5 米,屹立在天後宮廣場正中。整座天後宮四周綠樹婆娑,殿中香煙裊裊,置身其間令人頓生超凡脫俗的感覺
餘蔭山房
又名餘蔭園,馀蔭山房,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東南角北大街,距廣州17千米。餘蔭山房為清代舉人鄔彬的私傢花園,始建於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一說為同治六年),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園占地面積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瓏、佈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 餘蔭山房與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佛山的梁園一道,合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而且餘蔭山房是四大名園中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典園林,是典型的嶺南園林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