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珠江新城是中央金融商務區,也是文化藝術區,包括廣州圖書館新館、廣東省博物館新館 、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廣州歌劇院、小蠻腰電視塔、海心沙旅遊公園等,典型的國際都市形象。在這群造型雄偉現代的建築中,唯獨廣東博物館遠看像一座老舊的廠房,近看也不是很講究,進去瞭才知道原來煞費苦心。 廣東博物館建築設計采用瞭香港人設計的方案“珍寶容器”。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載巨型鋼桁架懸吊結構體系,中間沒有柱,展區、休閑區、服務區全都寬闊敞亮,尤其展區空間設計適合陳列展示。內部裝飾新穎別致,網絡應用和音視頻智能系統讓博物館充滿現代氣息。 廣東博物館陳列展覽主要是廣東歷史文化、藝術、自然三塊。今天得見《廣東歷史文化陳列》、《自然資源展覽》、《館藏歷代陶瓷展覽》、《館藏端硯精品展覽》、《潮州木雕藝術展覽藝術篇》還有個臨時展覽《根雕藝術》。還有收費賺錢的臨展《那不勒斯的黃金時代繪畫展》。 說起廣東的歷史文化其實是廣東博物館的短板,清以前廣東是南蠻之地,雖然自秦代設郡縣,直到明清之際才出現嶺南文化。所以廣東博物館展覽廣東歷史文化不如說是民俗文化。因為這個博物館清以前的文物特少,而且故事不多。秦漢以後,中原漢族與嶺南土著長期融合逐漸形成瞭廣府、客傢與潮汕三大民系。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三大民系的長期各自保持其生活習俗、文化意識和性格特征。但彼此長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溝通,民系之間社會經濟、精神文化發展極不平衡,古代歷史文物少。要說廣東歷史,主要是近代和當代史,從抗英銷煙開始,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先驅、國共合作、民族工商業都可圈可點,改革開放更立潮頭,你也不能說這些不是歷史。 廣東的文化,要陳列展覽主要是嶺南文化。現在廣東人概括嶺南文化特征為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與時俱進,缺少中原文化的保守傳承中庸禮仁。嶺南文化的哲學代表是江門學派。明末粵儒陳獻章主張學貴知疑、獨立思考,提倡較為自由開放的學風,逐漸形成一個有自己特點的學派。最顯著的特點是遠儒。嶺南人遠離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現為創新性和保守性的混合體,就像開平碉樓。也難為瞭廣博的工作人員,沒文物,隻好盡量編排,廣東的館藏歷代陶瓷,潮州木雕,館藏端硯,甚至根雕都專題陳列,講歷史靠的是油畫,雕塑,靠民俗以及一些海外交往什麼的近代文物。 廣東博物館自然資源展是個重要組成部分,大概針對中小學生。地質地貌,礦產資源館,中草藥,陸生野生動物,海洋動物,珠寶寶石,還有少許古生物標本。這部分展覽圖表、文字說明、光電講解、陳列編排與實物標本緊密結合,知識性特強。比如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劃分,有域、界、綱、目、科、屬、種。生物分別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植物界以及動物界。從最上層的“界”開始到“種”,愈往下層則被歸屬的生物之間特征愈相近,參觀瞭這個展覽就有大致印象。 作為省級博物館,廣東受自身地域人文歷史深度限制,與內地省份的博物館如山西河北陜西甘肅河南山東相比很淺薄,館藏主要是清代以降文物,鎮館重器是一件1974年出土於廣東信宜的西周青銅器,還秘藏不展,還有景德鎮元青花,南宋趙孟頫\行書《陋室銘》,明代的白釉羅漢像,其他都是近代的瞭,有些明清銘文端硯算是館藏優勢項目。 廣東是端硯的故鄉。古代文房四寶為端硯、湖筆、徽墨、宣紙。端硯產於廣東肇慶,是“四大名硯”(端硯、歙硯、紅絲硯、澄泥硯)之首。古時有武劍文硯的說法,有些文人甚至嗜硯若癖,惟硯是求。特別是講究銘文硯,在硯臺上鐫詩題銘,詠物言志,言辭精練,簡潔清雋,體現出文人的審美情趣、境界追求和藝術造詣。端硯展覽讓人瞭解有關硯臺的知識,磚硯、陶硯、瓷硯、銅硯、漆砂硯,什麼硯的源流、發展歷史、工藝流程、雕刻技法、硯形硯式、裝飾題材等等,說頭太多瞭,像京戲那樣講究。現在人不用文房四寶瞭,端硯隻能收藏研究而不具實用性,若不是嗜硯若癖就不能理解端硯深含,因此端硯真的成為文物瞭,該放在博物館裡瞭。 廣東博物館建築現代化,管理卻因少數廣東人的粗陋而顯得粗放。館內上好的地板,讓穿高跟鞋的女士走來走去,不僅噪音煩人還把地板踏成麻點,一些參觀者高聲叫喊胡說八道,管理人員不去制止疏導更與博物館氛圍不相稱。廣東博物館與意大利卡波迪蒙蒂博物館合辦瞭一個那不勒斯的黃金時代繪畫展,收費30元,不讓拍照,票一經售出概不退票。 本來17世紀文藝復興後意大利巴洛克時代,那不勒斯是全歐藝術傢的聚集地,群星璀璨,流派紛呈,那個時代的偉大繪畫成就和藝術風貌是極具欣賞和學習價值的,但廣東博物館卻給搞成瞭商業展,以銅綠為底色,可以說是廣東博物館的一個粗俗敗筆。東北話:掉價兒。像暴富的農民辦博物館,錢多內涵少。 總的看,參觀沿黃河省份博物館要用兩三天時間,而廣東博物館就不用瞭。隻值得花去多半天的時間學習和參觀,就像館外中央金融商務區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環境一樣,體驗一把,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