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正月剛過,旅遊業承載力成為蛇年首月的熱門話題。問題源於新春黃金周遊客創新高,卻令小城人滿為患:過關逼爆幾近癱瘓、中區到處人山人海、食肆大排人 龍等,遊客受苦,居民也感生活空間受壓。門庭若市,本應可喜,若客滿成患,則可憂,但比起門堪羅雀,部分人不認為“客滿應接不暇”是危機,一時痲痺,沒有 及時處理,最終可能出現殺雞取卵的惡果。
《澳門日報》發表文章說,澳門旅遊業確現危情,官民熱議,不少針對“自由行”:優化“自由行”、剎住“自由行”,又或中間落墨,不擴不停“自由 行”。問題在澳門接待力不繼,就是“自由行”的問題嗎?看看“自由行”的歷史,二○○三年春夏之交,澳門受非典型肺炎衝擊,經濟低迷,百業萎靡,失業人 衆,內地決定在國慶節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澳“自由行”,以提振港澳地區經濟。近十年過去,“自由行”已涵蓋內地廿二省四十九個城市逾二億五千萬人口。“自由 行”政策實施迅速推動澳門經濟發展,不單擺脫低迷,更與同期開放的博彩業一同成長,締造出連年雙位數增長的經濟奇蹟,讓世界重新認識澳門、羨慕澳門。 “自由行”貫穿澳門近十年高速發展時期,在不同時段曾是澳門經濟的救命草、大補劑、渦輪增壓引擎。至今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澳門,每年遊客達二千八 百萬人次,數字令世人驚羨,當中內地遊客佔了大部分,可說內地“自由行”促成了澳門的繁榮與進步,是國家眷顧澳門的傾斜政策。任何事物發展至一個程度,就 必須調整,處理好浮現的缺點,但這不是“自由行”政策的錯。再退一步,澳門作為自由港和國際旅遊城市,可以拒絕訪客嗎? 又有一種論調是提升遊客質素,又或開拓社區遊,將旅客輻射其他區域,擴容接待力。論調沒有錯,只是主次倒置。同一道理,澳門不可能拒絕訪客,更 不可能為高低端客人畫紅線;你揀人、人揀你,吸引高端遊客要增強自身旅遊軟硬件,但現在看到的是過關設施不敷應用;公交本地居民也滿足不了,何況是遊客! 套用一些到過澳門的內地遊客所言,感受不到中西文化交融的氣氛,外面只是亂,食飯難、搭車難,服務員臉色更難看,最後還是到賭場解決一日三餐。至於推動社 區遊,如同遊巴黎,叫你多往郊區,不去艾菲爾鐵塔,現實嗎?“自由行”政策唯一可詬病的是放出大量客流,環境安逸,導致部分業者不思進取,甚至有人枉法自 肥,食物、服務不怎麼樣也不愁客人;客人易得,一些的士揀客、坑客,將旅業拖入深淵。 優化“自由行”、拓展高檔旅遊,是澳門旅遊業的發展方向。但社會大衆宜醒醒,現時澳門旅遊業出現的承載力等種種問題,說到底不是別人的問題,而是澳門自己的問題,先檢視和提升自身設施、配套、服務和監管水平,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