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病了?香港連續發生兩宗兒子涉嫌殺親案,令人心寒。當中兩名疑兇均被指是“宅男”——無業、啃老、沉迷打機者。誠然,宅男與罪案不應劃上等號,但宅男問題趨嚴重,並已成為社會危機,各地政府都急謀對策。
近日兩宗弒親案哄動全港,一名29歲無業男子涉嫌殺害父母並碎屍,上周五與友人一同被捕,公眾譁然,翌日再有一宗父母被兒子殺害案件,元朗八鄉一名18歲失學失業青年,涉嫌與友人合謀持刀襲擊父母,父死母重傷。一連兩宗倫常慘案,令人詫異,究竟社會出了甚麼問題? 無獨有偶,兩宗案內涉嫌殺人的兒子都沒有就業、經濟上依賴父母,並且沉迷於電腦遊戲,社交能力欠佳,被傳媒形容為“宅男”。可以想像,宅男形象會更負面。將宅男標籤為危險人物或潛在犯罪者並非理性做法,但無可否認,宅男在各地都已成為令人關注的社會問題。 沉迷上網 不工作不出門 宅男源於日本“御宅族”一詞,原指一批對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特別有研究的愛好者,但80年代,一名典型御宅族男子宮崎勤,殺害多名女童,毀屍 滅迹,轟動全國,令御宅族背負沉重污名,甚至出現等同殺人者的偏激言論。御宅族一詞後來傳到台灣及香港,演變為“宅男”、“宅女”,泛指社交能力有問題、 足不出戶、沉迷網絡的年輕男女,又或被稱為“隱蔽青年”。 在經濟發達國家,宅男或宅女愈來愈多,在日本,不工作、不上學,不和家人以外的人交流的宅男宅女,多達70萬人;在英國,若指不讀書、不工作、 不進修的尼特族(NEET),在16至24歲青年當中,每6個便有1個。叫人擔心的是,他們不少已到成家立室年紀,但仍然依靠父母過活,且沒有找工作的動 力。 他們無法適應社會、退縮在家,自我形象低落,與家人的關係亦會造成壓力,而除了心理及親子關係問題,日後他們再無法依靠父母後,則會成為社會負擔。日本自從發生“御宅族”殺人事件後,有專家已提出要關注這危機。 日本政府近年主動出擊向宅男宅女提供援助,06年起在各地設“地區青年支援站”,主動到輟學學生的家庭探訪、向父母進行宣傳等,首先聚集這批青 年,讓他們互相結識後加強他們與社會重新接觸,如做義工、參與足球運動等,又設麵包坊、農場及咖啡坊等工作體驗場所,重新培養他們對工作有興趣。協助這班 男宅女走出家門,要不少工夫! 政府助就業 父母勿溺愛 為了遏止年輕人閒置在家,英政府今年亦投放1.26億英鎊,若有機構舉辦計劃助尼特族返回職場或在學並持續半年,便可按人頭領取2,200英鎊資助。 另一有趣的做法是,南韓近年更大力打擊年輕人沉迷網絡風氣,冀減少沉迷打機的宅男宅女,例如16歲或以下的青少年,凌晨12點過後不得出入網吧,更提出每玩網絡遊戲達到2小時,會自動斷綫10分鐘後才能再連綫。 香港究竟有多少宅男宅女?現時未有正式統計,不過,經濟學家雷鼎鳴年初曾撰文,對香港宅男問題表示擔心,他指的宅男,是處於青壯年、但沒有找工 作者。他指出,據2011年數據,25至39歲男性人口中,有3.52萬人無參與勞動市場,亦無意工作,不但對社會是個損失,且年紀愈大,就業前景更不樂 觀。日後不單是家庭負擔,更會成為社會負擔。 香港的宅男現象,並非今時今日才浮現的問題,社會一般想法,未必覺得一群愛打機及窩在家的孩子有甚麼問題,但汲收外國如日本的經驗,宅男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已反映社會病了。 導致宅男宅女的原因眾多,要引導他們走出陰霾也並非一時三刻可解決。 政府固然不應掉以輕心,但家長也應反思在孩子成長中擔當的角色,愛護與過分溺愛是有所分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