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 約於1700年代,居住在中國深圳觀瀾的陳孟德夫婦遷居至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然後由鹽田遷移至該地設田曬鹽為生,因而被移為“鹽田仔”,當時全村約有500人,全盛時期有1200多人居住。 1841年,教宗額我略十六世委派傳教士到香港傳教,部分傳教士在鹽田仔傳教,因而成為天主教在香港的主要發源地之一。1866年,陳氏家族有30人領受聖洗加入天主教外,並捐出土地予天主教以作興建小教堂及學校,同時也以聖若瑟作為鹽田梓的主保聖人;鹽田梓全島居民於1875年全部領受聖洗,因而有“教友村”稱號。鹽田梓聖若瑟堂於1890年興建及其落成除了取代小教堂外,也成為鹽田梓的地標。 1990年代,鹽田梓最後一戶遷離;鹽田梓被荒廢近10年後的2004年開始有人複修鹽田梓及聖若瑟堂,兩年後,更有曾居於鹽田梓的村民重返鹽田梓居住;現時,大多鹽田梓的村民已全部搬出鹽田梓,遷居外國或香港市區謀生;但居於歐洲、美洲等地的原村民均因同共先祖及信仰而借聖若瑟勞工主保瞻禮而聚首鹽田梓。 2010年5月16日,原籍鹽田梓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和香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把有關鹽田梓曆史和傳教史的書籍、有關“文化遺產保護優良獎”參展作品、天主教教區手冊等資料放進聖福若瑟像及聖母像下的時間囊內,以慶祝聖若瑟堂建堂120周年。 2013年3月17日,荒廢百多年的鹽田梓村鹽田正式進行複修工程,預計於同年九月完成,完工後預計可以接待約三百名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