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速鐵路簡稱臺灣高鐵或高鐵,臺灣高鐵是全臺灣唯一的高速鐵路系統,對臺灣的交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臺灣高鐵全線橫貫臺灣人口最為密集的西部走廊,鐵路全長345公里實際營運里程為339公里。臺灣高鐵于2007年1月正式通車,已逐漸成為臺灣西部地區非常重要的長途運輸工具之一,臺灣高鐵平均日載客量現已達到12萬人。目前每日南北向有123至146班次,平均日載客量目前已經達到12萬人,周末與連續假期更有每天15、16萬人的水平。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臺灣高速鐵路是臺灣第一個采取由民間興建、營運,並於特許營運期滿後,移轉給政府的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的公共工程,建設成本約4,600億新臺幣(約145億美元)。興建與營運的工作皆由臺灣高鐵公司負責,特許期限自1998年起算,為期35年,事業發展用地為50年,期限過後將以有償或無償的方式交還中央政府經營,交通部則需於2030年,將接續營運之機構通知臺灣高鐵公司。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管理高鐵事務的政府機關為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也是早期進行初步規劃的機構,目前則負責高鐵的興建、營運監督及高鐵站區聯外捷運系統的興建計劃工作。
臺灣興建高速鐵路的提議始於1980年代,主要是為了解決日益增加的城際運輸需求而提出,1990年經行政院核定“臺灣南北高速鐵路建設計劃”,臺灣高速鐵路的籌建進入執行階段。當時規劃於六年內完成,但是由於經費來源及采用的系統規格等前置作業的時間過長,使得興建工程遲至1999年才正式啟動,而辦理方式也由原本的政府逐年編列預算改為民間投資參與。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1999年動工後,原本預定於2005年10月31日完工通車,但由於機電、號誌工程與試車進度大幅落後,通車時程因此延後一年。2006年10月時又因獨立驗證報告未能及時完成而再次延後,直到交通部於12月24日核準其通車。2007年1月5日通車並進行試營運,2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營運區間為板橋站—左營站;臺北站—板橋站路段因工程延誤,於2007年3月2日才正式納入營運區間。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2010年8月,臺灣高速鐵路累積載客量突破1億人次。2012年12月17日,載客量正式突破2億人次。2013年元旦旅運21萬2千余人次,亦創高鐵營運以來單日新高。至2012年止,載客量約為二億零一百五十八萬人次。
臺灣高速鐵路采用日本新幹線系統作為總體基礎(新幹線系統首次向海外輸出,也因此其工程事業體註冊為“臺灣新幹線”,並成為部分民眾對該鐵路的昵稱),不過在部份細部設計以及號誌、機電系統方面則酌采歐洲規格。軌道方面比照一般高速鐵路新線標準,全線皆以1,435毫米的標準軌布設,與原有縱貫臺灣南北的臺灣鐵路管理局路線之1,067毫米軌距不同;全線皆為交流25KV電氣化路線,路線的最小曲線半徑為6,250米,最大坡度為35/1000,隧道斷面面積為90平方米。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信號系統方面,采用相容於單線雙向運行的數位化自動行車控制系統(ATC),行車管理中心則設置於桃園站旁運務管理中心地上建築內。使用的列車是由川崎重工、日本車輛、日立制作所生產的臺灣高鐵700T型,為JR西日本設計的新幹線700系列車改良而成;列車的最高營運速度設定為每小時300公裏,臺北至高雄南北交通的行車時間,由臺鐵自強號列車最快班次的3小時59分,大幅縮短為1小時36分。
臺灣高速鐵路介紹--臺灣高鐵
票務系統方面,一般旅客於高鐵車站或旅行社通路購買到的車票采用紙質磁票,超商取票則直接於超商內打印二維條碼票證,使用智慧型手機專用應用程式訂票者,亦可直接將二維條碼傳送至該應用程式,免去實體車票取票之不便。內部員工可使用非接觸式智能卡感應進出。高鐵也曾發行RFID感應的紀念票卡,供旅客於臺北-臺中或臺中-左營區間內搭乘兩次自由座,或於三日內無限裏程與次數搭乘自由座。臺灣高鐵宣布自2010年6月24日起開始販售回數票以及定期票感應卡,並於2010年7月1日起開放30日內使用的回數票及無限次使用的定期票感應卡,2012年9月1日起回數票優惠使用期限由30天延長為4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