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最初的印象,是來自一本叫做《認識香港》的讀物,那是97年香港回歸前官方出版的一本普及讀物,我依然還能記得,32開的封面上,彩印著從太平山頂俯拍維港的一幅照片。書中的內容,大致就是從歷史、經濟、文化等不同角度加以介紹,回憶起來,這些枯燥的內容都已經模糊,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已經被冠以太多的名片。居住,過往,或是企望這個城的人們,心中都有對它獨特的解讀。 來香港之前,我已經訂好了旅店。在這一次香港暫留的2日裏,我將住在香港仔深彎道遊艇碼頭裏的一條叫做“Moksha”的船上,船主Saral很熱心的給我發了一份詳細的介紹,其中包括從機場到船上的數種交通方式。我選擇了最便宜的一種---巴士。從機場到銅鑼灣,再轉車去黃竹坑,步行到遊艇碼頭,搭舢板坐到停在港灣中間的船上,這種方式雖然便宜,但是要花很多時間---管它呢,時間多的是。 香港的巴士大多是雙層的,而機場又是始發站,我很順利的坐上了第二層最前排的黃金座位。巴士一路開進繁華,沿途我拼命地睜大眼睛,用瞳孔呼吸著這個不一樣的城市,以至於都忘記了用單反來記錄。 2小時後,我站在了遊艇碼頭前。遊艇碼頭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奢華,到處都是棚屋搭起了的船廠。按照指示,我需要穿過其中一座,才能搭到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