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檔應是上世紀40年代在香港誕生。1960年代是大排檔的全盛時代。二次大戰後,香港百業蕭條,難民眾多。為解決失業問題,香港政府發出大量牌照,如流動小販、報攤、熟食攤等,讓市民可以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大排檔是其中之一。當年的大排檔都是用綠色鐵皮搭成,可供的萊式很多,都是當著食客的面,熱鍋快炒出來,具有極高的透明度,且價錢便宜。因初時光顧大牌檔的多是勞動者,所以大排檔菜飯特別大份。大排檔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食客,且慢慢有了細致分工:有海鮮大排檔、粥面粉大排檔、魚蛋牛腩豬皮……,漸漸營造成香港獨特的一道飲食風景。 在九龍旺角一帶,至今仍有大規模的大排檔連片沿街而設。人們在女人街男人街一帶購物之余,就來這裏體會一下原汁原味的香港風味,場面十分熱鬧,也十分民俗。特別是入冬時分,檔口一排泥瓦火爐一字排開,炭火燒得嗶嗶剝剝的,燉著蛇羹、烏骨雞草藥湯……反正香港人的吃經是五花八門,你想得到的,這大排檔煲著的紅泥爐都燉著,熱灼火燙地端給你,瓦缽裏還在嘟嘟地冒泡。 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老百姓口袋鼓起來了,大排檔的衛生狀況和噪聲頗令人頭疼,政府開始停止發出大排檔牌照,如此大排檔數目就受到控制。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排檔從街邊露天遷入室內,經營方針仍不變,以經濟實惠、量多量足為宗旨,做的還是街坊生意,並增加了港式西餐,如煎蛋三文治、濃滑的絲襪奶茶、牛油蜂蜜西多士……為照顧大眾口味,口味偏重偏濃偏甜。半中半西的港式食肆——茶餐廳,也漸漸多了起來,成為香港普羅大眾和學生的聚集之處。 到了1980年代,麥當勞等連鎖快餐店在香港迅速發展,白領一族更喜歡環境清幽的麥當勞。為了求生存,大排檔撇棄過往大、多、足,只求填飽肚子的做法,力圖做出獨家口味和傳統風格,於是許多已面臨失傳的風味小吃,在大排檔都能重新嘗到,從而令其真正成為香港美食的一朵奇葩。時至今日,大排檔依然是香港市民外出用餐的一個選擇,並成為香港旅遊業的一個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