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檔的正式名應為“大牌檔”,學名為“固定攤位”。大排檔因其價格低廉,份量足口味佳,且是名副其實的現場炒作而受到普羅大眾歡迎,民間稱之為“平民餐廳”。1990年代拆除的在香港上環傍海的大排檔集聚處,就曾堂而皇之豎起“平民夜總會”的招牌。由於大排檔牌照較一般挑擔流動小販的牌照大,且規定必需懸掛在攤檔顯眼的地方,或者也是為了保證對之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所以就稱為大牌檔,後來不知怎麽就寫作了“大排檔”。
香港的大排檔遍布港九新界各街各區各巷,可以講,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大排檔。即如香港跑馬地這樣高尚住宅區,在從電車總站走上去的成和道兩側的支路上,也有大排檔,只是規模小得多。大牌檔可說是香港傳統飲食業的一大特色,在行人道或小巷中排列出一張又一張的桌子,客人便是在這種露天或半露天的環境下進食。
位於油麻地的廟街可說是香港的平民俱樂部,是目前最多傳統大牌檔的地方。一些西裝革履、旗袍款款的男女主角也經常光顧巷口的大排檔。在香港光顧大排檔並不是什麽失身份的事,尤其那些精於美食之道的,就是沖著大排檔的夠鑊氣(現炒現售)、與檔主和食客多年積下的交情和大排檔特有的親和力,時時光顧住家附近的大排檔。
大排檔一般自晚上開張做到淩晨,因香港是個不眠之城,港人都有宵夜習慣,同事或朋友們一起嘻嘻哈哈地光顧街邊大排檔,吃一碗熱騰騰的魚蛋河粉,再叫一客淋著蠔油的翠綠的油菜,講評著社會的軼聞,捧著肚皮笑,絕不會引來四周側目之責,這就是大排檔的樂趣。
大排檔應是上世紀40年代在香港誕生。1960年代是大排檔的全盛時代。二次大戰後,香港百業蕭條,難民眾多。為解決失業問題,香港政府發出大量牌照,如流動小販、報攤、熟食攤等,讓市民可以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大排檔是其中之一。當年的大排檔都是用綠色鐵皮搭成,可供的萊式很多,都是當著食客的面,熱鍋快炒出來,具有極高的透明度,且價錢便宜。因初時光顧大牌檔的多是勞動者,所以大排檔菜飯特別大份。大排檔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食客,且慢慢有了細致分工:有海鮮大排檔、粥面粉大排檔、魚蛋牛腩豬皮……,漸漸營造成香港獨特的一道飲食風景。
在九龍旺角一帶,至今仍有大規模的大排檔連片沿街而設。人們在女人街男人街一帶購物之余,就來這裏體會一下原汁原味的香港風味,場面十分熱鬧,也十分民俗。特別是入冬時分,檔口一排泥瓦火爐一字排開,炭火燒得嗶嗶剝剝的,燉著蛇羹、烏骨雞草藥湯……反正香港人的吃經是五花八門,你想得到的,這大排檔煲著的紅泥爐都燉著,熱灼火燙地端給你,瓦缽裏還在嘟嘟地冒泡。
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老百姓口袋鼓起來了,大排檔的衛生狀況和噪聲頗令人頭疼,政府開始停止發出大排檔牌照,如此大排檔數目就受到控制。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排檔從街邊露天遷入室內,經營方針仍不變,以經濟實惠、量多量足為宗旨,做的還是街坊生意,並增加了港式西餐,如煎蛋三文治、濃滑的絲襪奶茶、牛油蜂蜜西多士……為照顧大眾口味,口味偏重偏濃偏甜。半中半西的港式食肆——茶餐廳,也漸漸多了起來,成為香港普羅大眾和學生的聚集之處。
到了1980年代,麥當勞等連鎖快餐店在香港迅速發展,白領一族更喜歡環境清幽的麥當勞。為了求生存,大排檔撇棄過往大、多、足,只求填飽肚子的做法,力圖做出獨家口味和傳統風格,於是許多已面臨失傳的風味小吃,在大排檔都能重新嘗到,從而令其真正成為香港美食的一朵奇葩。時至今日,大排檔依然是香港市民外出用餐的一個選擇,並成為香港旅遊業的一個標記。
大排檔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反映了城市的歷史和生活形態的演變。東京街頭的面檔、紐約街頭的熱狗檔等都充滿城市民俗特色,而且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旅遊點,還間接給城市帶來經濟效益。大排檔對民眾、對社區的功能,不容忽視,它不單為弱勢階層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提供了價廉物美的食品。有專家呼籲重新提倡“貧民大排檔”,讓區內居民有自力更生機會,況且大排檔對增強社區凝聚力,也很有影響。近年政府對大排檔牌照繼承條件已放寬,按照地區具體情況及居**願,容許持牌人配偶及其直系家屬繼承或承讓牌照。很難想像,沒有大排檔的香港還能不能被稱為東方之珠,本土與外來文化的相融相合就是香港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