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o也許不是很多驢友想到的地方,金錢,賭博,色,欲,所盡浮華。但浮華的背後亦有清新的一面,只是這個城市一直在等待我們去尋找,去尋找那片不一樣的一面。其實旅行的目的又何止尋找表面外的另一面呢。去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故事,最後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自己。迷失的目的不就是去尋找嗎? 清晨準時趕到浦東機場,被告知因澳門有霧,飛機將晚點起飛,有些郁悶,還好過了一小時通知我們登機了。下了飛機,乘坐MT2 BUS,4.2澳門元,大約20分鐘在葡京下,走一會就到我們臨時的家了,那個家是通過郵件預定的,提供預定號和港澳通行證就可辦理入住手續。沒來得及欣賞我們臨時的家,就直奔議事亭前地黃枝記粥面店吃有名的鮮蝦雲吞面,粵式風味,很好吃,現在的價格是26元(這裏說的都是澳門元,港幣通用)。 給身體加了油,該落實我們的行攝計劃了,澳門是一個適宜徒步遊覽的城市,我們的出發地從議事亭前地開始,先到噴水池邊上的旅遊中心去拿各種免費的旅遊資料,坐車到氹仔,參觀路氹歷史館和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有驢友說周二免費,可我去那天正是周二,現在都得購票進入,很便宜,5元/人。澳門有很多的博物館,有的免費,有的收很低的門票費,有的周日還會免費。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向我們敘述中國和葡萄牙之間的千絲萬縷…… 路氹歷史館是模仿羅馬古典建築,一樓考古展品是不可以拍攝的,二樓主要介紹前海島市政廳歷史、農業及部分手工業概況。 我很喜歡這裏典雅的拱廊和高高的落地窗,工作人員很友善,很紳士,和我們聊澳門、聊上海。 離開路氹歷史館穿過官也街,也稱食街,因為在這條街和鄰近的街上有很多餐廳,提供不同風味的美食,如葡國式、澳門式、印度式、意大利式等等,一路還可以品嘗店家的糕點、零食,靠試吃也能填飽肚子。 沿碎石斜坡路往上走,路過氹仔嘉模會堂 繼續行走,就看到五幢建於二十世紀的葡式小樓,典型的西歐建築風格,這就是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顧名思義“龍環”是氹仔的舊稱,“葡韻”便是葡萄牙的建築風格了,綠白兩色的墻面,有前廊有露台,就象童話裏的小精靈居住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一幢為土生葡人之家第二幢為海島之家,第三幢為葡國地區之家,第四幢為多用途展覽,第五幢為迎賓館,對面有一個露天劇場,可供小型音樂會表演之用。 嘉模聖母堂,據說嘉模教堂附近是香港電視電影的熱門取景地,也是當地人舉行婚禮和郊遊觀光的好去處。 大三巴牌坊,澳門的標誌,大三巴牌坊是天主教之母教堂(即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址。聖保羅教堂曾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1835年大火燒毀後僅剩下以花崗巖建造的教堂正面前壁和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也許是天意,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當地人就稱它為大三巴牌坊。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成了世界天主教教堂中獨一無二的珍品。 童貞聖母像邊上用牡丹和菊花環繞,代表中國和日本的基督教技師。 傍晚,許多匆匆過客已散去,大三巴多了份安靜,我也悄悄離去走向了博物館,查資料說澳門有三間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可買聯票,25元/人,到澳門博物館咨詢得知這已是老黃歷了,只有澳門博物館收費15元/人,其它兩間免費參觀。澳門博物館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門的生活。 炮轟新葡京 我在鐘偉民先生(出生於澳門的作家)的微博裏看到,他寫《雪狼湖》序中的一段話:“一座城塗了脂抹了粉,鮭魚紅,檸檬黃,蘋果綠和乳白的油漆髹去歲月的痕跡;美得越發像布景,像水上舞台。”這就是澳門。 碎石鋪就的波浪形圖案的路面覆蓋整個議事亭前地,廣場的噴水池就象是中央舞台。我更喜歡晚上在這裏漫步 建於1784年的民政總署大樓,大樓內的葡萄牙青瓷方磚,古老典雅的壁燈,石雕和鐵藝護欄都能帶領遊人進入清幽的葡萄牙庭院。眼熟的民政總署的這條樓梯,正是《伊莎貝拉》杜汶澤在片尾去自首的地方。 澳門葡文學校的漂亮外墻 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福隆新街,如今,這裏依然是19世紀閩南建築風格的灰墻和紅窗,人民日報海外版澳門工作站就在這裏。 福隆新街路口上的新華大旅店是《伊莎貝拉》劇情拍攝地。這樣的綠色在我眼裏就是過去的澳門色彩。澳門不大,但上演過太多的故事,從《雪狼湖》、《伊莎貝拉》到《2046》,不起眼的小街小巷裏留存著數不盡的劇情。雖然作品中是過去的澳門,但如果你有心去觸碰,依然能夠找到它的美妙之處。 夜晚下了一場雨,清晨路面濕潤而幹凈,穿過這條狹窄的斜坡巷,便到了崗頂前地,葡萄牙是個篤信天主教的國家,所以澳門有很多天主教堂。該修院培養了大批教會人士,被老一輩澳門人稱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 已有100多年歷史的三層樓何東圖書館正在修繕,原是富商何東的私宅。1955年何東去世後,其後人遵他遺囑將大樓及25000元港幣贈與澳門政府,改為公共圖書館和購置圖書。透過腳手架,依然看到它的精致,在這樣環境裏看書也是一種享受。 聖奧斯定教堂,初建時很簡陋,用棕櫚樹葉作頂,風吹時似龍須飄飄,故昔日有個很中國的名稱“龍須廟”,後改成“龍嵩廟”,也許是靠龍嵩正街很近的原因。清晨時有信徒站在門外祈禱。 崗頂劇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至今仍用作演出場地 沿劇院斜巷向下右轉行至風順堂街,便看到了聖老楞佐堂,不知為何起這麽古怪的名字,也許是諧音吧,不過大家也稱它風順堂,意喻順風順水,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當年定居澳門的葡人大多為出海營商為生,他們的家人為求親人能平安歸來,多於此教堂祈禱希望神靈保佑教堂地勢較高,門前有左右兩排石梯級直達大門前,善男信女拾級而上的過程,也成了進入教堂膜拜前的一種儀式。左右鐘樓並峙,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鐘,供教堂做彌撒時搖動震鳴用。 聖若瑟聖堂,一座巴洛克風格的建築。聖堂正門上方是耶穌會的標誌不知不覺已看了好幾座上百年的建築,繼續向前行走 到了西望洋聖堂又稱主教山聖堂,是澳門半島西南向的制高點,在這裏可以遠眺澳門和離島景色,霧,遮擋了澳門旅遊塔尖,遠處的西灣大橋在霧中若隱若現。 在教堂臨崖處有一高台,供奉著大理石聖母全身立像聖母雙手合十,眺望大海,面貌慈祥,被當地華人稱為“望海觀音”。 隨平台左右的石階而下,有個路德聖母巖洞,內設聖母像,象征聖母曾在法國路德城顯現的事件。 從西望洋聖堂出來,對面的別墅院門開著,好漂亮的車,嚓,來了一張,嘿嘿, 順著一條幽靜的道路前行,是一排白墻紅瓦的小洋樓,更有趣的是,有一座樓頂上立著一只鐵公雞,我們一路研究,竟忘了拍照,後來聽說這是賭王何鴻燊的住所,不知那只鐵公雞是否在喻示一毛不拔?媽閣廟是團隊必遊之地,人很多,它的對面就是海事博物館,海事博物館外形遠看就象一艘船,停泊在媽閣廟前。共有三層展廳,裏面裝有許多關於大海的故事…… 博物館內醒目的位置,擺放著歷史悠久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以及20多輛車壇名將獲得殊榮的戰車,可我只為冼拿而來。 心中的車神冼拿(Senna)的戰袍和參賽車。冼拿在1988年、1990年、1991年三度奪取F1世界冠軍,1994年聖瑪利諾站,冼拿在一場事故中不幸身亡。冼拿整個賽車生涯光芒萬丈,被譽為F1史上最偉大的車手之一,也是我心目中的賽車英雄。 冼拿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紅白色麥凱倫車身+本田發動機+黃綠色頭盔=F1世界冠軍 大賽車博物館出來,東望洋炮台就在眼前,卻沒有近路可走,看看地圖,我們的雙腳已丈量了半個澳門半島,我們決定讓它休息一會,打車過去黑沙灘,澳門很小,但澳門人很自豪地稱他們擁有了黑沙海灘,他們能在黑沙上踏浪,黑沙海灘是因海灘沙粒呈現獨特的黑色海沙而得此名,黑色的海沙是一種次生礦“海綠石”,長年累月被海浪沖刷帶到海岸邊所致;沙粒細小、均勻光滑,松軟而黝黑,是世界上少有的沙灘。到了終點站——黑沙海灘時,車上只剩我們兩個乘客。 正值冬季,幾乎看不到遊人,看看大海,踩踩沙灘,聽聽海的聲音,十分愜意。岸邊種植了一大片常綠樹木,枝葉隨著海風輕輕搖曳 恩尼斯總統前地的車站,對面就是安德魯咖啡店,這家有名的小店有一種歐陸小鎮的舒適氣氛,小憩一會,來杯咖啡。 正宗的葡式蛋撻我當然要兩個啦,他家出品的葡撻,色澤金黃,撻皮酥脆,撻心嫩滑。 窗邊,可愛的瓷花貓,慵懶地趴在窗台打瞌睡食飽,出門回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澳門,不僅有奢華亮麗的賭場酒店,更有古樸迷人的市井小巷;不僅有霓虹燈閃爍的都市情調,更有樸實無華的鄉土氣息;不有娛樂冒險的世俗生活,更有深沉動容的歷史韻味;不僅是頗具聲名的東方蒙特卡洛,更是中西薈萃的文化古城。在很多人的印象之外,還活著另一個沒來得及仔細品味的澳門。結束行程,帶著澳門的手信回到我們的安樂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