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和平的澳門為何會有城墻?原來在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在澳門市內築起城墻,卻數度被中國人拆毀,當時築起的墻為著自身安全多於防衛領土,將中葡兩個社群分隔。澳門首部電影《大辮子的誘惑》的原著小說在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筆下,敘述了土生葡人富家子與中國窮家女的愛情故事,您可細心閱讀。故事刻劃出中葡兩族壁壘分明的歷史年代,並穿梭雀仔園、水坑尾等古老街頭,而舊城墻亦連綿市內,但現在只留下一小堵圍墻。現今,土墻沒有了,心中的墻也沒有了,隔閡正式被打破,澳門到處都可感受到中葡融和的氣氛。同時,「舊城墻遺址」鄰近大三巴牌坊和哪咤廟,見證著東西方宗教的融和共處。 在不同的時候,舊城墻遺址會有不同面貌,營造出各種生動的圖案。早上和下午,見到附近學校一群群的學生上下課。傍晚,一雙雙戀人或居民走到大三巴牌坊的階梯上,喁喁細語,別有一番感受。 這座幾百年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小城,卻擁有一處舊城墻的遺址,仍不減這裏的寧靜。 哪咤廟:為叛逆少年立廟 土生菜結合了葡國和中國菜特色,再發揚光大而成一種獨特的美饌,這種中西並融的特色在澳門隨處可見。澳門有兩間哪咤廟,其中毗鄰大三巴牌坊的一間是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景點,您會發現她的內斂和大三巴牌坊的雄偉,相映成趣,又恰巧構成一道中式與歐陸建築特色融合的風景,呈現出兩種不同文化的包容共存。澳門從飲食文化、宗教文化以至傳統節慶,都體現這種特色。 哪咤廟總是安安靜靜、純凈古樸,就像澳門從來都是低調寧靜、與世無爭。澳門走過400多年歲月,留下的不單止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群,更是澳門人生活的一種態度。 來這裏拍一幀照片。調好角度,把哪咤廟與大三巴牌坊一同入鏡,見證澳門中西文化凝聚的懾人魅力,完成一幅動人的沙龍。 大炮台:中國最古老的西式炮台 唐詩有雲:「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站在高山上,的確會看得真看得遠。 屹立於澳門半島上的大炮台,不但高人一等,更是中國最古老的西式炮台之一。大炮台多年來看盡澳門的時代變遷,360度全方位全天候笑看風雲! 300多年前明朝年間,當聖保祿教堂還沒被火燒,未當上大三巴牌坊之時,大炮台已經存在。到了今時今日,位於大炮台原營房舊址的則是在1998年建造的澳門博物館,與大炮台一脈相承地保存著澳門的歷史文化,也是現在澳門的旅遊熱點之一。 大炮台東面山腳下設置了大炮台回廊,外觀具歐陸色彩和現代感,成為連接望德堂步行區至大炮台景點及澳門博物館的中站。大炮台毗鄰中區繁榮地段,城市與歷史文化遺產近在咫尺,彌漫著文化氣息,與澳門人的生活相融。難怪一年一度的音樂盛事《澳門國際音樂節》也多次選擇在大炮台舉行。在繁華中呼吸著淡淡的文化氣息,讓醉人音樂輕輕觸碰神經,真是賞心悅目的文化之旅。 大炮台回廊 白鴿巢前地距離大三巴牌坊約10多分鐘步程。對比遊人如鲗的大三巴牌坊,白鴿巢前地就顯得寧靜多了。來到這裏,旅客可參觀白鴿巢公園、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以及對面的聖安多尼教堂。各點全屬「澳門歷史城區」的歷史建築。 白鴿巢公園在很久以前,是葡籍富商的大宅,其飼養的白鴿漫天飛舞,大宅遠觀貌似巢而得名。公園附近生活的以中國人為主,卻由於葡萄牙著名詩人賈梅士曾在這裏寫下不朽史詩《葡國魂》,使公園彌漫著一片葡國情懷。地上還有10幅以《葡國魂》史詩為題材的葡式石砌圖。廣場設有噴水池及大型藝術雕塑「擁抱」。白鴿巢公園偶然會舉行露天音樂會,還有一年一度的聖安多尼聖像巡遊。 公園側一幢具有南歐建築風格特色的2層建築物,建於1770年,原址是巨富俾利喇 (Manuel Perreira) 的別墅。20世紀60年代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館,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旁邊的基督教墳場,則埋葬著多位來華的名人,最著名的有居澳20余載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 (George Chinnery)、首位將聖經翻譯為中文的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等,墳場內的教堂也以其命名。這些統統都遺留著昔日西方的氣味,中西文化在這裏藉著時空交錯而融合。 東望洋炮台:走到澳門半島最高點 燈塔,讓人想到一望無際汪洋大海,繼而浪漫感覺襲上心頭。她佇立在澳門半島上最高的山巔東望洋山已超過140年,堪稱中國沿海第一塔,更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海岸燈塔。她與具有370年歷史的聖母雪地殿教堂,以及松山防空洞等組成東望洋炮台,現為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澳門歷史城區」其中一個歷史建築。 |
比澳門玩好玩的遊戲,在線娛樂高返點,現在玩即送禮金,更多優惠詳情敬請關註錦華廳娛樂( www.jhw005.com )期待您的光臨! ★緬甸官網★ www.jhw005.com ★緬甸官網★全年無休 ,24小時任意存取款, 5-10分鐘內火速到賬,新會員充值最高送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