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HopeTrip旅行網!
|
WeChat我們
關註HopeTrip
關註有好禮
WeChat號:hopetriphk
WeChat名稱:hopetrip旅遊網
| 幫助中心 | 收藏網站 | 線上客服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收藏 列印 糾錯 瀏覽次數:0 0人參數
分享到:
 

  生活了二十幾年了,去過的地方也不多,廈門、桂林、雲南、廬山,然後就是這次的澳門之旅啦。以前出遊大多是跟著旅遊團,趕場式的匆匆,難以下咽而沒有地方特色的旅遊餐,滿巴士嘈雜的鄉音,可有可無的冷門景點,毫無休止的催促,還有各種加景點的額外費用,這些便是我對跟團旅遊的印象。

  於是這次去澳門就小小地試了一下自由行。澳門,一個小小的地方,即使兩個景點在地圖上相隔甚遠,實際上走一走,也不過兩三分鐘的路程。記得臨行前,我查了很多景點之間的路線,甚至把地圖打印下來,去了之後,覺得都是多余的;饒有興趣地搜了眾多博物館,去了之後,發現大多都是一些小小的展示廳。其實,事情往往沒有我們所想的那麽復雜,我們也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麽柔弱無措;事實常常沒有期望的那麽美好,我們也沒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麽興致勃勃。所以說,自由行,是一場率性隨意的修行,不要想著有多復雜,也不要想著你能從中采掘到多少你預想的東西。放松心情,在生活的字裏行間裏把自己斷章取義地截出來,脫離原本的語境,忘記上下文的煩憂,放逐自我。

  人們都說,澳門逛一天就行了,也可以省一夜的住宿費。我執意要玩兩天,我想慢慢、慢慢地走,慢慢、慢慢地看。快節奏,高速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旅行無關。

  兩日遊路線:

  DAY1:澳門:新馬路(玫瑰教堂,大三巴,澳門博物館,手信街,民政總署,議事亭前地)。漁人碼頭,葡萄酒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旅遊塔,美食節。

  DAY2:氹仔:威尼斯人娛樂場,官也街,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澳門大學。

   路環:安德魯葡撻店,十月初五馬路,各種小巷。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大三巴牌坊

  穿過人頭攢動的手信街,豬肉脯的味道沾染了一身。走完這條街,基本上人人手上都會提著鉅記餅家、咀香園的手信,不過說真的,這些店家的確很慷慨,試吃了很多,即使不買,也沒關系。不過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鉅記餅家裏顧客很多,買手信不像買手信,而像在搬手信,一買就買一大堆。試吃是一種不錯的營銷策略,前提是利潤有所保證。手信店堆成一條街,形成集群效應,是特色也是策略,方便遊人也方便店家。相互競爭也是一種帶動。

  手信街走到頭,便可以看到大三巴了,乍一看過去,覺得它沒有照片上好看,視線內有太多遊人,太多不合時宜的屋子。取景是攝影師的必修課,5寸7寸的空間,定格住景致,讓多余的人與事隨時間如流沙般四散開。遊人的噪雜喧鬧、旅遊的興奮感沖淡了宗教肅穆的氣息,漸漸地走近大三巴,才漸漸地感覺到它作為遺跡的存在。

  80°視覺的仰角,自動屏蔽了一米八以下的遊人,不懂基督教的我,靜靜地看著這座二十三米高的前壁。真真切切地站在它的腳下,真真切切地領略宗教信徒匍匐在主的面前的那種莊重、心無雜念,即使我並不是信徒。三次失火,二度重建,然後以一個災後幸存者的姿態傲然屹立,是坎坷,也是倔強。三巴是它音譯過來的名字,源於“St.Paul”。它的前壁造型,像極了中國那些歌功頌德或紀念的牌坊,所以被冠上牌坊的名字。據說它是巴洛克風格,我不知道應該如何用言語概括它的特點,只知道與哥特式風格的尖形拱門、肋狀拱頂什麽的比較起來,它看起來圓潤了許多。哥特式宗教建築的莊嚴、崇高感是壓倒式的,可以讓一片喧嘩頃刻啞然,然而它太繁復太瘦削太多棱角太嚴肅了,就像中世紀那些面無表情的、晦暗的宗教畫,給人難以接近的距離感。而大三巴的巴洛克建築模式,給我的整體感覺像拉斐爾的畫,雖然沒有可愛的聖嬰、慈愛的聖母,但總體感覺柔和靜謐安詳,又不乏神聖的崇高感。

  當然,東西方建築都能給人以崇高感,只是方向不同。西方的崇高感是以下觀上,“它的墻柱、窗扇、尖頂,它的整個造型都給人以一種飛騰向上、直入雲天的超越塵世的宗教崇高感,那麽中國的台(樓、亭、閣)作為崇高則主要是以上觀下,站在台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眺望四方之遠。這是中國古人觸發宇宙人生的崇高感的崇高。”(《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張法著)現在想想也是哦,中國人喜歡登高望遠、登台作賦,以遊目飽覽遠景、縱觀萬千景象,暢然抒懷;而西方人的視線範圍一般比較窄,喜歡專註於某一物件,窮究它的比例、色彩層次,專於焦點透視的嚴謹和理性。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一張照片的景深

  對著澳門博物館的玻璃幕墻,照了這張照片。除了左下角的幾株植物,其他都是虛像。

  景深一:澳門面積很小,據說只有香港的六十三份之一,可想而知,高樓鱗次櫛比,建築密度比較大,街道很窄。土地資源的緊缺逼迫空間向上拔伸,在中國的平原地區都如此,各式各樣的高層建築使每一座城市有著相似的特征,噢,不能說是特征,應該說是共性,現代化的共性正在模糊每一座城市的個性。說到高層建築,我想起龍應台曾經把高層住宅比作豎著放置的集裝箱,“鄰裏”似乎成了一個過去式的詞,平時在樓道電梯裏偶爾打打照面,自家大門一關,便互不相識了。記得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外婆家,感覺很好,她家雖是商品房,但有點四合院的味道,建築的俯視圖是一個H型,一層四戶人家,有一個挺寬的走廊,小時候我總是去其他三戶人家裏串門,蹭吃蹭喝,找別家小孩子玩。但是現在,我連我家對門的小妹妹長什麽樣子都不是很清楚了。人居環境是在改善還是在惡化?到處都是標榜著歐式、標榜著皇族奢靡風格的樓盤,暗示著身份地位的彰顯,但終究是拙劣的模仿,真不知道都被哪些人買下。不過澳門舊城區的建築保存還是比較完善的,新馬路有點汕頭小公園一帶的感覺。

  景深二:有時候,很想一個人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待著,完全脫離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熟悉的自己,看看能不能邂逅一些陌生的東西、遇見陌生的自己。可是又考慮到安全問題,畢竟是家中獨女,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實在對不起雙親。人活於世,並不是用一個幾字構成的名字就能草草概況的,還有各種各樣關系的牽絆。再說,招一兩個好友一同出玩也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啦。比如說,我旁邊的那位LC,善良體貼活潑熱情,好姑娘一枚,跟她待在一起總會覺得很歡樂、常常挺感動的。有時候想想,我是何德何能,能有那麽些個溫暖善良的朋友。我很喜歡很喜歡溫暖善良的感覺。有句話說,“通過一個人的朋友、父母,可以推測這個人是怎樣的人。”很慶幸我所遇到的都是些溫暖善良的人,可我自認不是一個溫暖善良的人,我善良但是比較冷冰,我可以以禮待人,卻沒那麽容易以情待人,就像林黛玉一樣“情情”,沒辦法做到像賈寶玉一樣“情不情”。生性如此,這樣不好。但是換個角度看,大概是因為我對自己不夠熱情,“相信自己是我們做出許諾的先決條件。”(《愛的藝術》弗洛姆著)如此類推,熱愛自己是對別人熱情的先決條件。好吧,先愛上自己吧,變得溫暖一些,就像冰心筆下的《小桔燈》,給人以暖的顏色、暖的光芒。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博物館的況味

  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博物館控。每到一個地方,我都喜歡逛逛它的博物館。博物館是一個地區立體的體現,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信步博物館,可以感受到它流線型的歷史,以及每一個歷史時點延伸出來的末梢細節,像民俗、像日常生活、像藝術文化、像地理變遷。我沒有辦法保證,在館中閑適地走一走就能對這個地方的氣質了然於心,我只期懷著初生的新奇感,采幾縷鮮麗的印象寄放在回憶的信箱裏,讓時間的郵遞員慢慢地將它送達給明天、或者後天的自己。

  澳門是個小小的地方,加上氹仔、路環,然而我卻搜到了十來個博物館,就像什麽大賽車博物館、消防局博物館、留聲機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等,十分新奇。可見,當地十分重視歷史文物的保留、文化的規整和宣傳。十來個博物館,小而專,我因時間關系,也沒有每一個都細細探訪,甚可惜。

  博物館都是大同小異,除卻不一樣的主題,都是玻璃展櫃加卡片或展板的介紹加聚光燈再加上幾個冷靜的工作人員。一切好像都靜止了,不同時間維度的展品靜靜地端坐在同一個空間裏,八千多年前的石器、兩千多年前的磚瓦、幾百年前的食具等等,都在一起。歲月屏息,觀者以肅穆的心境凝望著它們,今天是如此,明天亦是如此,即使曾經的觀者在歲月的消磨下殞命,這些展品仍是以同樣的表情,毫無缺損地待在展櫃裏,安然接受新一批觀者好奇的目光,它們已經脫離於時間,永遠停留在它們的現時。有時候會羨慕它們,羨慕它們的永生,人短暫的一生在它們眼裏就像有意無意的一瞥。但是,被限定生存時間的人有著可以奔走的雙腿、可以擺動的雙臂、可以思考的大腦、可以眺望的雙眸、可以體味酸甜苦辣的味蕾。。。。而永生的展品,卻只能永遠地待在展櫃裏,每天面對著不同的面孔、同樣的目光,沒辦法決定自己的走向。展品的日子,千百年如一日,因為日日類同,它們揮霍得起,它們有的是時間。人的日子,如果過得幾十天或幾年如一日,那就太失敗太悲催了,我們揮霍不起,人生苦短。

  1 澳門博物館,在大三巴東邊一側,很近。比較喜歡裏面的這個面具(天知道我有多想要有一個精致的面具)。面具是一種神奇而且神秘的物件,可以隱藏起一個人的面部表情。五顏六色背後的慘白,華麗光鮮背後的不堪,燦燦歡顏背後的愁容。初中的時候看過雨果的《笑面人》,男主角的臉被硬生生地整形,永遠是一副小醜的歡顏,臉皮就是他的面具。無論什麽情況、無論他或悲或喜,在別人看來,他都在笑,都在逗別人笑。有著一張永遠開心的臉,卻沒有一顆永遠開心的心。反差是悲劇性的。現代人多戴著面具,自知或不自知地,有些遮住了半張臉、有些遮住了整張臉,有的人回家就會卸下面具,有的人會一直帶著,久而久之,面具真的變成了人臉。近兩百年後的今天,滿大街都是雨果筆下的笑面人。

  2 大賽車博物館,在葡萄酒博物館對面,金蓮花廣場、澳門理工學院、金莎賭場、漁人碼頭附近。筆者雖然小時候也組裝過四驅賽車,但畢竟沒有男孩子那麽狂熱,於是乎,一時間看到那麽多霸氣的賽車沒多大感覺,倒是對老爺車情有獨鐘。感覺老爺車很別致很有韻味,車型也有很多種,尊貴典雅,不會跟現在的汽車一樣,基本上長得都一個樣。在澳門的兩天,居然還碰上了第59屆格蘭披治賽車比賽,據說韓寒也來了。很多地方都封路了,而且筆者周日早上八九點被很神奇的、陣陣襲來的馬達聲(應該是吧,我不確定)吵醒,深刻理解到原來馬達的噪音可以這麽大。

  3 葡萄酒博物館,在大賽車博物館對面,花了10MOP買了一杯white wine,那個倒酒的葡萄牙人對我和LC不選擇fruit wine十分驚訝,他說一般女孩子聽完他的介紹都會選擇果酒的。雖然看過《愛戀葡萄酒》這本書,但筆者對葡萄酒還是不了解,謹以一些讀書筆記來紙上談兵,我還沒有資格談品酒,只有資格談“葡萄酒”三個字:

漫遊澳門享受生活之美

  (1)“葡萄酒是一種還有生命的酒,雖然存放在瓶子裏,但每天每月每年都在變化之中”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很感動。可樂是死的,靠一份遺囑似的配方茍延於世;果粒橙是死的,果肉不是生命的延續,就像殘肢;咖啡是死的,咖啡豆脫離熱帶環境,去亞熱帶、溫帶、寒帶把透明的熱水染成褐色;茶是死的,只在熱水泡開的時候,綻放有生命的一瞬。都是死的,只有葡萄酒是活的。

  (2)”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在8%--14%間,若達到16%,酵母菌就會被殺死。“凡事都有個限度,酒也是如此。

  (3)“紅葡萄皮內、橡木桶都含有單寧(Tannin),使葡萄酒味道苦澀,但起反腐作用。。。妥善存放一段時間之後,它強勁粗獷的個性會轉化為清幽雅致而順喉。因此上好年份的紅酒是需要時間熟成的。”人也是這樣,經歷青澀**苦逼**的區間,區間內自己不斷地沉澱、不斷轉變,慢慢打磨自己毛毛躁躁的棱角,然後進入另一個區間,變得圓潤,前提是你自己有沒有下意識去變化。就像端硯的制作流程,經歷采石、維料、雕刻、磨光、配盒,人生總有一個積累、選擇、學習提升、與外部的磨合的過程,然後進入一個特定的“盒子”—就是自己的職業生涯了。然後比較突兀地,我想說說單寧。單寧是個好東西.作用如下:a,美白。單寧既能吸收紫外線,又能抑制酪氨酸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也能使黑色素還原脫色,還能有效清除活性氧.b,防皺。清除自由基和抑制彈性蛋白酶活力,抑制彈性蛋白酶對彈性蛋白的降解能力,恢復皮膚彈性、延緩皺紋的產生和衰老。C,保濕。 透明質酸是皮膚中的一種黏多糖, 起到天然保濕劑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 透明質酸會因透明質酸酶的作用而分解,使皮膚硬化引起皺紋。單寧對透明質酸酶有顯著的抑制效果。D,反腐。能有效抵禦生物氧化作用和清除活性氧的功能。

  (4)雪莉酒(sherry):“裝在瓶子裏的西班牙陽光。”莎士比亞如是說。大一下學期的英語老師名字就是sherry,據說是外教幫她起到,因為她的性格比較剛烈。的確,雪莉酒就是一種很剛烈的酒,酒精濃度達到18%-23%,是強化酒,雖然它的名字聽起來和綿羊一樣溫順。“裝在瓶子裏的西班牙陽光”,莎翁很美很獨到的修辭。西班牙,總給人以熱且烈的感覺,陽光般的爽朗,裝在瓶子裏,就是sherry了。

  其實我們還逛了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宗教藝術博物館之類的,且不細說了。

  旅行,不僅僅是停停走走,吃吃看看。還可以領略異地風情,呼吸一下不同緯度的空氣,聞一聞不同顏色的土壤培植出來的花香,對著不同的面容相視一笑,用心去感受一個城市的斑駁歷史,用腳步沿著人行道,去丈量一個城市的秩序。

     

[Hopetrip聲明]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閱讀:

Fatal error: Uncaught [XSException] ../../../wwwapp/xunsearch/sdk/php/lib/XS.php(2500): Connection refused(C#111, localhost:8384) thrown in /www/wwwapp/xunsearch/sdk/php/lib/XS.php on line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