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雄偉壯麗、氣勢恢宏的大三巴牌坊一側乘自動扶梯而上,但見樹木豐茂、芳草鮮碧,用大塊青石壘起的老城墻,顯得壁壘森嚴而古樸渾穆。澳門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著名的大炮台遺址之上,彌漫出悠然的滄桑感。而在炮台上建博物館的這種構想本身,就凸顯了一種溫馨的歷史情懷和浪漫的人文意緒。 澳門博物館共分三層,總面積達2800平方米,體現了現代的理念,多元的包容,豐富的展品及史釋的意識。走進館內一樓,兩邊的櫥窗就展示了東西方文明各自的源起與發展,使人猶如進入一條穿越時光的隧道。從新石器時代中期至秦代初期(約公元前221年),我們的先民就已在這裏生活勞作。至青銅時代,這裏的先民除了種植水稻、制造青銅器外,還開始了沿海貿易。從1972年至1995年期間,在澳門路環的黑沙史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彩陶、玉器、石斧、石錛及銅制的貨幣等,最珍貴的還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水晶手環和耳環裝飾物,如今這些東西都陳列在櫥窗內,凝聚著先民的辛勞,昭示著前人的智慧。 在西式展櫥內,供奉著聖像和《聖經》,從而和中式展櫥內供奉的孔子像及《論語》互相輝映,象征著和而不同的東西方文明共同洇潤著這片神奇的海天包孕之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從明廣東地方政府取得了澳門居住權,成為首批踏上濠鏡之地的歐洲人,從此歐風葡韻便逐漸在此興起。 在一樓通往二樓的展區內,再現了昔日澳門鮮活的生活場景,給人以小城故事多的感懷。先是一組葡式建築的小洋樓,拱形的陽台,立柱式的門廊,生動演繹了西方新古典派的基調,而強烈的顏色對比,洋溢出濃郁的歐羅巴情調。隨後是兩間屬於晚清嶺南建築風格的茶樓,青磚黛瓦,花窗雕欄。門面是精致的花鳥紋飾金漆木雕,顯得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猶如一道歲月的陽光,溫暖著人們的記憶。 二樓是以澳門民間藝術與傳統為主題。一上樓便是一字排開的澳門傳統行業展示:有爆竹鋪、香燭店、典當行、茶葉店、中藥鋪、神像店等,營造了一片濃郁的懷舊氛圍,似乎在市井百業中,依稀可見父輩忙碌的背影,給人以形象化的人文認知。展廳中還有一個塑造得栩栩如生的賣涼茶小販蠟像,這是舊時澳門的一道街景:在那小小的手推車上,放滿了各種草藥涼茶的鉛皮容器,他仿佛正在叫賣:“百草涼茶,真料菊花銀花涼茶……” 而今在此邂逅,倍覺親切。 澳門土生葡人的客廳,是二樓展廳的一個亮點,它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一種中西交融後的生活景觀和獨特的社群樣本。在昔日這些中產階級的土生葡人家居裏,除了宗教物品裝飾外,他們還特喜歡中國精美的瓷器、工藝木雕及刺繡花布等,從而在舒適的家居中增添了藝術的情致。而土生葡人的廚藝,如陳列的“豬皮雜燴”、“鮮魚餡餅”的模型,就是將西方的葡式烹調法和東方古老的烹調法相變匯通融,制成了濠鏡特有的美食。 三樓為當代澳門特色館。澳門是座東方小城,但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無疑是物態化、視覺性地展示這種美麗與魅力的精神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