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美食和歷史悠久的古跡一樣出名。彈丸之地,不但薈萃了來自全世界的美食,還創造出舉世無雙的“土生葡菜”;不但有現代廚藝烹制美,也保留了歷史悠久的小吃。 看著這一桌豐盛的佳肴,真不知該從何下手,每一樣都是好吃的。 到澳門,葡國菜是必品嘗的,其中,馬介休是不能不點的一道菜,它其實是腌過的鱈魚,是葡萄牙人最喜歡的菜式,據說有幾百種變化。在制作馬介休之前,先將魚幹浸泡到口味淡化,再將它切成薄片,攪成魚漿,然後與洋蔥、香菜、蛋黃、胡椒等調味食材及煮熟的馬鈴薯均勻攪拌,捏成球狀之後,用平底鍋以慢火煎炸。 我曾在議事亭前地的附近一家葡國餐廳嘗過,感覺味道的確不錯。 澳門有很多保留得很地道的葡國菜,澳門人還極具“美食創造力”,他們在葡國菜的基礎上創造出澳式葡國菜,它的煮法和材料兼收了葡國、印度、馬來西亞及中國粵菜的烹飪技術,對原來的葡國菜經過改良,取長補短,創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菜式。代表則有咖喱蟹、非洲雞、蒜蓉辣大蝦等等。 這一款好像是咖喱雞,如果喜歡吃咖喱,那味道還不錯。我可不太喜歡。 這一碟排骨,味道相當不錯。 澳門的葡式蛋撻很出名,非嘗不可。 澳門的葡萄酒很多,也很出名。還建有葡萄幹博物館。 “馮記”是一個小攤檔,賣茶葉蛋、豬耳朵等等,最出名的是豬腳姜,他的豬腳姜用黑甜醋煲出來,甜甜酸酸,煮得很爛,連骨頭都很有味,攤檔旁一水溜是捧著豬腳姜大快朵頤的食客,“你猜我做了多少年?十八年!賣的都是豬腳姜,有些街坊天天來吃我的豬腳姜。” 馮先生說,“以前是推著小攤檔到處轉,沒有牌照,經常被人趕來趕去,街坊到處找我的豬腳姜吃。回歸之後有了牌照才固定了下來。”“馮記”豬腳姜成了很多來三盞燈遊客必吃的小吃。 馮記攤檔的豬腳姜姜成了很多來三盞燈遊客必吃的小吃。 位於議事亭前地的黃枝記,也是一間很出名的粥面店,很多人慕名而來。 在澳門最古老街道之一的果欄街後巷,有一家簡陋的老牌“楊六牛雜粥店”。 楊老板一邊剪切牛雜一邊對記者說,從父輩以車仔檔形式售賣牛雜至今,已有幾十年歷史。 這幾年自由行,很多內地客人還像尋寶一樣找到他這裏,非要嘗一嘗他做的牛雜粥。 記者發現,“楊六牛雜粥店”前還掛著很多港澳媒體宣傳他的剪報。怪不得“楊六”這麽出名。 楊六牛雜及牛雜粥 在澳門,中西風味薈萃的不同菜式佳肴,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京菜、川菜、葡菜、韓國菜、泰國菜、緬甸菜、法菜、意大利菜等等,都有它的身影,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最佳的口味。 除了薈萃各地風味,澳門還有獨創特色小吃,讓世界各地的遊客長久地記住它們,比如大利來的豬扒包。在官也街的大利來記前面,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排隊等待豬扒包。 十月初五街原來是繁華街道,近幾年來,人流慢慢被分走了,李先生的生意變得比較差,但李先生並不打算關門,“好東西總會有人來光顧,是不是?說不定過一段時間,人多了,生意又紅火了。”他很樂觀。 李先生在煮姜撞奶 做出的姜撞奶滑滑嫩嫩的,味道非常可口。 在澳門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掛著“手信”兩個字的小店,在上大三巴的街道上,手信店店主熱情地招呼你進去免費品嘗小食品,把各式各樣的豬肉幹遞到你的面前,整條街道飄著濃濃的香味。 遊客在選購澳門特色手信。 手信一條街 一些手信店,每天都聚滿從內地來的遊客。 很多手信餅都是即做即賣 特首的話,成了手信店的廣告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