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不少小館子常能看到濺著作料的圍裙,泛著油膩的瓷磚,面露兇光的大廚,不禁令人想起一個響亮的名字“黑暗料理”。這些店門面雖小藏在繁華地段的犄裏旯旮,比起那些占據咽喉要道裝修小資的餐廳,黑暗料理店顯得更欣欣向榮門庭若市。看上去很山寨,卻從未被超越。真正的香港味道就是從這裏開始。吃貨的春天來啦~ 記憶之中最撩人的味道在上環歌賦街附近那家“九記牛腩”,沒有之一。小店雙休,節假日不營業,中午12點半前不開門售罄即閉館。這樣牛叉閃閃的店規卻無論何時都需要排隊一座難求。餐館非常局促,要和別人拼桌,菜品也不多樣,要了一碗牛腩,10分鐘以後端上來的熱氣騰騰貨真價實滿滿一碗牛腩。內牛滿面。魔都的咖喱牛腩,全都鹹得嚇死木乃伊,味精比牛腩還多。而來到九記,無論是原汁原味的湯水,還是又酥又Q的牛腩,濃香撲鼻有著媽媽的味道。是親媽,不是後媽!清水伊面配上這裏的牛筋,簡直就是尤物。 在香港必須攜帶兩個胃,一只給正餐,一只給甜品,一天吃五頓已經不再是傳說。即使永遠鬧減肥的妹紙一到香港,吃糖水便是正經事。在旺角牙星寧負責逛街,我負責吃。(某人在波鞋街搞定的荷蘭隊服過兩天該穿起來了吧)血拼真是件體力活,買雙球鞋暴走到腳起了泡。牙星寧問:“要不也給你搞一雙?”“我才不要。”內心戲:套裝+運動鞋?炫耀我女屌絲的本色起碼給我點準備時間吧。路過一家“發記”,毫不猶豫爬進去。要了一碗“芝麻糊杏仁豆腐”,真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作為見證TVB黃金時代的80後,推開茶餐廳大門的一刻腎上腺素飆升。黑白地磚,長方木桌,靠背卡座,A餐B餐,立領白制服小哥。去“強記”的時候,點單像有接頭暗號一樣,西士多,多士,麥皮,豬扒,鴛鴦。套餐上來時樣貌普普通通,舔一口,轉瞬之間如同遭遇幾秒一見鐘情電光火石般的愛情。接著,一口口全是質樸又踏實的味道。吃完後不禁黯然神傷,回到魔都還想嘗到這麽家常又滿足的食物嗎,不摻點三聚氰胺地溝油什麽的都不好意思上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