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漁村,香港最後的水上人家。也許去大澳看到棚屋,總覺得是一種特色風情,但是又有多少人會看到棚屋的落舊,感受到棚屋的蒼白。大澳漁村,一段歷史的開啟。 香港大澳的滿目滄桑,總是讓人噓唏不已。大澳的漁村棚屋,與同居住在裏面的老漁民一樣,總有帶一種滄桑感,大澳不僅只是一個香港小漁村過去的縮影,而是記錄了許多的即將從現實中消失的歷史,如果這些看似破舊的建築物消失了,留在文字上的歷史將會是多麽的蒼白? 台灣才女張艾嘉編過一部電影《三個夏天》,就是在大澳拍攝的,當年女主角“半尺”妹妹要離開大澳的時候,就有一種就有許多的牽掛,又有想離開這個偏僻漁村,去闖蕩外面的世界,卻又對過去的生活依依不舍。現在的大澳也是如此,本地年輕人都去了香港市區,留下的都是不願離去的老人。 島上的學校多半都是跟宗教有關,島上有一個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是大嶼山寶蓮寺在1977年資助開辦的,筏可就是寶蓮寺的第二代方丈法號。隨著年輕人的離開,大澳的學校因為招生不足,基本上已經停辦。天主堂邊上的永助學校,在2003年8月就停辦了,大澳漁村還有一個大澳公立學校,早在1999年8月就已停辦了,留下的這些學校的舊址,成為了一個永久的紀念了。
|
大澳。一種歷史的見證~~ |
好想去體驗一下呀 |
大澳~~蒼白的美。 |
滄桑,代表著歷史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