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香港遊,美食全攻略:香港人出行坐小巴、用八達通;他們每天吃早茶、喝下午茶;他們晚上去蘭桂坊、大嶼山;他們喜歡去廟街吃大排檔、去天台談心。那麽接下來,看一看有沒有你中意的港劇美食吧!
絲襪奶茶 絲襪奶茶是特具香港特色的一種奶茶,據說港人一年便可飲用十億杯之多。是香港最常見的茶餐廳飲品之一。其實基本上,在香港茶餐廳所供應的奶茶都是用“絲襪奶茶”的方式來泡制。香港自從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便被他們把“下午茶”的概念引入到香港了。西方人習慣在下午三點左右喝下午茶,在他們愜意享受茶品的同時,也會再佐食些西點。由於錫蘭出產的紅茶味道較好且價錢也便宜,因此,這種紅茶在香港也十分流行。西方人喝茶習慣加牛奶和糖,使茶入口更加香濃純滑。於是,這也成為了香港奶茶的基本味調。
“絲襪奶茶”,是把煮好的紅茶用一個棉線網先行過濾,其作用除了濾走茶渣以外,也使紅茶更香滑細膩,再加入淡奶和糖調味後,口味會更佳。在看港劇的時候,相信電視機前的你們,也好奇過,那奶茶真的是用絲襪來過濾的嗎?據聞在最初發明的時候,的確是用女人的絲襪來過濾的,但是後來原創人又改為使用一種特制白布袋。如今,大多數商家會用一個尼龍網鑲在金屬框架內,餐廳會透過控制粗幼茶的份量,來調節和改變奶茶的香味、色澤及濃度。因此,即便在香港,絲襪奶茶的口味也是各有不同呢!
鴛鴦
鴛鴦,在東南亞又名咖啡茶,是一種將奶茶和咖啡混合的飲品。同絲襪奶茶一樣,鴛鴦也始創於香港的蘭芳園,是由七成港式奶茶和三成咖啡混和而成的,喝的時候能同時感受到咖啡的香味和奶茶的濃滑。您也可以自行加入砂糖或者煉奶,滋味會更別樣。鴛鴦熱飲和凍飲均可,不過這屬於特殊要求,在香港的多數茶餐廳、大牌檔售賣時,凍飲也要多加兩至三元的港幣呢。鴛鴦也被視作香港文化的象征,用以比喻香港華洋文化互交互融的景象。記得《談情說案》裏面犀利妹為 kingsley 沖調了一杯具有濃濃愛意的奶茶嗎?那杯就是鴛鴦了。
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香港甜品,據傳是1984年在香港利苑酒家首創的。其制作材料包括沙田柚、芒果、西米、椰汁、鮮奶油及糖。柚子則要拆出果肉,芒果則需切成粒,二者要一同拌在西米、椰汁及糖水中,更奢侈些的可以會加入雜果或燕窩,待冷凍後食用,味道格外爽口喜人。也有再用成品制作成其他食品的,例如楊枝甘露蛋糕、楊枝甘露布甸、楊枝甘露雪條等也都是十分受歡迎的。香港著名的甜品店“許留山”招牌甜點之一便是楊枝甘露,很多港劇中的女主角對它更是愛不停口。
喳咋
也叫做“雜雜”,因為是葡萄牙語的音譯,所以聽起來很奇怪。其實翻譯過來就是雜糧的意思。喳咋最初是由澳門傳入香港的,是以前駐守在澳門的兵房,因把各種豆類煮成一煲糖水而作為午餐,就此而發明的。後來街邊的阿婆們便在街邊擺賣這種糖水,故又稱阿婆粥,所以喳咋其實是正宗的澳門食品。只不過因港劇而更被更多人所知曉接受罷了!最初的喳咋是以各種豆類為主,像紅豆、綠豆、眉豆、紅腰豆、三角豆等,後來還加入芋頭和西米,集多種材料所煮成。很多人把“摩摩喳喳”跟“喳咋”弄錯,前者是以亞答枳、西米、椰漿、冰塊和各種水果做成的冰品糖水,後者卻是以各種豆類為主要材料做成的雜糧糖水。現在香港有時也能吃到加入了黑糯米的,一碗喳咋的材料如此之多,猶如我們的八寶粥一般。吃上一口,那個香甜味美感覺真是無法言喻,況且它比其他的甜品要健康很多,下次去香港,一定要嘗嘗啊!
糖不甩
糖不甩是流行於華南地區的一道甜品,很多人說它是湯圓的兄弟,這大概是因為口感類似吧?其主要成分是糯米團子,至於為什麽叫糖不甩這種奇怪好笑的名字,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它沾上糖而不會甩掉。其做法是用糯米粉制作成粉團或者將糯米搗碎之後,在弄成球狀,煮熟蘸糖吃。吃的時候是需要先放在花生粉、芝麻粉、白砂糖等甜料中滾動的,糖不甩一般都是沒有餡料的,這點是不同於湯圓的。
菠蘿包&菠蘿油
菠蘿面包,亦稱波羅包,源自於香港。是一種普遍的甜味面包,且沒有餡料。據說是原本稱為“俄羅斯包”。後因菠蘿面包經烘焙過後表面呈金黃色、凹凸的脆皮狀似菠蘿因而得名。菠蘿面包的產生的另一種說法為早年香港人對原來的包子很不滿意,認為味道不足,後在包子上加上砂糖等甜味餡料改良而成。菠蘿面包外層表面的的脆皮,一般由砂糖、雞蛋、面粉與豬油烘制而成,地道的菠蘿包,酥皮要做得香脆甜美,包身則要綿軟為佳。 菠蘿油其實是從菠蘿面包發展而來的食品,是由菠蘿面包橫向切開夾著一塊厚切的牛油所組成。菠蘿油最好的吃法是將新鮮出爐的菠蘿面包夾上冰冷的牛油,這樣牛油就會被菠蘿面包的熱力影響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間位置,包身會被溶化的牛油變成金黃色,而食用時菠蘿油與菠蘿面包不同之處是能夠吃出濃厚的牛油的香味。香港很多茶餐廳都會供應它和搭配奶茶。來作為下午茶餐或早餐。一些茶餐廳更會將牛油連冰粒送上餐桌,好讓客人將牛油夾至菠蘿面包時仍保持在最冰凍的狀態,以加強凍熱口感的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