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尋幽 八景之四“普濟尋幽” 我信步下山,來到南麓的觀音堂。它原名普濟禪院,有近400年的歷史,是澳門最大的禪院,“普濟尋幽”當之無愧成為澳門八景之四。從外觀看,禪院墻頂、屋桅均用琉璃瓦鋪砌,正門頂上裝飾有奇花、異草、遊魚、祥龍等祥瑞之物。走進院門,是一個寬敞的前院,主體建築分為三殿,氣勢雄偉。主殿供奉著三尊金佛像、身長丈八,很有氣魄。次殿是長壽佛像,取佛教普渡眾生之意。我拾階而上進入第三殿,只見觀音菩薩慈眉善目地端坐在木刻蓮花台上,兩旁分列著十八羅漢,全身貼金,各自做著一成不變的動作。我身邊的一位母親告訴她10來歲孩子,左邊前面的那一尊羅漢是馬可·波羅,我聞言不禁好奇地多看了這尊羅漢幾眼,它雖然高鼻凹目,但與其它羅漢也無多大差別不知此話是否屬實。倘若是真的,這位意大利旅行家千裏迢迢來到中國,居然在澳門受人頂禮膜拜,如地下有知,也當聊以**了。
大三巴牌坊 八景之五“三巴聖跡” 從柿山大炮台往西走,很快就看到澳門的標誌——大三巴牌坊。它實際上是對保羅教學在1835年因大火燒毀後殘錙上的石砌前壁,我曾在影片《大辨子的誘惑》中見過,影片中寧靜扮演的賣水少女在牌坊前舞獅。我原以為牌坊體積很大很壯觀,結果親眼一看,正面倒是高大,側面卻只有薄薄的一層,不過這高高細細的門臉歷經百年風雨而不倒,也堪稱奇跡了。
牌坊共分五層,底層是原來教學的三面大門,門上分別用拉丁文刻有“天主聖母”、“我主耶穌”的字樣;第二層壁龕中雕有天主教的聖人像;第三層正中是聖母瑪麗亞像,數名天使和兩種花朵分列兩旁,其中牡丹象征中國,菊花象征日本;第四層是耶穌聖嬰像;第五層有一具鴿形銅像,代表聖神,周圍被太陽、月亮和星辰等物圍繞,最頂端豎立著一個十字架。作為西洋教學,它的建築,雕刻也許只是精美細致,並不特別出眾,但由於融入了東方藝術,特立獨行,的確有其歷史價值。由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組成的風景區,稱為“三巴聖跡”,是澳門八景之五。 盧園探勝 八景之六“盧園探勝” 澳門八景之六是“盧園探勝”,指的是大炮台與松山之間的盧廉若公園。它原是1904年澳門大賭商盧廉若斥資興建的私人花園,1925年才完工,1974年辟作公園。據稱是港澳知名的以蘇州園林及南方園林融匯一體的公園。亭台樓閣錯落有致,曲徑長廊景致迷人,假山怪石崢嶸百態,荷花松泉風情萬種。
龍環葡韻 八景之七“龍環葡韻” 剩下的二景都在澳門離島上。我先驅車來到仔島,這裏古稱龍頭環或龍環,以前是荒島,這裏古稱龍頭環或龍環,以前是荒島,經過澳門人辛勤的勞動,如今已高樓林立,跑馬場人頭攢動,東部填海興修的國際機場也投入使用了。我來到後背灣一帶,這裏有市政花園和星星花園,海邊馬路旁有五幢本世紀初的葡萄牙風格建築,格調一致,排成一列,掩映在綠樹叢中,與堤岸邊的紅樹林和碎石路上典雅的路燈相得益彰,充滿詩情畫意、古韻愁緒,從任何角度看都不失為一幅天然的美景。這就是澳門八景之七的“龍環葡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