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壟香】佳裏金唐殿刈香 日期:三年一科,農歷八月初二開始
地點:佳裏區-金唐殿
「蕭壟香」盛行於清中葉以後及日據時期,其中又分為日香及暗香等刈香活動,「日香」每三年舉辦一次,目地是為了慶賀金唐殿中農歷正月十五及十六的大王朱府、二王雷千千歲神誕,但自乙未抗日活動後,當地已停止日香的遶境活動;而「暗香」則為夜間舉行,活動時間自農歷八月初二開始,為慶賀地藏王於七月底的神誕,主要以神轎及陣頭遊街的方式,由金唐殿南北方的下街及頂街各自推出新式陣頭,一晚賽過一晚互別苗頭,陣頭也由初期的四、五陣,拼鬥至上百個陣頭,讓三年一次的刈香活動,規模日漸增大,舉辦刈香活動的佳裏區也成為不夜城。
【西港刈香】西港燒王船
日期:逢醜、辰、未、戌年,於三、四月間舉行
地點:西港區-慶安宮
台灣地區的遶境廟會,除了「迓媽祖」之外還有「王爺祭」,這類的廟會中,就屬「北西港、南東港」最為民眾所知,相傳早期的台灣因瘟疫猖獗,民眾便以「作醮」的方式來拜祭瘟疫神,其中就有一項送王船儀式,象征瘟疫隨船遠離,但慶安宮在公元1847年(道光27年),為了避免王船飄流至其它地方造成災害,於是首創「燒王船」。「西港刈香」則為「南瀛五大香」之一,又稱為台灣第一香,於燒王船前會先遶境三天,為三年一科的盛大王爺祭。而這項活動也獲行政院文建會指定為傳統藝術及民俗的重要民俗活動。
【土城香】土城聖母廟刈香
日期:每三年一次,農歷三月
地點:土城聖母廟 地圖
「南瀛五大香」中最晚形成的「土城香」,在早期曾屬「西港香」,自民國五十年脫離自行舉辦相關活動後,因此得名。土城聖母廟刈香活動每三年舉行一次,「刈(割)香」是西南沿海地區廟宇內神明出巡時的特有稱謂,隊伍中除了一般常見到的神轎、文武陣之外,還能看到由幾十個小孩裝扮而成的「百足真人」蜈蚣陣,走在香陣隊伍的最前面,在遶境途中掃除兇神惡煞,確保活動平安順利,最後提供信眾鉆過蜈蚣腳下,以庇佑他們並消災解厄。
【麻豆香】麻豆代天府刈香
日期:三年一科,農歷三月廿日開始
地點:麻豆區-麻豆代天府 地圖
「麻豆香」是南瀛五大香中歷史較無法考究的一個,但據民間說法,應與信徒將南鯤鯓王迎至麻豆巡視有關,相傳最早可追溯至清鹹豐年間,自1956年南鯤鯓五王回鑾麻豆後,改為三年一科,一次舉行三天,現在的麻豆香相較其它四大香的二項最大特色在於,其一,遶境範圍僅集中於麻豆地區,不再跨區遶境;其二,則為五王王駕安排在香陣前方打前鋒,而不是押陣於最後。但因為這樣,麻豆香比較傾向為地方性的廟會活動,也因此滿濃厚的鄉村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