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不到台北,不知道台灣的繁華;不到西門町,不知道台北的熱鬧。於是,在去台灣之前,我早已經對西門町心生向往。經過一番軟硬兼施,又進行了嚴格的登記,我和Shiny終於得到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狂奔了一次西門町。 獲準離開後,我們兩個拉著手沖過馬路,奔上一輛出租車。開車以後,我們相視哈哈大笑,感覺竟然找到了小學生出來春遊的快樂。 西門町因為位於台北城的西門外而得名。在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西門町還只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後來日本人決定仿效東京淺草區,在此設立休閑商業區。三十年代開始,西門町成為台北著名的電影街。但後來台北市逐漸東擴,西門町曾一度逐漸沒落。一直到九十年代後期,西門町重新被規劃為步行區,於是,這個昔日的商業中心又恢復了活力,並且成為了當代潮男潮女的聚集地。 西門町的標誌就是西門紅樓,它建於1908年,是當年西門町最早的娛樂設施之一。 西門紅樓的入口是八角形的,取“八方雲集”之意;而市場的主體建築呈十字型,可以說整個建築的設計都頗具創意。
八角形的大廳被布置成一個小型展覽館,這裏如同一條時光走廊,讓人們一路跟隨紅樓,看西門町的昨天與今天。 八角樓的二層曾經是紅極一時的劇場,當年這裏一定是熱鬧非凡。
展櫃中的每一件物品,都記錄著西門町從荒蕪到繁榮的歷史。
1949年,這裏還有大片的棚戶區,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後來政府出資拆遷,將這裏改建成為中華商場。
在那個年代就有印制名片的業務,以前的名片都是用刻制好的鉛板來印制的。
熱鬧的西門町匯聚了南北美食,全盛時期的中華商場,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大的小商販聚集的商場,有將近60家小吃店,成為美食家流連忘返的地方。
當年的西門市場是最早的百貨公司,各種新奇、流行的生活用品都能在這裏找到。
當年政府給公司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商家所使用的發票。
當時的紅樓劇場,每晚都有精彩劇目上演。
日治時代不可避免的在西門町留下歷史的烙印。 今天的西門町,已經成為古跡、文化、商業的三角地。 這位朋友給所有來到紅樓的人留下了祝福,很溫馨。
如果不是時間有限,我和Shiny真的想坐在這裏,喝上一杯咖啡,好好品嘗一下西門町的味道。 八角樓後的十字樓裏面現在已經成為青年人的創業基地。一間間小小的店鋪裏都是極富特色的創意作品,絕對獨一無二。 這樣的照片與燈泡的組合如果放在家裏應該很別致吧。 活力、個性、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我對這裏的強烈感受。 走出西門紅樓,西門町的人氣撲面而來。
台北的捷運很發達,西門町這樣的熱鬧地區當然有捷運站。
西門望去,街道中到處都是林立的店鋪,其中大多是潮流小店,從服裝、鞋子到飾品,一應俱全。 據說這裏的服飾幾乎是與日本同步流行。
這裏的小店頗受年輕人的喜愛。 西門町也是娛樂設施的聚集地,這裏有二十家以上的電影院,在台北想看最新的電影,來西門町一定可以找得到。
今天的西門町,已經成為潮流的帶領者。這裏隨處可見結伴而來的少男少女,他們大多打扮新潮,個性彰顯。兩種完全不同的氣息竟然不可思議的容納在這一個地方。古老與潮流,在西門町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我想這就是西門町的魅力所在。
西門町還是一個所有女孩都向往的地方,不光因為這裏是潮流的前沿,還因為在這裏有可能被星探發現而實現夢想,當年林青霞就是在西門町與朋友逛街時被星探發現的。在西門町的大街上,隨處可見打扮入時的靚麗女孩,她們成為西門町的另外一道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