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北買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一種叫作“悠遊卡”的捷運儲值卡,面值300元台幣(4元台幣相當於1元人民幣)。捷運是台北的地鐵,這悠遊卡就相當於地鐵通票,可它不僅地鐵能用,公交車也一樣刷。 說是地鐵,其實有相當的部分是在地上行走,也許叫城市鐵路更準確些。台北捷運以淡水線、木柵線等五條主線和新北投、小南門兩條支線貫穿全市,近60個站點幾乎涵蓋了從市中心到市郊的整個大台北地區。每天從早上6點到夜裏12點,每3到 5分種就有一班列車到站,快速,便捷,是人們出行的首選,名符其實的“捷運”。 為鼓勵民眾使用公共交通設備,市政府還出台了不少優惠政策,比如使用悠遊卡的乘客,出站後兩小時內可直接持此卡搭乘公車可免費。 此次來台,我們住在信義區松高路上的亞太會館,距捷運市政府站只有幾分種的路程。所以,每次出行,我們都會先乘捷運到離目的地最近的站點,出站後再轉搭公交車。只有在沒有可選的公交車或因地址不詳又趕時間的時候,才會選擇出租車。 幾天跑下來,已總結出幾條“乘車守則”:站台上畫出了列車停靠後的車門位置,並標有上車的黑色箭頭和下車的黃色箭頭,列車進站後,即使只有幾個人,大家也會在黑色箭頭前排成一行順序上車,也許正是這種有序才保證了捷運的準時、高效;乘車時不要吃東西、喝飲料,不要嚼口香糖,也不要吸煙,這些都是被禁止的行為,違者會被罰款1500元台幣,相當於人民幣300多元,算的上是重罰了;車廂內也盡量不要接打手機,你會看到不少寫有“為了不影響他人,請使用訊息(就是我們所說的手機短信)”的宣傳畫,限即使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車廂裏也幾乎聽不到大聲的寒喧;乘坐扶梯要靠右站,把左面的通道讓給急著趕路的人,你會發現有時乘電梯的隊伍會排得很長,但沒有人破壞這一規則………… 雖然已擁有相當完善的公交設施,政府還是對城市交通不敢有絲毫的懈怠。10月30日上午,被稱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樓的台北金融大樓101樓舉行消防演習,為半個月後的正式營業做最後的演練,台北市有關官員、媒體記者到場觀看。在演習結束後的例行講話中,市政府官員除強調防火的重要性外,還特別提醒企業要做好開業時的交通預案,並呼籲民眾屆時盡量使用公車交通工具,以免造成交通擁堵。企業負責人立刻表示,營業那天,公司會在捷運站準備免費“接駁車”(接送車)供民眾使用。 兩天後,我們就有幸親身感受到了這“接駁車”的便利。11月1日,有台灣陶瓷之鄉美稱的台北縣鶯歌鎮舉行大型的“2003鶯歌陶瓷嘉年華”盛會。朋友開車帶我們前去參觀。汽車一駛入小鎮,我們就被告之有免費的接駁車接送遊客。我們於是把車停在了火車站停車場內,在接下來的一整天裏,就坐著接駁車來往於老街、陶瓷博物館、會場等景點之間。接駁車五分鐘左右就有一輛,十分方便,小鎮不寬的街道遊人如織,但車輛行走順暢。 記得來台前,因為堵車嚴重,許多媒體在就北京是否要限定私家車的發展而爭論不休,有的說私家車的快速增長影響了公交車的發展和使用,也有人說正是因為公交車發展跟不上需要人們才不得不依靠私家車……聽起來有點象雞生蛋、蛋生雞的困惑。 其實,是否擁有完善的公共交通設施和系統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在這一基礎和前提下才談得上民眾該選擇哪種出行方式的問題。來台一周的出行體驗,讓我更認定了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