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天後宮俗稱台南媽祖廟,建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原為明寧靖王府邸,是鄭成功之子鄭經為了表示對寧靖王朱由桂禮遇而建。後來清將施瑯率軍攻占台灣,將平定之功勞歸於媽祖,於是在寧靖王府內供奉媽祖且改名為天後宮,擴建為巍峨宏大的媽祖廟。
大天後宮歷經了數次整修,在1985年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為第一級古跡。大天後宮在台灣將近400座媽祖廟中,具有貴族般的尊貴地位,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廟中塑像、雕塑皆出自名匠之手。古匾、古聯之珍貴豐富更是全台廟宇少見。
一般廟宇門上皆繪有門神,而大天後宮為了顯示天後的尊貴,不繪門神,改以門釘替代來裝飾。大天後宮由於地位崇高,所以歷代名人所貢獻的匾額不勝枚舉,尤其歷代帝王禦筆親題的匾額,更是深具歷史價值。
大天後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稱之為“四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征,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可說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
拜殿左右兩邊的墻上分別嵌有兩塊古石碑,其中施瑯將軍於康熙24年(公元1685年)所立的“平台紀略碑”是現在台灣所保存的最早清碑,書寫攻台之經過、安撫民心及善後處理的方法。大天後宮具有豐富的建築特色與歷史文物,穿梭其間,宛如置身藝術殿堂,令人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前往大天後宮交通
台南市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公交車: 搭乘台南市公交車3、5、88、99路,於赤嵌樓下,循永福路前行可抵。台南市公交車
自駕車: 國道1號,台南交流道下,循縣182線往台南市區,經東門圓環取北門路再左轉民族路直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