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這個地方,我並不熟悉。
小時候還常常因為去吃北港的鴨肉羹,就說那裏就是鹿港。
直到今年鹿港舉辦燈會,和自己家鄉去年的活動相同,再加上爸媽也去了鹿港看燈會,直說真的規畫的很棒。
"再加上"認識了一些彰化人,讓我發想了這次自己去鹿港的想法。
從竹南坐火車出發,到彰化火車站,轉搭左前方的客運站,再直達鹿港。
到彰化火車站後就發現有許多外國觀光客排著和我一樣的隊伍上車,嗯,鹿港的魅力真的轟到了國界以外的世界。
在鎮公所對面下車,原以為這也只是個普通的小鎮。
一經挖掘和比對,這小鎮除了必逛的老街和必吃的美食之外,還有我一直很想親自尋找的歷史。
從民權路轉進後車巷,印入眼簾的就如同在台南一樣,高聳的透天厝和狹窄的街道。
拿著旅遊中心的簡易地圖,只能大概畫出整個鹿港鎮的大路子。
而鹿港出名的,就是迷宮似的九曲巷。稍稍拐個彎,又是一片新世界。
星期一這種平日來,沒有人潮的擁擠,沒有專為觀光客開設的商店,若要細細品嘗老街的味道,平日來才能感受的到。
雖說這條主要老街(在三百多年前,老街在往西邊走一點,就是古代商港了。)經過翻修,少了這麽一點"老"味,但還是能體會出,當年家家戶戶受到商港的恩惠而造就出來的街道模樣。
鹿港公會堂,突然和我現在正在接觸的一款遊戲很像,刺客信條。
喔天啊,那現在公會堂錢應該要有很多人,而且屋頂還有弓箭手才對。
日治時期將原本的老廟拆除,改建成讓人民聚會的場所。歷史並不悠久,卻能顯示當時人口急速擴張,需要更大的空間來聚集村民。
繞到公會堂後面,發現馬路對邊有座老廟。
一直都覺得廟宇台灣各地都有,似乎蘊含著某些史實,重要於裏面供奉的神祉。
城隍廟的感覺總是讓我覺得很陰森,又尤其擺放了很多神娃和地獄的圖騰。
不過講實在話,西方的地獄主要是火和虐刑,這麽湊巧的,道教文化也很強調人死後會為他們在生時所種下的惡果付出代價。
是不是種勸人向善的道德勸說?一輪明鏡擺放在入廟門口梁上,善與惡就在這面鏡子中浮現,但為善為惡又何有一定標準呢?
慢慢地走在非老街的小巷道,發現不同的味道。
現在的老街觀光和商業氣氛濃厚,你能念到當初的歷史,卻感受不到歷史帶來的結果,也同樣感受不到在地人民和歷史結合蹦出的火花。
但是在那些小巷道裏,原來的道路依在,只是幾百年來因為台灣特殊的氣候和天災,造成建築工事精益求精,讓古房倒的倒,廢的廢,而造就出新舊交替的沖突。
寬大的前埕,代表著這戶人家過去曾有權有勢。
鰲波東註,來自大陸的祖先為後代子孫開辟出商港貿易的一片天,後代子孫也不負眾望,努力地將這片土地,這座古厝保留下來。
翻新的老門戶,又披上新衣裳迎接再下一代子孫的到來。
鹿港天後宮前街。
根據賣紅茶的阿姨說,在阿振肉包前的小巷子裏,那附近應該有我想找到的古漁港址。
雖然最後去了沒找著,而且大約核對一下古地圖,古漁港會在中央電台、老街和大明路所形成的反C型狹灣周遭。但被阿姨的熱心感動。
古老的大鐘,停在六點。
無緣詢問大嬸該鐘,是不是在炸彈下來爆炸的那一刻停止?
來到這家古早味面茶店,其實是約一個月前在電視上看到介紹,說新口味"面茶剉冰"很獨特,而且解暑。
就這樣,我問到了這塊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是什麽模樣。
"這裏是我以前的老厝,我出生時就在這裏,附近住了很多我們家的親戚。"
"我的?哥,在日本來統治的時候,被抓去當日本兵,再也沒有看見他回來。"
我想告訴她,如果根據龍應台老師所寫的大江大海,她的哥哥可能到了過去二戰日本所攻下的熱帶小島,被虐待死、戰死還是被當成俘虜抓回日本,結局太多,卻沒有一個是好下場。
"這條街以前在二戰的時候都還是石頭仔路,很難騎。有時候還會聽到敵軍來襲的警報,早中晚都有響過。"
"有次警報響起,家裏人多,有些人跑前門,有些人跑後門。結果那天炸彈就這樣從天花板掉下來,走前門的我二哥還有一些親戚全部當場被炸死。我走後門所以沒事。"
一字一句,應該充滿眼淚,應該充滿憤恨的,近八十的歲月再回憶起這段往事,卻是如此平靜、淡定。
我試圖去想,那是個什麽樣的童年?她十歲時二戰才結束,她的前半童年伴隨著警報和噩耗,對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那有多不堪?我們這一代,生存地無憂無慮,很難想象。
"阿嬸,我覺得你可以出書了!"
"啊現在出書很簡單,而且我這個沒什麽人想知道的啦!"
二戰的結束離我們這個世代也才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卻鮮少有人能以學生的角度側面淺層地去了解。
如果不知道過去,只會讓我們在未來和過去犯一樣的錯。
台灣的教育,似乎還是把孩子放在分數的天平上,一味地逼孩子念書,誕生了多少讀書怪獸?
話說回來,面茶我自己從小到大也才吃過兩次,而且都是吃很傳統會逼逼叫的熱面茶,這次嘗試新口味,嗯,味道依舊,而且還有糖水的層次,被我一人嗑光的美食。
單純的面粉下鍋翻炒,隨時控制火侯連續四個小時都得看著,只要鍋底有點焦黑,就整鍋倒掉重來。
臨走的時候還因為阿嬸招呼陸續而來的客人,我自己聊到忘我差點忘了付錢。
"唉唷幹嘛那麽客氣!"還是遞了三十五元給阿嬸。
三十五元買到的歷史史實。
到了鹿港天後宮,進去廟時,我常常會擡頭一直看,我會看匾額的刻印時間是哪位清朝皇帝,我會看廟裏的藻井是不是沒有顏色,我會看支柱和墻壁上的浮刻和圖畫。
可以知道幾年歷史、渡過哪些歷史事件、廟裏的香火是否鼎盛以及廟宇的繕修做得如何。
有時候還忘記和神明先打聲招呼再開始拍照。
第一堂的媽祖廟上方的藻井和梁柱都燻到黑掉,可見這間媽祖廟的香火可觀。
不像其他廟宇,這間天後宮顏色很灰很黑,更能顯示這座廟的悠久。
但說實在的,這座廟宇並不吸引我。
就像人和人之間總有種莫名的磁場聯系,對了關系就很自然能繼續,錯了就怎麽彌補還是一樣。
離開了天後宮,繼續無目標地行走在百年老鎮上。
直到遠方傳來耳熟的中東風音樂。
"Hello baby!Open your eyes!"
一個外國面孔的人在店裏一直講著這句話,哈哈,不管誰他都會講這句喔XD。
"You smell!It's good tea!Black tea!Organic."
接下來的對話會時不時冒出這句話,讓我想他是在...幹嘛咧?
"你是哪裏人?"
...
原來你會說中文,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我才發現他中文竟然比英文好好幾倍!
"Do you like Kimiko?",Kimiko?怎麽突然問我喜不喜歡Kimiko老師咧?
"ㄟ...還不錯啊!"
他投一個奇異的眼光以我,然後對著我說"化學的東西很不好!"
...
原來是Chemical啊!哈哈哈!!我太傻眼了!
接著他就實際泡了一杯紅茶給我喝,他告訴我這些茶葉都從伊朗來,因為是他祖父自己在種,所以他可以保證是沒有農藥的。
接著還拿出行政院農委會的農藥檢驗合格證書,告訴我這杯紅茶你喝了對身體會很好。
我當然還是得拿出懷疑的態度問了他一句,"Have you ever drunk any other tea that you think it's also good for health in Taiwan?"
他說有,但是在南投埔理這個地方,而且僅此一家。可惡,應該再問是哪一家的。
當然在對話的過程中,只要有人經過他的店鋪,他總是會說,"Hello baby!Open your eyes!",他告訴我,希望大家睜開眼睛好好地看看這家店有很多特殊的地方,並且睜大眼睛好好檢視自己是不是健康德的。
"(你這涵義也太深了吧!)",但是我很喜歡他那種大喇喇的個性,還有從意大利(母)、伊朗(父)和加拿大(居住地)來到這塊亞熱帶小島上賣他故鄉的東西的勇氣。
爾後,我幾乎把他店裏的東西都"摸"遍了,他用一種很熱情的態度去介紹他的東西,待久了也會被他的熱情融化。
所以我買了一盒紅茶,帶回去孝敬我爸媽。我媽喝了直說這個好好喝喔!這是我媽很難得會說好喝的茶葉。看來真的不錯!
帶著買回來的茶葉,和他那句熱情卻意義深遠的"Hello baby!Open your eyes!",繼續向下行。
摸乳巷,繞到南鹿港了。
第一次來摸乳巷也是想看看有多窄。
哦?我一個人正面稍微縮一下都還通的過。似乎比台南的窄門咖啡入口還要再寬一點。
這個景點就要很多人一起來玩就好玩了,大家在那邊摸來...呃,躲來躲去的,肯定有很多笑料發生。
輾轉來到了龍山寺,這趟鹿港行,相對天後宮我就很喜歡這間龍山寺。幹凈又安靜。
而且第一次看到三竿式的梁柱。
藻井,這個名詞是我在這裏學到的。
唱戲台和戲台前老樹,在我腦海浮現出一些畫面,唱戲時,戲台前廣場總是擠滿了村民。沒唱戲時,村民就在戲台上坐著乘涼喝茶,任小孫子在一旁嬉鬧玩耍。
似乎藻井裏都回蕩著這樣的回憶和聲音。
也很喜歡去研究廟宇所遺留的碑文,可以知道何年修築,甚至是可以遙想出當年廟宇盛況。
以前的錢叫做"大員",透過歷史考察可以明白很多古代的人事物。
兩百年前的古市街圖。鹿港以前還真是個天然良港,軍事和商務都很適合。不妨拿出現在的地圖和這做一比較,找出過去的海港在現在的哪個位置。
轉在龍山寺裏,去體驗廟宇給你的平靜。無關宗教,只是去體驗,用耳朵去聽廟宇裏的聲音,用眼睛去看廟宇中的故事。手不要摸,腳不要走。
佇立在某個你喜歡的角落,去觀賞去感受。這或許是我去廟裏,除了拿香拜拜之外,還會做的一件事情。
轉了轉整個鹿港,來消化今天的收獲。
每個地方總有開拓、興盛和消退之時,只是等待現今的人們去發掘去推想。
我很想找到當初我們家族開台祖的上岸點,從廣東飄洋過海來這裏和番人租借土地,開拓了家族的地盤和勢力。
我很想去找那些屬於竹南鎮的歷史,那些年的那些人和事及物。
有你在這世上,總是因為有你的祖先。但我活到現在,我既不知道我的血緣、也不知道我的源頭,那我又該何去何從?
了解自己的家鄉後,是不是人生路上就踏實點、就有依靠點?這答案我不肯定。但是我知道我在對的道路上,在做對的事情。
再來一碗素食面,鹵的入味的面腸和驚喜的豆包。為此行鹿港,畫下個完美句點。
後記:"Open your eyes!Baby!"
自從去了大陸自助遊,我很討厭聽到台灣人講一句話就是,我覺得大陸人沒水平。
的確,在路上隨地吐痰小便(有時甚至有大便)是很糟糕。但我發現部份台灣人沒有這個資格去說指責大陸人。
這趟鹿港行,在九曲巷裏走來走去總會看到如"勿亂丟垃圾"等標語,看了無奈卻又生氣。
這裏的居民沒有必要幫你清除垃圾,就像你也沒有責任去清除別人家的垃圾一樣。
換是你,你願意嗎?
每天打開家門,就看到垃圾,還不是自己產生的。就像每天早上醒來,你就發現你家被偷了,那種被糟蹋的感覺真的很差。
再說,這個古鎮,幾百年來都是這裏的居民在維持,你們隨隨便便一個外來人,喜歡丟就丟,喜歡留念就留念。
但是你丟了這個垃圾,別人要用多少時間來維持?還要去收拾?
你留下了到此一遊,沒錯,你還真的就來這麽一次,但是你這次的留言,人家還要重新粉刷,重新上泥,不得不破壞原本的古跡。
你知道你成為了千古罪人嗎?你知道你成為了過去對岸的文革軍嗎?你破壞了多少文化價值?那是你一生坐牛做馬都賠償不起的。
做完這些事情,還是自以為很有文化水平,自號台灣人。真的很丟臉!
老古跡區被開發,最擔心就是失去了原本的色彩,換來之的卻是現代文明的過度破壞。
這或許是推廣文化的背面問題:該如何保有,但不失去;該如何利用,但不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