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小火車不像大陸火車那樣高大威猛,趾高氣昂地飛馳在中國大地上。台灣的火車很小巧,路軌也不寬,汽笛聲也不夠響,甚至有點細聲細語的感覺。順著站台望去,遠處群山間窄窄的鐵軌伸向遠方,倒像是在那部日本電影中見到過。可不是嗎!台灣的鐵道交通大多起步於日治時期,當然地有了日式的痕跡了。
花蓮的車站也不高闊,簡單的平房式建築,候車廳裏堆滿了大陸來的遊客,嘰嘰喳喳地談論著,大家都覺得這樣的車站有失“亞洲四小龍”的台灣的“經濟形象”。倒是以為做清掃的台灣人道出了原委。其實近年來台灣乘坐火車外出的人已越來越少了,原本這段鐵路由於客源太少準備停運了。自從去年“蘇花公路”出事以後,這鐵路才重新啟動起來,基本上都是大陸的遊客,也基本上都是這個時間段的車次。我們看看周圍,果然都是大陸的旅遊團組,很少見當地人乘坐。
大家終於開始略有安靜了。或許今天就是整車廂的大陸客奔向同一個方向--宜蘭的蘇澳,在那裏再上高速大巴去台北。
或許,與舊時期運兵的形式有些相像,一想,不覺有些可笑。做了這麽多年統一戰線的工作,今天真的要與大陸同胞們共同登上在台的“運兵車”,奔向下一個目標。
這趟從花蓮市到宜蘭的蘇澳站的小火車雖說有些簡陋,但處處都體現出人文的整潔與科學。小小的車廂一排四座,中間的過道上沒有一絲雜物,車座間的間距寬敞,中等個頭的人可以將腿直直地伸開,決沒有擁擠的感覺,座位一律面相行駛的方向,猶如坐在巴士當中,絕無四人對坐大吃大喝的情況。
當大家面對這樣的車廂的時候,突然地靜了下來。開始安靜地尋找自己的位置,相互禮讓著坐下來,等待開車。或許大陸客早已習慣了火車上的擁擠、臟亂與喧鬧,面對這樣整潔的車廂,開始有些好奇地四處張望。
火車向北開去。火車開動是的“哢嚓、哢嚓”的聲響似乎變得很清晰,大家都在靜靜地聽著這種猶如音樂的聲響,靜靜地看著窗外的景色。火車一會兒穿過隧道,一會兒停在與我的家鄉一樣的鄉村小站上,一會兒,又會奔馳在太平洋邊。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與樸實,就這樣坐著、看著、想著,漸漸地,會閉上眼睛,在火車“哢嚓、哢嚓”的聲響中回想一下一路上的行程,再緩解一下大巴車上的顛簸。
火車平穩地在山間海邊穿行著,不斷將我們的思路引向遠方。這小火車像是一張疲憊行程中的溫床,消化掉我們旅程中的疲憊,更像是一塊平直的寫字板,讓我們將疏理出來的難忘記錄下來。
火車“哢嚓、哢嚓”的聲響難免會想起著名的阿裏山森林小火車,那個高山上的森林中的精靈。同樣遺憾的是,也是由於大陸遊客乘坐時發生事故而暫停停運了。在阿裏山沒有坐上小火車,卻在花蓮到宜蘭的行程中感受到了台灣小火車的魅力。
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行程後,小火車穩穩地停靠在宜蘭縣的蘇澳鎮。在出站口,有很多大陸遊客都擠一個小桌前,忙著在自己的車票上打上當地的留念章。或許每個人對這段環島遊中的火車行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回頭看,靜靜的小火車靜靜地停在站台上,淡綠色的車身很養眼,小火車的後面是山,山的後面是海,海的後面是太平洋。
我站在小火車的這一邊,正向站台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