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位於台灣東南部,是一座太平洋上的神秘小島。面積滿潮時45公裏左右,周圍全長38公裏左右,是僅次於澎湖島的台灣第二大離島。每年7-11月為台風季節,蘭嶼常受暴風雨侵襲,致使島上房屋、公共設施及農作物被損毀。氣候的嚴苛、交通的不便,使得這顆太平洋上的小島至今還保留了很多原始風貌。 在我去蘭嶼之前,很多人說綠島很棒很美,但我查攻略時卻不知不覺被蘭嶼的原始吸引。即使是台灣人,也有很多沒有去過蘭嶼,在我回台北後跟他們提到這段旅行時,他們都瞪大眼睛說,“哇,你怎麽知道那裏的?應該很少人會去的呢!”因為蘭嶼的相對小眾,也因為蘭嶼達悟族人的陌生,讓我覺得那裏不僅是一個觀光的小島那麽簡單,而是一個對我這種久居城市的人來說特別神秘的小島。在我心中,自己並非是去度假,而是去探索一個未知民族的美麗家園。火速預定了住宿和交通之後,我的蘭嶼之旅就這樣敲定了。 Tips: 去蘭嶼有兩種交通方式,乘船或者飛機,前者要2.5小時,後者只需要半小時。另外,這裏附上德安航空的網址http://www.dailyair.com.tw/,大陸如果沒被屏蔽的話,可直接網購機票,填寫護照號、刷VISA信用卡即可。 言歸正傳,現在開始我的蘭嶼行遊記啦!因為本次蘭嶼行收獲頗多,所以我會分幾篇來介紹,既能有條理地記錄下這段美好的回憶,也希望能給大家做個有價值的參考。 本篇重點:蘭嶼西岸之美。路線:民宿→紅頭巖→蘭嶼燈塔→開元港→舊燈塔→饅頭巖→虎頭坡→蘭恩文物館→蘭恩圖書室→八代灣及拼板舟→青青草原。 註明一下:為了讓大家比較清晰地了解蘭嶼的情況,我會按照地理順序一一介紹說明,至於圖片則是我環島N圈的無數照片中選出來的,所以各個景點的天氣狀況可能不盡相同。 從台東出發的時候天氣陰沈,但經過半小時的飛行抵達蘭嶼時,我卻趕上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民宿老板提前在機場等著我,看到我提著行李一出來直接就跟我打招呼,一開始我還在納悶他怎麽知道我長什麽樣啊,後來環顧四周才發現,原來我站在一群原住民裏那是非常的顯眼啊,認不出來才怪呢。 蘭嶼當地的原住民是達悟族人,屬於海洋民族,他們有著黢黑的皮膚、大大的眼睛、立體的面部輪廓和結實的體魄,本身站在他們中間的漢人就很顯眼,再加上那班19人座的小飛機裏正好沒有其他觀光客,民宿老板一眼就認出我來了。老板姓毛,大家都叫他毛哥。 毛哥輕松地把我的行李放上車後,就出發前往民宿了。 一路上,毛哥都在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給我講解關於蘭嶼的禁忌,比如不能對著原住民拍照、不能隨意拍攝村莊內原住民的家、不能傷害當地人飼養的牲畜等等,正聊著,遠處竟然出現了一道彩虹。我開心地指給毛哥看,毛哥笑著說,那是歡迎你來蘭嶼呢。 我入住的民宿在蘭嶼東岸,從位於西岸的機場開車過去需要繞島半圈,大概十五分鐘的車程。 給我留的房間在二樓,沿途的木質樓梯上擺滿了毛哥從海邊撿來的各種貝殼,好多都很大個。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可以容納4-6人的雅房,但是因為我去時是淡季,所以就一個人霸占了。房間按照人頭收費,我一個人睡,就只收一個人的錢,這一點毛哥特別厚道。在蘭嶼,大部分情況住宿條件還是不能跟台灣本島相比的,當然若是願意多花錢,比如2000台幣以上,是可以找到不錯的套房(在台灣,套房是指有獨立衛浴,雅房指需要共享衛浴的房間),情侶蜜月啥的來這裏還是可以住好點的,但是我這孤家寡人出來玩的,就圖個幹凈實惠就行啦。 共享衛浴,幹凈明亮,最主要是通風好不會很潮。而且由於我是淡季來,前面四天我都一個人霸占這裏,完全不存在公用還是不公用的困擾,最後一天住滿了客人,也就是跟樓上的客人共享,沒碰到等不到廁所用的情況。衛浴裏N多晾衣架都是給客人用的,我每天一身汗回來把衣服洗完陽台一晾,很方便。 介紹完我在蘭嶼的住宿,下面開始進入重點——環遊蘭嶼! 由於蘭嶼最重要的對外門戶開元港位於西岸的椰油村,所以椰油是蘭嶼最早發展的地方。椰油在達悟族語言中的意思是食物不虞匱乏,而如今的椰油也正是如此,商店很多,還有全島唯一的加油站和農會超市,應該說是蘭嶼全島生活機能最便利、也是最熱鬧的地方。 當然,在蘭嶼,所謂的熱鬧和方便也就是跟其它部落相比而已,初來乍到地走在椰油的街道上,還是會覺得比較落後原始的。 椰油村最北邊,是紅頭巖,在它的最頂端矗立著蘭嶼燈塔。這裏是蘭嶼最接近台灣本島的地方,也是全台灣海拔最高的燈塔,圖中遠處山頂上的小尖點,就是蘭嶼燈塔。 想到達山頂,需要走這唯一一條盤山路,全程之字形一路向上,兩邊並沒有護欄,一側是峭壁、另一側是懸崖和大海,既是風光無限也讓我小腿發軟。 雖然越高越害怕,但是風光也是越壯麗!無數次大著膽子把車停在路邊拍照。可惜蘭嶼的天氣時陰時晴,山頂的厚厚雲層也是暗暗的。 就這樣邊騎邊開,二十分鐘後,終於要爬到山頂了,雖然燈塔還是看起來遙不可及,但是總算不用在懸崖邊受刺激了。 聽說燈塔並非一直開放,還有些人來的時候這裏關門禁止進入,好在我費勁力氣到達之後大門敞開,跟其他的觀光客一起走了進去。 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山頂陰雲密布,沒有機會捕捉到藍天白雲下的燈塔,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挑戰一次! 燈塔的後方可以看到蘭嶼的海岸線,遠處海上凸起的小山就是蘭嶼的饅頭巖,開元港、加油站都在那附近。 從燈塔下來往南走是開元港,這裏是蘭嶼唯一的港口。開元港不僅是遊客和原住民往來台灣本島與蘭嶼的重要門戶,也是運送物資的出入口。每周二、五都會有貨船停泊於此,船上的物資均是原住民生活所需,通通被送往農會超市的貨架上。 開元港旁邊不遠處既是蘭嶼島上唯一一個加油站,加油站的後方有個廢棄的小燈塔。 斑駁的塔身顯得古老而神秘,我順著石階緩緩往上爬。雖然看似不高,但是坡度很陡,到了頂端的時候還是有點喘。 最後這小段通向燈塔的路又窄又單薄,兩旁完全沒有任何安全措施。 繼大燈塔盤山路之行後,我的小腿再次不聽使喚地發軟,但此處的海景相當美,俯瞰開元港,這是難得的風光。此時的風超級大,站在那方寸之地我很擔心自己被一陣強風突然給吹下去。 恰逢一搜客船離港,我看著它像烏賊一樣地先倒著開出港口,再順行遠去。 另一側可以看到遠處海中的饅頭巖。 加油站後面看到一艘廢棄的拼板舟,雖然斑駁褪色但是對於我這個觀光客來說依然很有魅力,船身上的一道道裂紋仿佛在講述著海洋中古老的故事。 蘭嶼的一大特色就是隨處可見的羊咩咩,這些山羊都是當地原住民放養的,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代表歸屬的印記,平時都是放在島上隨便跑,不論是上山還是橫穿馬路都是隨心所欲。蘭嶼沒有紅綠燈,羊咩咩就是紅綠燈。 一開始我以為,蘭嶼這裏的羊是居民平時宰殺吃的,或者餐館裏會高價售賣個什麽“野生山羊肉”之類的,後來才知道人家平時不會吃、更不可能用來販賣給觀光客,只有節慶祭祀或者家裏有喜事的時候才會宰殺。相比之下,我們這種城市裏人太庸俗了,就知道賣錢 離開加油站往南不遠就是前文提到的饅頭巖了。這附近的海域盛產熱帶魚和龍蝦,卻是蘭嶼達悟族人的禁忌之地,原因是這裏是昔日崖葬、海葬的地點,聽一位當地的居民跟我說,饅頭巖這裏暗流洶湧,屍體扔下去就會很快消失不見。甚至還有鬼故事說,夜晚的饅頭巖會傳來陣陣嬰兒哭聲…… 離開饅頭巖繼續沿路往南就是虎頭坡了。虎頭坡從這個角度看才比較像虎頭,真的站到上面其實還是看其它地方的景色。 這張照片是我和兩個台妹去虎頭坡看日落時照的,天高雲淡,涼亭後邊的小山頭就是虎頭坡。 一到傍晚,山羊就跑到山上休息了,這只羊咩咩找了個清靜地方看日落呢。 那天的日暮時分。 從虎頭坡往下走一點就可以看到這個神奇的海岸線,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幾個台灣年輕人給它起名“胸罩灣”,還真是……形神兼俱!
從虎頭坡繼續往南走,很快就進入了紅頭村的漁人部落。漁人在達悟族語言中意指平坦寬敞的地方,這裏是蘭嶼機場的進出之地,部落前方的海域是漁場,是聚會和休閑活動的主要區域。來蘭嶼玩,住在漁人部落也是比較方便的選擇。 過了蘭嶼航空站不遠就能看到蘭恩文物館。隸屬紅頭村的漁人部落,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讓島上藝術家和文史工作者有一個展示並販售作品的地點。文物館的開放時間是3-10月期間,每天8:30-16:30,周三休館,免費參觀。這裏還提供捷安特自行車的出租,一天250台幣,三天以上八折。 一樓是島上藝術品的展示和販售。每個小對象都有蘭嶼標誌性的元素,比如船眼圖案的掛墜、角鸮(一種蘭嶼特有的貓頭鷹)的項鏈等,價格都不貴。 二樓則是文物展示區,裏面有很多保留下來的象征蘭嶼文化的藝術作品。 這是我最喜歡的拼板舟!紅白黑色的船身加上大大的船眼,愛不釋手啊! 除此之外,蘭恩文物館還有地下屋的展示區。蘭嶼的地下屋是一個我覺得必須要參觀的景點,說是景點,其實最好還是由當地人帶領去他們自己家真正住過人的地下屋去參觀最好。我有幸由民宿老板帶領參觀,通過屋子的結構、物品擺放等細節,了解很多蘭嶼的歷史與文化,後面的文章會詳細給大家介紹這部分。 在蘭恩博物館旁邊不遠即是蘭恩圖書室,由於蘭嶼地處偏遠離島,資訊獲取不易,所以其實這裏能讓居民學習的環境是很少的,這個圖書室專供島上居民借閱書籍,還會有一些相關的教育活動或者是電影播放、征文比賽等,當然這一切都是免費的。這個在我們看來風光無限美、淳樸原始的凈土,確實存在很多令當地居民困擾的生活問題,我們覺得這裏清靜,但是當地的居民也看不到城市的繁華、享受不到各方面的便利。作為遊客能做的就是愛護這裏的環境,尊重這裏的文化,善待每一位蘭嶼的居民。 漁人部落的一大特色是這片石梯型芋田,據說耗費九年時間才建成,到目前為止使用了百年以上。 雖然達悟族是台灣唯一的漁業民族,但是也會種植小米、芋頭等作物,當地男性負責漁業,農業由女性負責。 穿過漁人部落就能看到距離很近的紅頭部落了。紅頭部落在達悟族語言中意指成群聚集,作為飛魚文化的發源地,這裏每年都是全島第一個舉行招魚祭的地方。同時,這裏也算是比較熱鬧的聚落,餐飲、住宿很多,還有一個小衛生所可以治療簡單的疾病。紅頭部落有名的景點有八代灣、青青草原和龍頭巖等巖石風光,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小蘭嶼。 紅頭部落的八代灣是飛魚的故鄉,也是在蘭嶼看海發呆、下海嬉戲的著名景點。天氣晴朗的時候,會有人在海邊戲水,或是站在路邊看著遠方的大海發呆放空。 大海一望無際,雖然近在咫尺,心卻隨著海平面遠在天涯。 八代灣對面的雯雯芋頭冰特別有名,一部分是因為冰確實綿密好吃,另一部分想必是因為大家都是買完冰坐在海邊吃,這樣也會顯得更加美味吧。 在八代灣的海灘上還放著幾艘漂亮的拼板舟,前文雖然提到過,但一直沒有仔細給大家介紹過關於拼板舟的文化,所以就在這裏補上吧。 拼板舟是蘭嶼達悟族人重要的工具,不論是海上生計還是儀式活動中都不可或缺。按照大小不同,拼板舟主要分為兩種:1-2人乘的小船由21塊板子組成; 8-10人乘的大船則由27塊板子組成。在蘭嶼,能造船和會建屋同等重要,都是賴以生存的重要技能,能自行建造拼板舟也是族人中男人成熟的重要指標。 船只全部由蘭嶼島上的樹木制成,每個家族只能砍伐自己擁有的樹木造船,砍樹之前還會由老人家和樹說話及吟唱經文。船板之間用桑木丁接合,而非使用鐵釘。 整個造船過程十分繁瑣,每一步都要求非常嚴謹,竣工後還需要在船體上進行雕刻。原始達悟族拼板舟體的飾文創作,目的並非在於裝飾,而是一種信仰或與咒術有關連,這些紋樣均依循傳統並且帶有相應的涵義。 船身的二側腹面板的外型呈波浪型狀,船兩頭的彎曲處刻以同心圓圖案,意指太陽,象征船之眼,帶有驅邪招福的意義。船眼的四周刻有各社原有的特色花紋。 船飾所用的顏色是鮮明的紅、黑、白三色,凹的部分塗白,凸的部分塗黑,沒於水中的四塊船板則是著上朱色。紅色所用顏料取自天然的紅土,白色采夜光貝研磨後所燒練的塗料,黑色則取自於煤炭。 至於這個螺旋紋人形神像,則是傳說中世界上最早的男人,名叫mo-mookg。 達悟族人在造船的時候並沒有可供參考的圖樣,一切都憑借上一代口頭傳授和自己的記憶來完成。 前文說到紅頭部落的著名景點,除了八代灣之外那就要說青青草原了。青青草原距離八代灣大概是4公裏,沿途會有一些上坡下坡的山路。 提到青青草原就不得不說,這裏是看日落的絕美地點。在蘭嶼有幾個看日落的好地方,一個是前文所說的虎頭坡,另一個則是蘭嶼西南角的青青草原。 其實我站的這個位置是我走了十幾分鐘才到達的草原邊際,因為在入口處是有路障在攔截機車進入的,不過當地人自然是有辦法繞路騎進來的咯。 當天雲層太厚,我終究沒能看到太陽沒入海平面的樣子。 日落後的霞光倒是更讓人驚喜。 入夜後的蘭嶼西岸,遠處紅頭村兩個部落的燈光已經亮起,我耳邊則滿是海浪拍打礁巖的嘩嘩聲、山羊的咩咩叫聲和各種小蟲窸窸窣窣的叫聲,儼然一首大自然的交響曲——那個夜晚蘭嶼的安寧和壯麗,我至今記憶猶新。 蘭嶼西岸風光先介紹到這裏,下一篇會繼續介紹蘭嶼東岸的風景,包括野銀、東清、郎島三個部落,西岸是看日落的地方,東岸自然就能看到日出啦。敬請期待 寫在後面: 蘭嶼這個地方說大不大,說小可真是不算小,沿著環島公路繞一圈大概是36公裏,同樣是台灣的離島,綠島就只有蘭嶼的一半。與此同時這裏山路很多,動不動就上坡下坡的,走中橫公路更是要翻山越嶺,所以環遊蘭嶼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要選擇機車,哪位勇士要是選擇自行車環島,沒有過人的耐力和足夠的時間是很困難的。若是單純來此度假,不強求非要環島,我倒是建議大家住西岸,吃住都會方便一些,即使騎自行車也可以遊玩不少地方。當然,若是運氣好碰到和你一樣單獨在蘭嶼的台灣人,可以幫他分攤機車費用結伴而行,來到這裏的人大部分都會放下防備,樂於和誌同道合的遊客一起同行!(蘭嶼沒有交警,如果你真的會騎機車,就算沒有台灣駕照也可以嘗試和老板商量看看,但是山路危險,還是請大家多加小心——出門在外,沒什麽比安全更重要的!) 在蘭嶼,我花了6天的時間繞了一圈又一圈,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民宿,沿途美景不斷、驚喜無數,我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島和這裏的每一個人。回家後花了很多時間歸納這幾天的行程和見聞,因為我去的月份天候不定,時晴時陰,所以有時候一個地方去了三四次才遇到好一點的天氣拍照,有的地方則是始終無緣拍到不錯的風景照,好在蘭嶼最讓我愛的並非風景,而是這裏帶給我的質樸感覺。每一個達悟族人都很友好,甚至路上騎機車經過時都會跟我問好。 除了騎著機車環島周遊,我還參觀了毛哥家的地下屋、浮潛、遇到了幾個台灣本島的熱血青年、結識了可愛的阿文兄弟並享用了一頓炮彈魚刺身大餐…太多感動,太多歡樂,讓我從蘭嶼回到城市之後不停地想念那裏的一切…… |